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理解“采集”“播撒”“绿茵茵”等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引导学生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1.青蛙卖泥塘牌子,青蛙,卖泥塘牌子
2.板贴词语
3.头饰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看到孩子们这么精神,一个小动物也来到课堂,你们看,谁来了?他来干什么?板贴课题。齐读课题。分别出示“卖泥塘”和“买泥塘”两个词卡,指名认读。谁卖泥塘?青蛙卖泥塘。谁来买泥塘?小动物们买泥塘。
2.写“卖”。
(1)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个不容易分辨的“卖”字出示“卖”字书写要点:卖:上窄下宽,“十”居上居中。(竖撇在坚中线;最后点略长)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画。师范写。
(2)生描一遍,写两遍。
(3)一生展示,师生评价。
3.请看学习提示: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创设情境,读词认字
1.故事情境: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去住。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出示“烂泥塘、牌子”让学生认读。提示牌子的子读轻声。
提问:青蛙在牌子下干什么?出示吆喝。生认读,读准轻声。再读“喝彩”。出示喝的两个读音,喝水,喝茶;吆喝,喝彩。
2.故事情境:听到青蛙的大声吆喝,一头老牛走过来了,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出示水坑坑认读。
提问:要是在水坑坑里打打滚,感觉怎么样?出示词卡舒服,提示轻声,再扩展为“挺舒服”,读出非常舒服的感觉。再读“牌子、吆喝、舒服”3个轻声词。
3.故事情境:跟老牛一样,好多动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来了。他们有的说缺点儿树,有的说缺点儿花,有的说缺条路.出示“缺点儿树、缺点儿花、缺条路”认读,读好儿化音。
三、朗读理解,读中品味
(一)指导朗读 1-5自然段孩子们很棒!生字词语读得真好!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青蛙觉得烂泥塘不怎么样,想卖掉泥塘,搬到城里去住。(板贴:烂泥塘)于是,青蛙在泥塘旁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看“卖泥塘”三个字。出示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1.谁来当青蛙,吆喝吆喝?指名几名学生吆喝。指导朗读,读好“喽”字,前半句稍长,注意“!”,后半句短促。挑选一名吆喝得好的孩子上台等待。
2.生一齐吆喝。把谁吆喝来了?“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行服。不过,要是周图有些草就更好了。”老牛喜欢这个泥塘吗?为什么?原来,这个泥塘有优点也有缺点。老牛走路是慢悠悠的,说话也是慢悠悠的,谁来读一读?
3. 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青蛙怎么想的?青蛙怎么做的?草籽长在树上,他就用手摘,草籽落在泥沙里,他就用手捡,草籽飘在水面上,他就用手捞,青蛙通过这样摘一摘,捡一捡,捞一捞,把草籽收集起来就叫做“采集”。
词条:采集。辛苦采集的草籽,青蛙会怎样做呢?
出示词条:播撒师创设情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春姑娘来到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草籽发出嫩芽,迫不及待探出头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理解词语:绿茵茵像“绿茵茵”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
(二)学 6-8自然段
种了草,青蛙想泥塘就能卖出去了。谁来吆喝吆喝?谁被吸引来了?出示野鸭的话:“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1.野鸭和老牛一样,觉得这个地方有优点也有缺点,但这个地方好在哪,野鸭没有明说,你们能帮他补起来吗?
2.读第 8自然段,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想的?用横线画出来。青蛙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青蛙?
3.看,这样青蛙就把水引了下来,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四、扮演动物,运用句式
青蛙引了水,他想泥塘就能卖出去了。谁又来吆喝吆喝?
1.出示更多小动物的建议引导学生仿照老牛和野鸭的说,把句子说完整。( )说:
“____________,不过__________。”( )说:_________就是________。”( )说:_________就是________。”
2、角色扮演。指名扮演小动物,老师读叙述部分。音乐起头,老师叙述----在美丽而神奇的动物世界里,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它觉得那里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于是,青蛙开始吆喝,“......”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说完老牛走了,于是,青蛙又吆喝起来:(......)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野鸭拍拍翅膀飞走了。青蛙想办法把水引到了泥塘了。清清的水倒影着绿绿的草,青蛙又吆喝起来;“......”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小鸟飞来说“......”青蛙的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它在泥塘旁大声吆喝“卖泥塘,卖泥塘!”
3、完成画作(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看板书思考: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的泥塘旁,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听,青蛙又开始吆喝了,看屏幕,咱们一起读——
五、回顾过程,读中拓展
此时此刻,泥塘里,水满了。荷叶绽开圆圆的笑脸。泥塘边,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青蛙咧开了嘴,似乎在欢快地歌唱。这么美丽的地方,青蛙还想卖吗?为什么?昔日的烂泥塘变成了如今的好地方,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同学们,这么好听的故事,把它带回家去,让快乐分享,精彩继续!
青蛙卖泥塘评测练习
1.青蛙的泥塘一开始是什么样的?()
A.是个美丽的池塘。B.是个普通的泥塘。C.是个烂泥塘。
2.青蛙想要卖泥塘的原因是()。
【多选题】
A.它觉得泥塘不怎么样B.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C.它想换到有草的地方去
3.有哪些小动物来过泥塘边?()(多选)【多选题】
A.老牛 B.野鸭 C.小鸟 D.蝴蝶
E.小兔 F.小猴 G.小狐狸 H.大象
4.第一个人来看泥塘的动物是()
A.老牛 B.野鸭 C.小兔
5.老牛认为泥塘的优点是(),缺点是( )。
A.可以打滚、没有草B.光秃秃的、没有水
6.野鸭来泥塘力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你认为它的说法对吗?( )
A.对 B.错
7.青蛙为了改造泥塘,做了哪些事情?
A.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B.种草、引水、栽树、种花、砌墙、盖房
8.青蛙后来不卖泥塘了,是因为这里有()。【多选题】
A.树 B.花 C.草D.水塘 E.道路 F.知了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于是他()到周围的山里()到泉水,又( )了些竹子,把竹子( )开,一根一根( )起来,把水()到泥塘里。
A.跳、找、劈、破、连、引
B.跑、找、砍、破、接、引
《青蛙卖泥塘》教材分析
一、注重讲读训练,达到从感悟到积累。
本节课的设计紧扣新课程的观念,我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予以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采用自由读、想象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还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理解中读,在感悟中读,达到对语言的感知,感悟和积累。
二、创设情境,培养说话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住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学生的吆喝不到位,我结合生活的场景,联系生活实际要学生,再让他们大声吆喝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
三、强化语言积累,发展学生语言。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对于处于低年段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更应重点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课中我设计了用“()说...就能......”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体会句中意思的转折,巩固和发展学生语言。在这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课堂上仍然又部分学生没有单独的朗读,学生在表演方面仍然有点放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