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7 09:4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 唐 玄 宗
3.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下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 出现的内容是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4.以下摘自一位同学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完成的笔记,其中说明开凿目的的是( )
A.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B.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C.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D.隋的统一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条件
5.隋朝大运河,全长 2700 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结合下图指出大运河的中心是( )
A.京都 B.洛阳 C.江都 D.余杭
6. 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 魏晋时期 B. 隋朝时期 C. 唐朝初期 D. 唐朝中期
7.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8.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9. 繁荣一时的隋朝很快灭亡。隋朝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凿大运河 B.隋炀帝游江都
C.隋炀帝的暴政 D.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
10. 隋炀帝时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其主要特征是( )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11.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右图人物排在第82位。下列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隋文帝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
12.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
1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始开凿大运河
C.①开始开凿大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始开凿大运河 ③灭亡陈朝
14.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
15.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16.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17.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
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
18.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19.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灾荒严重
B.政治腐败导致爆发军事政变
C.外戚宦官专权
D.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20.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A.汉文帝、汉景帝 B.隋文帝、隋炀帝
C.唐高祖、唐太宗 D.唐太宗、武则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三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1)根据材料一,写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南北两端到达的地方。
(2)历史上人们对大运河的评价褒贬不一。请你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客观表述你对开通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的看法。
22.“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下面这些材料是某中学的同学们搜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材料一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时期 隋建立之初 隋文帝末年
人口 31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下面两幅图片都与哪位皇帝有关 他的这些行为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3.材料一 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
(2).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
答案
1-5AACCB 6-10BCDCC 11-15CCABD 16-20CDBDB
21、(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2、(1)隋朝经济繁荣,生产大发展,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并出现了一些大仓库。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3)隋炀帝。过度役使民力,加重了百姓负担。
23.(1)依据是门第出身。这种制度造成门第出身较高的人,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当官,面普通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步入仕途。
(2)科举制。材料二中的科举制更好。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较低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作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