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模拟试卷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娄底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模拟试卷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6 22:33:16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A 2.D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我国冰雪旅游网络关注度前十”中有北京、哈尔滨、长春等城市可知,冰雪旅游资源是关注度的重要因素,①正确;材料中东部高于西部说明网络普及度是重要因素,②正确;广州、杭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关注度高,说明人均GDP影响大,③正确;表格中各个城市并不能说明青年人群占比的高低,④错误。故答案选A。
【解析】2.冰雪旅游基地应该选择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区域,尤其是山区适合滑雪。粤北山区气温较高,A选项错误;祁连山区,离市场较远,B选项错误;横断山谷地属于干热河谷,气温高,C选项错误;长白山区,冬季气温低,积雪厚,离东部市场近,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
3.C 4.A
【解析】3.省会城市省会医疗水平高,平均预期寿命高,导致老龄人口多,A选项不符合题意;省会城市经济更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往往更低,导致老龄化高,B选项不符合题意;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大量知识青年,会导致省会城市人口老龄化变低,C选项符合;过去的中年人基数大,会导致接下来的老年人口数量多,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解析】4.强省会战略会导致大量青年人口迁入省会城市,A选项正确;受教育程度高,结婚年龄增大,会出生率降低,老龄化提高 ,B选项错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会限制人口迁移,不会降低人口老龄化C选项错误;环境改善可能导致大量老年人迁入,加大老龄化,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A。
5.B 6.B 7.A
【解析】5.材料中显示有多条到处穿境而过,交通便利,A选项不符合题意;娄底经济不发达,技术水平较差,B选项符合;材料显示该地“位于长株潭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内”,市场广阔,C选项不符合题意;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复杂,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解析】6.完善特色产业链,主要指的是产业的延伸与拓展,B选项中,开发生态旅游,拓展了产业发展方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完善特色产业链条”。故答案选B
【解析】7.山地土壤容易被流水侵蚀,土壤较贫瘠,A选项符合;山地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污染少,B选项不符合题意;山地气温相对较低,故生长周期延长,有利于作物品质的提高,C选项不符合题意;山地流速较快,洪涝影响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D 9.D
【解析】8.1980年降低面积最大,但是接下来很多年仍然在下降,总面积不是最低,A选项错误;青海湖属于咸水湖,不存在围湖造田,B选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水增多,从而增大了湖泊面积,C选项错误,近十多年来青海湖面积呈上升趋势,会淹没部分三角洲,故三角洲面积减少,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
【解析】9.青海湖面积增大,会导致周边温差变小,并不会使气候变冷,A选项错误;青海湖属于咸水湖,湖水上涨可能会加剧周边盐碱化,B选项错误;流域面积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变化基本不大,C选项错误;湖泊面积增大,与周边气温差异变大,湖风频率变多,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
10.B 11.B
【解析】10.该地位于阿拉斯加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故①正确。该群岛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海底较深,②错误;该地岛屿很小,河流少,③错误;由于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导致海底“不定期地出现白色浪花”,营养物质丰富,④正确;故答案选B。
【解析】11.五月到六月,太阳直射点往北,日落位于东北方向,且往北移,故A选项错误;斐济此时的地方时约为7点40,太阳位于东北方向,B选项正确;瑙鲁接近赤道,地转偏向力小,气旋少,C选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往北飞是有太阳照射眼睛,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B。
12.B 13.D
【解析】12.北坡降水多,植被覆盖率高,属于阴坡,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慢,故有机碳含量高,A错误;高山垫状植被位于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慢,B正确;草原植被更新速度快,凋零物应该更多,但是有机碳比针叶林低,C错误;山麓地带人类活动多,D错误,故答案选B。
【解析】13.冻土融化,埋藏在冻土下的有机碳释放,A选项不符合题意;高山区域的初始有机碳高于低海拔的,B不符合题意;冰雪融化导致地表裸露地区变大,裸露区域气温升高,微生物分解加快,C不符合题意;林线上升,会导致高山地表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减少微生物的分解,减少有机碳的损耗,D符合。故答案选D。
14.D 15.C 16.C
【解析】14.白天为谷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偏西风,说明地势东高西低,A选项错误;日出后一段时间,山坡受热,才会从山风转换为谷风,日落后一段时间,山坡冷却,才会从谷风转换为山风,B选项错误;18时是气温下降最多,但不是气温最低,C选项错误;D。17-18点,谷风转变为山风,山风带着山坡冷空气下谷,降低了该谷地气温,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
【解析】15.太阳辐射,导致山坡增温快,与山谷上方高度大气温差大,A选项不符合题意;该季节盛行西北风,加快了白天的谷风,B选项不符合题意;山峰的积雪,反射太阳辐射,使气温变低,形成了下谷风,削弱了谷风,C选择符合题意。植被覆盖率低,山坡受太阳辐射影响,升温快,与山谷上方高度大气温差大,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解析】16.夏季昼长大于夜长,日出时间提前,太阳辐射增强,故答案选C,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北部山脉阻挡减少冬季风的影响;西部有开口利于西风进入形成地形雨;山上大量冰川融水提供了水源;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利于农业的发展。(每点1分,共4分)
(2)盆地中央海拔较低,地下水埋藏浅;盆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人类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每点2分,共6分)
(3) 5月灌溉量较少,因为费尔干纳盆地冬季降雪多,春季冰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较好;6-8月灌溉水多,因为6-8月降水少,因温度升高,蒸发增强,土壤失墒,需要更多的灌溉水补充;9月灌溉水少,因为区内主要农作物在9月收获,对灌溉水源的需求减少。(每点2分,共6分)
【解析】第(1)问,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冬季气温不是很低”,由于北部有山脉的阻挡;该地位于西风带,材料中“西面有口敞开”,利于西风进入,形成地形雨;该地多山,冰川分布广;盆地边缘容易形成冲积扇或者洪积扇,促进人口与农业的集聚。
第(2)问,盆地中部有河流的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浅;该地灌溉工程众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且该地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蒸发的过程中,盐分通过土壤毛细到达表面集聚。
第(3)问,该地降水集中于冬季,冬季积雪多,在春季的时候,积雪融化,补给水源较多;夏季降水量少,但是蒸发量大,农业需水量大。该地盛产棉花,到了秋季基本上收割完毕,需水量减少
18.(1)尼日利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海运便利,便于发展海上贸易。“一带一路”的
战略发展需要。(每点2分,共6分)
(2)通过招商引资、产业集聚以及产销本地化促进要素的流动和转移,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减轻地区就业压力、增加了当地税收,从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民生福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点2分,共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不分析过程不给分)
【解析】第(1)问,材料显示“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图中显示尼日利亚以及莱基自贸区位于沿海,海运便利;我国奉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旨在推动我国级相关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第(2)问,地理综合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加盟,可大大提升该地及周边的经济实力;企业的大量加盟,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可大大减轻当地就业压力,同时提升了当地财政实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9.(1)周围山地森林盛产果实,便于古人类采集;滨湖草原水草茂盛且有草食性动物生活,利于古人类便于捕猎;山前发育的冲(洪)积扇带来优质石器原料,利于古人类制造工具。(每点3分,共6分)
(2)气候趋于干旱,水资源与植被减少;河流沿岸能提供水源和食物,故迁入河流沿岸。
(每点2分,共4分)
(3)早先被北部北水泉袭夺,流向改变,补给减少;后来气候趋于干旱,直至干涸。
(每点2分,共4分)
【解析】第(1)问,材料显示“旧石器时代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图8显示,该时期湖泊面积大,说明此时气候湿润。湖泊附近能吸引大量的动物供人类捕食,附近山地可提供大量果树,该地位于冲积扇,从山上被流水冲下的石块较多。
第(2)问,古人类从冲积扇迁徙到了河流附近,而图中湖泊消失,结合当地位于季风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推测,该地气候趋于干旱。山麓冲积扇食物大大减少,而河流附近食物相对丰富,且能提供水源。
第(3)问,图8显示南水泉与北水泉以山为分水岭,而图9中南水泉已经与北水泉相连,而随着气候逐渐趋于干旱,河流可能最终消失
20.(1)地壳抬升,原先的红色砂岩隆起;垂直节理发育,流水沿着垂直节理侵蚀,并且逐渐扩大。(每点2分,共4分)
(2)山顶风力较大,针叶林抗风力能力较强。土壤贫瘠,针叶林需水量较小。(每点2分,共4分)
(2)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全国同等类型的景点较多,吸引力有限;距离市场较远;旅游开发晚,基础设施不完善。(每点1分,共4分)
【解析】第(1)问,“天下第一巷”深且狭窄,丹霞地貌主要为红色砂岩,是由流水沉积而成,地壳抬升后,流水侵蚀加强,同时该地貌多垂直节理发育,容易被侵蚀
第(2)问,山体顶部,侵蚀作用强,土壤贫瘠,且风力较大。而针叶林蒸腾作用较弱,且叶面比阔叶林小,风阻小。
第(3)问,材料显示崀山位于湖南西南边陲,距离经济较发达的长沙或者东部沿海市场远;且离邵阳市区还有150公里,交通不便利;算上崀山,全国有六个丹霞地貌景区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类型的较多;该景点开发时间较晚,相关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弱。娄底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模拟试卷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冰雪旅游是冰雪运动的重要内容,网络关注度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冰雪旅游发展的重要推手,冰雪旅游关注度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表1为我国冰雪旅游网络关注度前十,据此完成1-2小题。
表1 我国冰雪旅游网络关注度前十
1.根据表格材料分析,冰雪旅游网络关注度高的城市跟哪些因素相关
①冰雪旅游资源 ②网络普及度 ③人均GDP ④青年人群占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最适合发展冰雪旅游基地的地区是
A、粤北山区 B、祁连山区 C、横断山谷地 D、长白山区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重视的一个问题,表2为我国省会与非省会城市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3-4小题。
3.2000-2010年省会城市人口老龄化始终高于非省会城市人口老龄化,原因无关的是
A、平均预期寿命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高新技术的发展 D、人口惯性
4.2010年以后省会城市人口老龄化低于非省会人口老龄化,原因可能是
A、实施的强省会战略 B、省会城市受教育程度提高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省会城市环境的改善
特色小镇是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基础,通过拓展特色产业链条,促进小镇的全面发展。涟源市桥头河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古镇,距离湖南娄底市区 25km,位于长株潭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内,多条道路穿境而过,多山地丘陵。该镇被评为国家蔬菜特色小镇,汇集了数百家蔬菜生产的企业。据此完成5-7小题。
5.下列不属于桥头河蔬菜特色小镇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C、丰富的市场 D、复杂的地形
6.下列属于桥头河蔬菜特色小镇拓展特色产业链条的是
A、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保护 B、注重生态保护,开发生态旅游
C、完善人才集聚政策,吸纳农业人才 D、拓展销售渠道,打造蔬菜品牌
7.桥头河大量蔬菜种植选择在山地缓坡,对比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优势的是
A、降水充足,土壤肥沃 B、山青水秀,污染少
C、气温较低,生长周期延长 D、洪涝影响小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面积的变化对周边的生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图1为青海湖
1970年-2020年的水面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8-9小题。
图1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海湖的面积在1980年达到最小值
B、青海湖面积的增大跟近十年来的退耕还湖有关
C、青海湖面积的扩大跟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减缓
D、青海湖的三角洲面积近十年来减少
9.青海湖近十年的面积变化,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气候趋于冷湿 B、盐碱化程度降低
C、流域面积增大 D、湖风的频率变大
灰鹱被誉为鸟类中的“迁徙之王”,生活斯奈尔斯群岛(166°E,48°S)的灰鸌在五月初长途跋涉一个月到达上万公里的阿留申群岛(图2),群岛附近海域总是不定期地出现白色浪花,大量座头鲸海豚与灰鹱赶上一场关于磷虾的盛宴,据此完成10-11小题。
图2.阿留申群岛位置图
10.阿留申群岛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寒暖流交汇 ②海底较浅,光照充足 ③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④火山喷发,营养丰富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灰鹱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是
A、日落位置越来越偏南
B、斐济(175°E,16°S)在国际标准时间20点太阳挂在东北
C、瑙鲁(165°E,1°S)的强烈飓风
D、关岛(145°E,13°N)往北飞时不会有阳光照射眼睛
森林土壤碳主要来源于凋落物的累积与分解,受微生物与气候的影响。天山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核心地带,海拔范围在 318 至 7443 m之间,北坡降水高于南坡。图3为不同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分布图,图中植被的主要分布海拔从高处往低处依次递减,据此完成下列12-13小题。
图3 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图
12.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正确的是
A、北坡的平均土壤碳含量低于南坡
B、高山垫状有机碳含量高,主要跟温度有关
C、山地草原带的土壤碳含量低于针叶林带,主要跟植物更新速度差异有关
D、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小
13.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天山土壤有机碳损失,其中高海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要大于山麓,原因不可能是
A、冻土变暖可能释放更多的土壤有机碳 B、高海拔拥有更高的初始有机碳含量
C、冰雪融化导致地表裸露部分大幅上升 D、林线的上升
风向度数是指风的方向从正北开始顺时针的变化,其中正北为0°正东为90°。图4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某山谷观测点某日的数据,受狭管效应影响,该地主要山谷风与山谷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该季白天风速偏大,夜间风速偏小,据此完成14-16小题。
14.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当日情况,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A、该山谷地势西高东低 B、山谷风的转换时间为日出、日落时
C、18时该地气温达到最低 D、17—18风向的转变加剧了该地气温的下降
15.该季白天风速大于夜晚的原因,错误的是
A、太阳辐射的增温差异 B、盛行风的影响
C、山峰大量的积雪 D、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山坡升温快
16.科学家根据观察,发现夏季山风转为谷风时间比冬季提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覆盖率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昼夜长短差异 D、季风环流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二;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吉萨尔一阿赖山的山间盆地,西面有口敞开。绿草成荫,农田密布,盛产棉花,人口稠密,被我国古人誉为“西域江南”。费尔干纳盆地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不太冷,夏季炎热,降水量约为300-500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降水集中于冬季 ,盆地中央有盐碱滩,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灌溉,灌溉水源主要是地表径流,苏联时期修建了大费尔干纳、南费尔干纳和北费尔干纳等几条灌渠将盆地内的数十条河流连接,形成庞大的水利系统。
材料二:图5位费尔干纳盆地地形示意图,图6为2020年盆地内农田逐月灌溉量。
图6 2020年盆地内农田逐月灌溉量
(1)分析山地对费尔干纳盆地成为“西域江南”的贡献。(4分)
(2)分析费尔干纳盆地中央盐碱滩的成因。(6分)
(3)据图文材料分析盆地内5-9月的平均的逐月灌溉量变化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指在境外设立的各类园区的统称,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模式。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莱基自贸区坐落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东南部的莱基半岛, 距拉各斯市区约 50 公里,紧靠拉各斯国际机场和西非最大的阿帕帕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以生产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涉及工业、商业、贸易等多个行业。
材料二:图7为拉各斯州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及莱基自贸区在拉各斯州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7
(1)试分析中国选择尼日利亚作为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原因。(6分)
(2)根据图文材料,试分析莱基自贸区对周边产生哪些效益。(4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泥河湾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晋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沉积了自上新世中晚期至晚更新世的河湖相地层。现发现大量生存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古人类遗迹。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调查研究和考古发掘,旧石器晚期相比早期气候变化很大,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迹位置不同。通过对古地貌的分析,研究人员绘制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图8,图9)。
(1)据图分析旧石器早期古人类选址所在的原因。(6分)
(2)相比旧石器早期,旧石器晚期古人类选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东南原先有一条代号南水泉的古河流,如今已经消失,从自然的角度分析该古河流消失的过程。(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崀山丹霞地貌区位于湖南西南边陲,距离邵阳市区约为150公里,2010年,与中国其他五个地方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但旅游人数并不多。有众多垂直发育的红色砂砾岩闻名,风景秀丽,最高处海拔为818米。砂岩形成受流水沉积的影响,多垂直节理发育。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图10),两侧石壁高12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当地植被茂盛,以常绿阔叶林位置,在孤立丹霞山体顶部和存在着生命力顽强的松树。
图10 天下第一巷
(1)分析崀山“天下第一巷”由红色砂岩演变的过程。(4分)
(2)分析崀山孤立山体顶部针叶林的优势。(4分)
(3)崀山风景如画,但是旅游人数很少,试分析其原因。(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