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世界殖民体系的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八单元 第21课
瓦解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12课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3课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20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9C末20C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壹
破而后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斗争领导
国大党:甘地、尼赫鲁
穆斯林联盟:真纳
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
1.亚洲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 帕姆·杜德著,苏仲彦等译《英国和英帝国危机》
——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
1.亚洲
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
路易斯·蒙巴顿
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国,1956年巴基斯坦成立共和国。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印巴分治与克什米尔争端
1.亚洲
划分主要依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
三次印巴战争
时间 目的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1949 争夺克什米尔
第二次印巴战争 1965-1966 争夺克什米尔
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 肢解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
东巴基斯坦1971年获得独立,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
殖民体系瓦解
1.亚洲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
锡兰 1948
印度尼西亚 1949
老挝 1945
菲律宾 1946
马来亚 1957
缅甸 1948
柬埔寨 1953
新加坡 1965
2.非洲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埃及
埃 及
1952年,纳赛尔发动武装起义,次年成立共和国。
苏伊士运河
1956年,埃及宣布从英国和法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英国、法国、以色列随即发动对埃战争。纳赛尔带领埃及人民英勇抵抗,最终成功收回苏伊士运河。
2.非洲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
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法国付出了沉重的人力物力代价,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政局不稳。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2.非洲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
1957年宣布独立,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加纳
帝国主义在非洲的
殖民体系瓦解
3.拉丁美洲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0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古巴
巴拿马
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已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
一、“破”——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二战后殖民帝国
迅速瓦解的原因?
2.被殖民地
1.殖民者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赞同吗?
3.外部
贰
破而后立
——新兴国家的发展
二、“立”——新兴国家的发展
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毛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1974
发展中国家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亚洲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二、“立”——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洲四小龙”
新加坡、韩国
中国的台湾、香港
挑战: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石油繁荣”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
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夏,“金融强盗”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利用亚洲国家金融市场的漏洞,做空泰铢,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也随之一路狂跌,终结了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策: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2.非洲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二、“立”——新兴国家的发展
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
挑战: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对策: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二、“立”——新兴国家的发展
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
的经济合作。
挑战: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
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金融资本是一种在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它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经支配了一些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对策: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4.个性之外的共同挑战
二、“立”——新兴国家的发展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②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
如边界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
③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
如决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课堂小结
一、破而后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破而后立:
新兴国家的发展
1.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2.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3.拉丁美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4.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的原因
(1)印度
(2)亚洲其他国家
1.亚洲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2.非洲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3.拉美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4.个性之外的共同挑战
(1)埃及
(2)阿尔及利亚
(1)古巴
(2)巴拿马
亚洲:印度、巴基斯坦
A.印度人民的反抗: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领导下,印度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B.结果: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
非洲:埃及
1952年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从英国人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演变原因 殖民时期 侵略方式 经济主张 典型事件 殖民阶段 世界市场
生产力发展, 资 本 主 义 经济发展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直接掠夺 重商主义 黑奴贸易、东印度公司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形成 开始形成和拓展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商品输出为主;武力侵略 自由主义 开 放 印 度 贸易;解散东印度公司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资本输出为主;瓜分狂潮 自由主义 柏林会议、瓜分中国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最终形成
拉美:古巴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地区 成就 挑战 对策
亚洲 新加坡、韩国等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美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属于国家。 过于依赖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发展。 进行改革,20世纪90年代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发展中国家面临共同挑战 ① 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②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如边界冲突、民族矛盾等,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③发展中国家的自身问题:如决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
1.从殖民国家来说:殖民国衰落,地位下降,被迫对殖民政策进行调整
2.从民族国家发展来说:二战后民族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和组织条件。
3.从外部影响来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和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是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征
1.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双重性(古巴)
2.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3.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评价
1.亚非拉人民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2.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政治多极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