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_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_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7 08: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徽派建筑—宏村
中国八大建筑流派
京派建筑 闽派建筑
湖湘建筑 川派建筑
晋派建筑 徽派建筑
苏派建筑 海派建筑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世界各地的居住形态——从村落到城市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筑屋
1.村落的产生
(1)居住形态之变
(1)原因:
(2)定义:
村落最早出现在
世界各地的村落是如何形成的?村落最早出现在哪里?
(2)村落的产生
两河流域
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3)分布:
靠近大河
(4)构成:
(5)功能: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服务场所
防御、定居、生存繁衍、集体活动
(6)影响:
◎姜寨遗址复原图
广场
壕沟
自然河道
住宅群
窖藏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提高了生活质量;
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村落的产生
以姜寨聚落为例,概括村落的特点和作用。
社会生产力发展
(根本原因)
(1)含义:
集镇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
(2)原因:
手工业、农业分离
商业发展、商人出现
手工业者聚集
古代集镇雏形形成
地域经济中心出现
筑垒设防(保护人身、财富安全),形成集镇
(3)作用:
①沟通城乡(过渡性),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
②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③推动城市化。
2.集镇的出现
哪些因素推动了集镇的形成?请描述其形成过程。
时期 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
原始社会末期 雏形 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
宋以前 形成 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设置集镇
两宋 发展
元朝
明清 进一步 发展
①出现工商业者经营和定居的集镇
②有些集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
(3)发展:(古代中国)
梳理古代中国集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归纳总体趋势。
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工商业集镇
军事功能
经济功能
汉口镇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汉江改道发展提供了便利交通,促进人口密集;
②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活跃。
概括汉口镇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
②商业行业众多,经营商品种类丰富。
③带有政治、军事因素。
根据教材P55,以“汉口镇”为例,分析工商业市镇的特点?
【历史纵横】 汉口镇的兴起
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与汉阳城紧紧相连的荒滩,人迹罕至。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这里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在此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
明朝末年,汉口巴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汉口镇的兴起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商业分工也日趋繁细,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
3.城市的产生
(1)产生:世界上主要农业区域相继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
思考1:找出左图文明区出现的早期城市。
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的城市
石家河城遗址
古希腊、古罗马城市
郑州商城遗址
偃师二里头遗址
(2)产生原因:
城市得以出现的原因?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班固《西都赋》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
安全防御的需要
商贸经济的发展
居住人口的增多
(3)定义(功能):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给古代“城市”下定义。
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以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
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五帝本纪》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
◎《考工记》中城市规划宫城示意图
布局特点:中正有序 (讲究次序分明,错落有致,形成平面布置的方整对称形制)
(4)代表——聚焦中国古代城市
结合地图和教材,比较商周时期的城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古典城市:
①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②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雅典城地图
◎罗马城与克劳狄水渠
(4)代表——聚焦西方古代城市
古代西欧城市 古代中国城市
不同点 经济、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政治功能更突出,兼具其他功能
布局较为随意 整齐对称、体现王权、礼制、等级
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城市规模大、人口多
以“市”为主 以“城”为主
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 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
相同点 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经济功能
以“市”为主 以“城”为主
【讨论】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经济:城市使人口大量聚居在一个地方,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促进工商业发展;
②军事:古代城市一般都有城墙,加强了安全防御的作用。
③文化:城市庇护各种非农业非专业人士,促进技术、文化发展;
④生活: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条件。
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全球通史》
世界各地的民居形态——从洞穴到院落

地区 概况 特点
古代 两河 流域 自然环境: 建筑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支撑屋顶的栋梁 每一户建筑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由_____________ 构成
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前庭、前室、主室
地区 概况 特点
古埃及 建筑材料:泥和木材 用木桩搭建框架,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椰子叶铺成屋顶。 功能: 留些小洞或栅栏似的小窗。
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
防晒保温
柱廊
1.西亚、北非的民居概况
地区 概况与特点
古希腊罗马 带有 是民居的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
列柱围廊的中庭
2.希腊、罗马的民居概况
(1)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2)材料: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古罗马斯达比阿住宅的中庭
◎古罗马住宅复原图
2.希腊、罗马的民居概况
(3)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拱券建筑的集大成之作——罗马万神殿
2.希腊、罗马的民居概况
(4)发展:
①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
②4世纪时,罗马城中的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
(5)影响: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上海外滩建筑群
◎比萨主教堂
◎罗马复合式公寓
2.希腊、罗马的民居概况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
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2)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
①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从事耕种,两三年后迁徙到别处;
②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北美印第安人帐篷
◎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
3.美洲印第安人的民居概况
(1)远古时期:
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此种建筑通风防潮,也防蛇、虫、洪水、等的侵害,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
黄河流域(北方)干旱、风沙大、 气候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抵挡风沙、保暖。
①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河姆渡
半坡
②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炎热多雨、潮湿
寒冷干燥
4.古代中国的民居概况
(2)先秦以来:
①理念:
②布局:
③结构: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木构抬梁结构
四合院是民居当中古代礼制最充分的体现。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友以义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2)先秦以来的民居
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民居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
影响各地民居多样性的因素
◎湖南湘西吊脚楼
◎黄土高原窑洞
◎印第安人锥形帐篷
◎北欧传统民居
◎非洲的茅草屋
◎草原的蒙古包
受居住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国家制度和政策等
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课堂小结
1.(2020.1·浙江高考·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课堂练习
B
2.(2020.7·浙江高考·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 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B
3.(2021.1·浙江高考·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课堂练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