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的特征有哪些?
具备这些特征的前提是什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嗯
课程标准: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及其经济社会条件,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设设置置,设置悬念,概述各文明古国发展的基本状况。认识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信息分析认识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各文明古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对人类文明悠久历史与发展多元化认识的理性情怀。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新课讲授
1.生产力发展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采集者
生产者
生产力
采集渔猎
农耕畜牧
农业、手工业
社会分工
(1)前提(物质基础):
(2)标志: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2.人类迈向文明时代
社会分工发展
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产品
私有制
农耕生产
定居生活
早期城市
统治者
被统治者
部落战争
阶级矛盾
政府
军队
监狱
阶级
文字
记事
管理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牛刀小试
1.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这表明人类 ( )
A.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B.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业出现
C.从迁徙到定居到形成聚落 D.社会私有制和国家的形成
1.A 据材料“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可知,人类逐步走向定居生活,生产方式逐渐由采集转向农耕,这说明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故选A项;
A
二、人类文明的多元特点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1.共同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不同特点:基本独立发展,多元特征明显。
两河流域
古代西亚文明—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
条件 水源充足
概况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60进制
汉谟拉比
王
太阳神沙
玛
什
权
柄
君权神授,
具有神权色彩
楔形文字
六十进位制度
《吉尔伽美什》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其中记载了最早的洪水与方舟传说并传到古希腊。
空中花园
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左右兴起
条件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便利的交通。
概况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成就 神话、文学故事丰富多彩;象形文字;
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埃及象形文字
太阳历
(世界上第一部)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
金字塔体现了法老至上的权威和埃及人建筑和数学的较高水平
“事死如生”
埃及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的特点,一度使其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
古印度文明—公元前3千纪诞生
条件 恒河流域得到开发
概况 公元前6世纪,形成一系列国家,出现种姓制度(婆罗门教)
成就 佛教;《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创造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人生而不平等
统治
被统治
贵贱、等级分明
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
众生皆平等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时间:公元前6世纪
传入中国:公元前2世纪(东汉)
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伤害了阿维鲁(全权公民)的眼睛或骨头,必须受到同样的惩罚;伤害了穆什钦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只需赔偿1明那银子(合505克);伤害了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上述规定反映了该法典的( )A.同态复仇原则 B.阶级歧视原则C.抑强扶弱原则 D.保护商业财产原则
2.B 材料体现的是自由民和奴隶享有的权利是不一样的,这体现的是阶级歧视原则,B正确;
B
3.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 )
A.不同群体的职业存在世袭
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牛刀小试
3.C 据材料“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可知,印度种姓制度贵贱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C项;
C
④古希腊文明—公元前2千纪诞生
条件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
概况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典型特征: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发展起来,斯巴达(寡头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最为著名
成就 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史学: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
【史料阅读】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贵族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趋势:由“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由“富人民主”到“公民民主”;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
伯里克利改革
出身
财产
血缘
地域
部分
所有
选民资格
选举单位
成年男性公民
奠 基
顶 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利:公民直接参政;
弊: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
确立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
——人文色彩
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柏拉图:“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
太阳神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课堂练习
1.远古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和特点,东方和西方经济的相似性主要是由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自身进化的因素决定的。这种“相似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早期国家形成 B.阶级社会出现C.生产力水平低 D.交流和联系少
2.在西亚地区,考古发现了约公元前2900年左右的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身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在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在这一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时这一地区( )A.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 B.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C.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D.宗教主导了人们的生活
C
A
3.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充分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D
4.下图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 )
A.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B.对外征战无往不胜 C.建立完备官僚系统 D.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A
5.在古王国时期,永生的信念只在法老和贵族中间表现得特别显著,因连最经济的保存尸体的方法也无能力做到,一般人民并不太注意此事……在中王国时期,死后永生的信仰在人民中间开始受到了普遍的注意。这表明( )A.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观念变革B.信仰自由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C.宗教传播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D.人民地位提高挑战了法老权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