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7 08: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标要求: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
重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
目录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总结
1
2
3
Contens
4
拉美的独立

材料二:300多年来殖民者对拉丁美洲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同时无理地限制其经济发展。西班牙规定殖民地各地区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厂,只允许小生产存在……尽管有这些限制,殖民地经济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到18C末已出现许多纺织品、家具、铁器、玻璃等手工作坊,拉丁美洲成为欧洲棉花,咖啡,烟草可可的重要供应地……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更趋活跃,从而与宗主国封建性的统治发生冲突,最终导致独立战争爆发。
独立运动的火焰因何而燃?
材料一:
1. 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
一、拉美的独立
(一)背景
材料三: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手工工场及造船厂。1793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城就有20家生产呢绒的手工工场,雇佣工人1500余人。拉普拉塔的科恰班巴城,1788年有2000名纺织工人,1798年增加到8000人,每年要用原棉100万磅。18世纪末,古巴的榨糖工场有478家,糖的生产占当时世界总产量1/4。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四:杜桑·卢维杜尔原是海地岛北部布雷达种植园主的奴隶,后提升为马车夫。他曾研读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向往自由平等,痛恨奴隶制度和殖民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长
卢梭
伏尔泰
孟德斯鸠
一、拉美的独立
(一)背景
2.经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4.榜样激励: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一、拉美的独立
(一)背景
5.有利时机: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一、拉美的独立
(一)背景
独立运动的火焰因何而燃?(背景)
殖民压迫: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传播:启蒙思想带来民族民主意识
榜样激励: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有利时机: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殖民者的控制
一、拉美的独立
(一)背景
海地在印第安语中意为“多山的地方”。1697年从西班牙手中被划归法国,改称圣多明各。
1.2 火焰如何燃遍拉美大地?
一、拉美的独立
(二)过程
1.序幕:1804 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
3.成果:
(1)1822 年,巴西获得了独立(葡萄牙)
(2)1826 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3)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
玻利瓦尔
南美解放者
委内瑞拉
国父
圣马丁
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共尊他为“祖国之父”
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一、拉美的独立
(二)过程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分别是南美北部和南部战场的领导人。两人于1822年在厄瓜多尔举行秘密会晤,后者将秘鲁军队交给前者指挥,并辞去“护国公”,前往法国定居。1826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大陆30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巴西的独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没有经历过类似西属美洲殖民地那样的独立战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双雄密谈——1822年7月26日瓜亚基尔会谈
一、拉美的独立
(二)过程
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
玻利瓦尔
南美解放者杯是为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玻利瓦尔等人而创立的,比赛最初由南美10国参加,后来墨西哥球队也加入了进来。
1826—1850年,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贷款和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 1850年以后,英国在拉丁美洲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例如建筑港口、铁路、开辟轮船航线、低价收购土地和利用廉价劳动力开发矿产等。英国资本先后控制了巴西的棉花、阿根廷的谷物和肉类贸易,墨西哥的银矿生产以及大多数国家的交通、铁路和港口等企业。1870年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的投资金额达到8500万英镑,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投资国和债权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迟缓,资产阶级还十分软弱,政权都落到了土生白人(即克列奥人)地主手中,殖民时期的封建结构被保存下来,大土地所有制得到继续发展。在整个19世纪,拉丁美洲各国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土地等于以前3个世纪的总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1.3 火焰退去之后的拉美大地(结果)
一、拉美的独立
(三)结果
贫困和苦难远没有到尽头!
结果:1.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
2.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
盛行:19C20S独立后至20C前的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
统治方式: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影响: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长远来看,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且一直影响到20C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
美国总统——门罗
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
(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扩张;
(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2.门罗宣言
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一、拉美的独立
(三)结果
大棒政策: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他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这项外交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
“大棒政策” (漫画)
金元外交: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一、拉美的独立
(三)结果
经济侵略——金元外交(补充)
4.武力干涉——大棒政策
1.巴西:1889 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1910 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农民起义军:独裁者、美国干涉)
1917 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伊达尔哥,墨西哥独立战争最早的领导人,被尊称为墨西哥“国父”。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的:
推翻维护帝国主义利益和封建主义利益的迪亚斯独裁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墨西哥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积极参加革命,粉碎了一次又一次的复辟阴谋,给国内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墨西哥逐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一、拉美的独立
(四)19C末20C初新的革命斗争
意义:
①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基础;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推动墨西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
B
C
宗教差异
D
宗主国的
政治经济
传统
E
殖民与被殖民者的实力差异
思维碰撞
同样是脱离殖民统治,同样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什么拉美与北美后期发展完全不同?
进步的火种还在默默积蓄,等待下一场大风袭来!
统治方式
差异
人种论
亚洲的觉醒

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运动
民族危机下为了维护本民族政治独立和经济利益展开的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民主运动
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并领导人民展开反封建追求民主的斗争
二、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
1.背景:
⑴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⑵经济:①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②列强的侵略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⑶思想:①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
②启蒙思想的传播
2.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
民族民主运动
3.代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的立宪革命
中国的辛亥革命
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被……外国统治所摧毁;你们的财富流出国外,你们的生活降低到没有人能忍受的最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请愿,而是抵制;准备好你们的军队,然后开始干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
(一)背景、性质、代表
1885
1905
1908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国大党”成立
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
提拉克被捕,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将其释放,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提拉克(1856-1920)
1908年夏,孟买高级法院审判提拉克,审理过程持续10天。提拉克英勇不屈,在法庭上捍卫印度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权利,将法庭变成了宣讲民族独立的战场,但还是被判处6年监禁。
二、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
(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
1.简况: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2.结果:革命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06年8月,国王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被迫同意召开第一届议会,并把王权移交给王子穆罕默德·阿里(1907~1909在位)。同年,议会通过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1903—1905年,伊朗粮食歉收,外贸锐减。有出国旅游癖好而囊空如洗的国王穆扎法尔丁,1900年向俄国借款240万英镑,1902年再向俄国借款100万英镑,1903年向英国借款30万英镑,而1905年又试图再向俄国借款。国王借外债出国旅游的行动,激起各阶层的不满。 ——吴、齐《世界史》
二、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
(三)伊朗立宪运动(1905-1911)
(1)概况: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2)意义: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在斗争的高潮中,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表了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人民的斗争。菲律宾爆发革命后,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曾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中国和越南的革命者也曾互相支持对方的斗争。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二、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
(四)中国的辛亥革命(1911)
国家 敌人 目标 革命力量 意义 结果
印度
伊朗
中国
英国
英俄
列强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没有完成
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推翻清政府,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传播民主共和理论,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二、亚洲的觉醒(19C末20C初)
(五)总结
非洲的抗争

黑色的皮肤遮蔽
不了红色的鲜血!
殖民的枪炮阻止
不了自由的招呼!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丧失了政治独立,一些原来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民族,被强行分割为不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几部分。……非洲人民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口锐减,丰富资源遭到无情掠夺。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时间 代表
19世纪70年代 阿尔及利亚反法民族大起义
19世纪80年代 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反英斗争;塔噶尼喀抗德斗争;马达加斯加反法抗争;埃及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
19世纪90年代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三、非洲的抗争(19C末20C初)
1.背景:英国侵略埃及
2.过程:
(1) 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1879年,以爱国军官、知识分子为骨干力量),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2)在 1882 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阿拉比(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抵抗,
3.结果:失败、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祖国党致力于“把祖国从屈辱、贫困、痛苦的深渊中拯救来”,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并通过机关报《埃及报》和《商业报》宣传捍卫民族独立,加强防卫力量,实施宪法改革等主张。
艾哈迈德·阿拉比:埃及爱国军官,曾两次领导起义,要求实施宪政,企图摆脱英、法对埃及的控制。
三、非洲的抗争(19C末20C初)
(一)埃及的抗英斗争(1882年)


◎苏丹地理位置示意图(苏丹+南苏丹)
1.背景:英国在控制埃及的过程中,也把侵略矛头指向埃及的邻国苏丹。
2.过程: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起义者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
3.结果: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4.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穆罕默德·艾哈默德(自称“马赫迪”,意为“救世主”)发动了以恢复原始伊斯兰教为目的的“圣战”。马赫迪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要求“废除苛捐杂税,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号召苏丹人民对异教徒(英国统治者)进行“圣战”,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国土。
三、非洲的抗争(19C末20C初)
(二)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埃塞俄比亚
时 间
领 导 者
纲领文献
重要战役
结 果
1894-1896
孟尼利克二世(埃塞俄比亚皇帝)
《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阿杜瓦战役(1896年3月)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起义胜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三、非洲的抗争(19C末20C初)
(三)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894-1896年)
国家 殖民国 动员手段 斗争形式 结果
埃及 1882 武装斗争
苏丹 1881
埃塞俄比亚 1894
英国
英国
意大利
政党组织
皇帝号召
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虽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打败侵埃意军,保持了独立
马赫迪宗教组织
三、非洲的抗争(19C末20C初)
(四)总结
总结

时空观念
综合探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个性与同性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领导力量 土著地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 资产阶级、工农力量 力量多样,包括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代表运动
意 义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
民族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原因、条件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
英美势力的渗入
序幕:海地独立
拉丁美洲的全面独立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进程
背景:原因、条件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背景(主要斗争形式)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知识脉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