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答案
1.【答案】C
【解析】水制出氢气是化学变化,C错误。
2.【答案】B
【解析】B的正确图示为:
3.【答案】A
【解析】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4.【答案】D
【解析】经推断:W:C, X:N,Y:O,Z:Cl,原子半径:Z>W>X>Y A错误。
未指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无法比较,B错误。非金属性的强弱:Y>X,C错误 。ClO2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D正确。
5.【答案】C
【解析】检验钾离子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A错误。氯水具有漂白性,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值,B错误。水滴入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发生反应放出热量,脱脂棉会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C正确。稀释浓硫酸应该酸入水中,不能水入酸中,D错误。
6.【答案】B
【解析】2.8gN2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4NA,A错误。该反应为2CO+2NO=N2+2CO2,1molCO2中含有2molC=O键,现转移0.6mol电子,生成的CO2为0.3mol,形成的C=O键数目为0.6NA,B正确。等物质的量的N2和NO的混合气体,未指明物质的量为1mol,不能判断原子总数,C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D错误。
7.【答案】D
【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2OH-+CO2 = CO32-+H2O,A错误。碳酸钙中加入稀醋酸,醋酸是弱酸,写化学式,B错误。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CO3-+OH-=H2O+CO32-,C错误。
8.【答案】B
【解析】①若为两种不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也不同,故错误;②如Na+和F﹣,故正确;③如Ar和K+,故正确;④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电荷数一定同,故④错误;
9【答案】C
【解析】无色透明溶液中,铁离子有颜色,A错误。H2O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酸性溶液中,Cl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0.【答案】A
【解析】①CO2溶于水能导电,但CO2是非电解质,错误。②冰水属于纯净物,错误。
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④向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镁溶液中分别加钠,都可以产生气体和白色浑浊,正确。
⑤纳米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1~100nm,只有分散质,未形成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⑥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至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正确。正确的是④⑥
11.【答案】C
【解析】④Al2O3→Al(OH)3不能实现一步转化,错误。
12.【答案】B
【解析】由图①可知,强光照射氯水,氯水中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生氧气,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增大,A错误。过氧化钠与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B正确。氢氧化钠为强碱,完全电离,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加入溶液体积增大,离子浓度稍减小,导电能力稍减弱但不会降至0,C错误。将Cl2通入FeI2和FeBr2的混合溶液中,离子还原性顺序为:I- >Fe2+ >Br-,首先反应的应为I- ,D错误。
13.【答案】D
【解析】将溴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溶液先变橙色,说明Cl2制出了Br2,后加入淀粉KI溶液变为蓝色,是过量的氯水与I-的反应,不能判断非金属性Br>I,A错误。将铁的某氧化物加入浓盐酸溶解,溶液中含有的离子Fe2+和Cl-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B错误。将盐酸滴到碳酸钙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酸性:盐酸强于碳酸,但HCl不是C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强于C,C错误。
14【答案】B
【解析】铁的还原性强于铜,把铁、铜混合粉末加入FeCl3溶液中铁先与Fe3+反应,铁反应完全之后,Cu 继续与 Fe3+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则0.4mol Fe3+完全反应。设 0.4 molFe3+只溶解铁,2Fe3++Fe=3Fe2+
2mol 56g
0.4mol m(Fe)
解得m(Fe)=11.2g,溶解的金属质量=15 g﹣3 g=12g,11.2g<12g,则铁完全反应、铜部分反应,剩余的金属只有 Cu;设铁、铜混合物中参加反应的铁xmol,铜ymol,联列方程①56x+64y=15﹣3 ②2x+2y=0.4,解得x=0.1,y=0.1,据分析回答问题:
原固体混合物中Cu的质量是m(Cu)=0.1mol×64g/mol+3.0g=9.6g,故A错误。反应后溶液中C(Fe2+)=(0.1mol+0.4mol)/0.1L=5.0mol/L,故B正确。
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1mol+0.4mol+0.1mol=0.6mol,故C错误。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5:1,故D错误;
(16分)
(1)4Fe(OH)2+O2+2H2O=4Fe(OH)3 (2分)
(2)NaHCO3 (1分) HCO3-+H+=H2O+CO2 (2分)
(3)6Fe2++Cr2O+14H+===6Fe3++2Cr3++7H2O (2分)
(4)1:2(1分) 11:18 (2分)
①ClO2 (1分) ②弱(1分) b(1分) 棕色试剂瓶 (1分) 2HClO = 2HCl+O2 (2分)
(13分)
第三周期VIIA族(1分)
(1分)
Al3+(2分)
(2分)
NaOH>Mg(OH)2>Al(OH)3 (2分) HCl(1分)
2Na+2H2O=2Na++2OH-+H2 (2分)
17.(14分)
(1)Al2O3+6H+=2Al3++3H2O (2分)
(2)过滤 (1分) CaSO4(1分)
(3)氢氧化钠溶液能够溶解Al(OH)3(2分,意思对即可)
(4)2Fe2++Cl2=2Fe3++2Cl- (2分)
(5)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变红则含有Fe3+(2分)
(6)2Fe(OH)3= Fe2O3+3H2O (2分)
(7)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2分,答出红色颜料即可)
18.(15分)
(1)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2分)球形干燥管(1分)
(2)B→ D → F → C → E (2分)
(3)2MnO4-+10Cl-+16H+=2Mn2++5Cl2 +8H2O(2分)
饱和食盐水(1分)
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Cl2+2OH-=Cl-+ClO-+H2O(3分,文字叙述给1分;离子方程式给2分)
(6)500ml容量瓶(1分) 胶头滴管(1分) CBAED(1分) b(1分)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
Na:23Cl:35.5Fe:56Cu:6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宁笔填可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我国科技事业十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下列有关科技成果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铝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B.杭州亚运会的火炬在“绿色甲醇”燃料中加人钙盐和钠盐使火焰更美观,焰色试验是某些
金属元素的性质
C.光催化制氢这一能源创新技术,需要的只是阳光和水,该技术未涉及化学变化
D.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其加人钢中后可增加钢的韧性、抗氧化性
2.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100mL
A
B
C
D
3.为除去下列括号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CO2(HC1):饱和碳酸钠溶液
B.FeCl(FeCl):铁粉
C.NaHCO3溶液(NaCO,):二氧化碳
D.Fez0s(AlzO3):氢氧化钠溶液
高一化学
第1页(共6页)
4.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可用来进行文物年代测
定,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2,且Z与Y位于不同周
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W
C.非金属性的强弱:X>Y
D.ZY,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检验草木灰中
C.验证过氧化钠与水
B.测定氛水的pH
D.稀释浓硫酸
含K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氟水
水
石棉网
2滴水
pH试纸
浓疏酸
包有足量NaO,的脱脂棉
A.A
B.B
C.C
D.D
6.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0和N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C02和
N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8gN2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N
B.每转移0.6mol电子,形成的C=0键数目为0.6N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N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2N
D.2.24LN2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3V
7.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02:OH+CO2三HC0
B.碳酸钙中加人稀酷酸:CaC0,+2H+一Ca2++H0+CO2t
C.向NaHCO3溶液中加人NaOH溶液:H+OH=HO
D.在加热条件下,足量的铁粉与少量的氯气反应:2e+3C,△2FcCl,
8.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
②两种不同的离子
③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④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1③
D.②④
高一化学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