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5 16:31:18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近代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美国等国的侵略。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本国的国内矛盾。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B项正确;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学习和内化”无关,排除A项;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与“外部刺激”无关,排除C项;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外部刺激”、“学习和内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背景的相关史实,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发展近代工业 B.努力发展教育
C.文明开化 D.废藩置县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所以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应当是体现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发展近代工业很好的体现了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性质。
A项发展近代工业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符合题意;
B项努力发展教育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不是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不是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不是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3.下列关于幕府政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古代日本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B.武士与领主之间是宗族间主从关系
C.属于军事政治统治
D.幕府时代日本政治稳定,国家统一
【答案】D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军事政治统治,是古代日本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武士与领主之间是宗族间主从关系,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里,幕府统治后期,日本政治落后,国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由此可知,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幕府时代日本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的说法错误,因为幕府统治时期,形成武士道精神,国家政局动荡。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幕府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错误的是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了解幕府政治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4.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5.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求知识于世界 D.置产兴业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可知,这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力图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目的,史称“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A项废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文明开化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符合题意;
C项求知识于世界是文化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置产兴业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6.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
A.废除贵族世袭制 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文明开化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终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7.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有(  )
①资本家 ②将军 ③中下级武士 ④商人 ⑤新兴地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联合形成改革力量,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进行倒幕运动。
①资本家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②将军不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不符合题意;
③中下级武士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④商人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⑤新兴地主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
8.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而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措施。
C项发展近代工业是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9.(2016·德州)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民生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注意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
10.(2016九上·苏州期中)“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
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重视发展科技 D.重视发展教育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规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反映的正是明治维新中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二、综合题
11.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1)改革:明治维新。原因:面临民族危机(或生存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近代化)。
(2)亚历山大二世。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3)改革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有关知识的认识。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分析材料一“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可以看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是:面临民族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从“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可以归纳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影响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改革的认识。俄国l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分析材料二的“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可以归纳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的条件有: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3)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它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改革。
故答案为:(1)改革:明治维新。原因:面临民族危机(或生存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近代化)。
(2)亚历山大二世。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3)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材料二:
材料三: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根据三则材料评价明治维新。
【答案】评价: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局限: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1868年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二“1872年,1905年的图片”,可知,日本引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材料三,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因此评价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却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和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读懂材料和图片信息,其次看问题。抓住解题关键词性质、作用、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把材料和图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教材中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以此确定答案。
1 /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近代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发展近代工业 B.努力发展教育
C.文明开化 D.废藩置县
3.下列关于幕府政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古代日本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B.武士与领主之间是宗族间主从关系
C.属于军事政治统治
D.幕府时代日本政治稳定,国家统一
4.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5.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求知识于世界 D.置产兴业
6.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
A.废除贵族世袭制 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文明开化
7.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有(  )
①资本家 ②将军 ③中下级武士 ④商人 ⑤新兴地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8.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9.(2016·德州)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0.(2016九上·苏州期中)“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
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重视发展科技 D.重视发展教育
二、综合题
11.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材料二:
材料三: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根据三则材料评价明治维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美国等国的侵略。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本国的国内矛盾。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B项正确;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学习和内化”无关,排除A项;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与“外部刺激”无关,排除C项;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外部刺激”、“学习和内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背景的相关史实,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2.【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日本的明治维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所以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应当是体现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发展近代工业很好的体现了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性质。
A项发展近代工业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符合题意;
B项努力发展教育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不是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不是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不是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军事政治统治,是古代日本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武士与领主之间是宗族间主从关系,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里,幕府统治后期,日本政治落后,国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由此可知,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幕府时代日本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的说法错误,因为幕府统治时期,形成武士道精神,国家政局动荡。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幕府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错误的是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了解幕府政治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可知,这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力图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目的,史称“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A项废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文明开化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符合题意;
C项求知识于世界是文化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置产兴业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终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7.【答案】C
【知识点】日本的倒幕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联合形成改革力量,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进行倒幕运动。
①资本家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②将军不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不符合题意;
③中下级武士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④商人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⑤新兴地主是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
8.【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而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措施。
C项发展近代工业是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民生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注意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
10.【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规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反映的正是明治维新中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1.【答案】(1)改革:明治维新。原因:面临民族危机(或生存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近代化)。
(2)亚历山大二世。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3)改革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有关知识的认识。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分析材料一“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可以看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是:面临民族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从“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可以归纳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影响是: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改革的认识。俄国l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分析材料二的“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可以归纳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的条件有: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3)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它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改革。
故答案为:(1)改革:明治维新。原因:面临民族危机(或生存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近代化)。
(2)亚历山大二世。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3)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12.【答案】评价: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局限: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1868年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二“1872年,1905年的图片”,可知,日本引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材料三,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因此评价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开始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到了,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却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图片和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读懂材料和图片信息,其次看问题。抓住解题关键词性质、作用、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把材料和图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教材中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机联系起来,以此确定答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