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3 血液循环 血型与输血(第3课时)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由血清和血细胞组成
B.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C.体循环始于右心室
D.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2.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体动脉 B.e是肺静脉 C.d处流静脉血 D.b处流静脉血
3.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4.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5.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6.如图为人体内三种血管之间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其动力来自 。
(2)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 会显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汇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 心房。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是 。
二、中档题
7.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灰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世界上公认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PM2.5可直接进入肺,它随着血液循环首次经过图中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
A.B→D→A→C B.A→B→C→D C.A→C→B→D D.B→C→A→D
8.如图所示的是心脏与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所标位置出血时,应选取的止血点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9.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
B.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D.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10.如表所列出的输血关系中,正确的是( )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① A A、O A、AB
② B B、AB B、O
③ AB AB A、B、AB、O
④ O A、B、AB、O O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三、拓展题
12.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
(2)血液由④出发,回到①的循环途径叫 。
(3)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 。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⑤内的 血流经肺后变成⑥内的 血。
(5)图中⑦和⑧相比,⑦的管壁 ,血流速度 。
(6)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中的 送达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1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都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
(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 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 。
(2)发烧的病人常常胃口差,吃不下食物,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消化酶的 ,不利于消化。
(3)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
(4)呼吸科病人常需要吸入粉剂药物,以有效缓解气喘症状。经肺吸入的药剂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心房。
(5)救治失血过多的病人常需要输血,应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科技发展到今天,血型也可以“改造”,把AB型血中红细胞上的 “去除”后,就可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达到相同的救治疗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即可。
【解答】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故A错误;
B、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正确;
C、体循环始于左心室,故C错误;
D、体循环处的动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肺循环处的动脉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a是肺动脉、b是上、下腔静脉、c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是肺静脉、e是主动脉、f是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
【解答】解:A、a是肺动脉,故A错误;
B、e是主动脉,故B错误;
C、d是肺静脉,肺静脉中流动脉血,故C错误;
D、b是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里流静脉血,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动脉血管的特点解题即可。
【解答】解:只有动脉血管的跳动叫脉搏;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药物随血液循环运输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臀部注射药物,药物经臀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静脉,最后汇集到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伤口部位;药物由臀部到右心房属于体循环,由右心室到左心房属于肺循环,由左心室到上肢伤口属于体循环;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根据输血的要求和规范、献血的要求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O型血的人只能输入O型血,不能输入其它血型;
故答案为:A。
6.【答案】(1)心脏
(2)氧气;左
(3)红细胞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判断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①是动脉血管、②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血管。
【解答】解:(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故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其动力来自心脏;
(2)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氧气会显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汇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左心房;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故答案为:(1)心脏;(2)氧气、左;(3)红细胞。
7.【答案】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
【解答】解:PM2.5可直接进入肺,通过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进入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止血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止血一般选择在上游止血。
【解答】解: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静脉中的血液是由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流向心脏,止血一般选择在出血点的上游。故图示中动脉出血点止血地点选择为甲,静脉出血点止血地点选择为丙;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肺泡与毛细血管间气体交换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A、甲处血液暗红,乙处血液鲜红,故A错误;
B、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正确;
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左心房,故C错误;
D、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根据输血的原则解题即可,输血的原则有:①同型血相输,②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③AB型血可以少量的接受其他三种血型。
【解答】解:组别①: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可以输血给A型血和少量的输给AB型血,故正确;
组别②: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可以输血给B型血和少量的输给AB型血,故错误;
组别③: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可以输血给AB型血,不能输给A、B、O血型,故错误;
组别④: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可以输血给O和少量的输给A、B、AB型血,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静脉血管中血液是由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流向心脏,在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会阻止血液流向心脏,使血液在静脉血管中堵塞,出现静脉鼓胀现象,便于扎针;
故答案为:B。
12.【答案】(1)肌肉
(2)体循环
(3)瓣膜
(4)静脉;动脉
(5)厚;快
(6)血浆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及毛细血管周围物质交换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脉、⑦是主动脉、⑧是上、下腔静脉。
【解答】解:(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3)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⑤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流经肺后变成⑥肺静脉内的动脉血;
(5)图中⑦主动脉和⑧上、下腔静脉相比,⑦主动脉的管壁厚,官腔小,血流速度快;
(6)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故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中的血浆送达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故答案为:(1)肌肉;(2)体循环;(3)瓣膜;(4)静脉、动脉;(5)厚、快;(6)血浆。
13.【答案】(1)心率
(2)活性
(3)血红蛋白
(4)左
(5)凝集原
【知识点】血液循环;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输血的原则、血液循环等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ECG表示心率,SPO2表示血氧饱和度,RESP表示呼吸频率。
【解答】解:(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 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心率;
(2)人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最适温度为37.5℃,发烧的病人的体温高于最适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影响消化;表现为胃口差,吃不下食物;
(3)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
(4)经肺吸入的药剂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后,进入肺静脉、然后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5)输血过程中,如果血型不符会造成红细胞凝结成团,堵塞毛细血管。究其原因是因为红细胞上具有凝集原。科技发展到今天,把AB型血中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去除”后,就可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达到相同的救治疗效;
故答案为:(1)心率;(2)活性;(3)血红蛋白;(4)左;(5)凝集原。
1 / 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4.3 血液循环 血型与输血(第3课时)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由血清和血细胞组成
B.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C.体循环始于右心室
D.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答案】B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即可。
【解答】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故A错误;
B、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正确;
C、体循环始于左心室,故C错误;
D、体循环处的动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肺循环处的动脉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体动脉 B.e是肺静脉 C.d处流静脉血 D.b处流静脉血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a是肺动脉、b是上、下腔静脉、c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是肺静脉、e是主动脉、f是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
【解答】解:A、a是肺动脉,故A错误;
B、e是主动脉,故B错误;
C、d是肺静脉,肺静脉中流动脉血,故C错误;
D、b是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里流静脉血,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答案】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动脉血管的特点解题即可。
【解答】解:只有动脉血管的跳动叫脉搏;
故答案为:A。
4.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药物随血液循环运输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臀部注射药物,药物经臀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静脉,最后汇集到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伤口部位;药物由臀部到右心房属于体循环,由右心室到左心房属于肺循环,由左心室到上肢伤口属于体循环;
故答案为:B。
5.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答案】A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根据输血的要求和规范、献血的要求等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O型血的人只能输入O型血,不能输入其它血型;
故答案为:A。
6.如图为人体内三种血管之间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其动力来自 。
(2)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 会显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汇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 心房。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是 。
【答案】(1)心脏
(2)氧气;左
(3)红细胞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判断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①是动脉血管、②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血管。
【解答】解:(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故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其动力来自心脏;
(2)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氧气会显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汇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左心房;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故答案为:(1)心脏;(2)氧气、左;(3)红细胞。
二、中档题
7.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灰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世界上公认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PM2.5可直接进入肺,它随着血液循环首次经过图中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
A.B→D→A→C B.A→B→C→D C.A→C→B→D D.B→C→A→D
【答案】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
【解答】解:PM2.5可直接进入肺,通过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进入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故答案为:A。
8.如图所示的是心脏与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所标位置出血时,应选取的止血点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答案】C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止血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止血一般选择在上游止血。
【解答】解: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静脉中的血液是由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流向心脏,止血一般选择在出血点的上游。故图示中动脉出血点止血地点选择为甲,静脉出血点止血地点选择为丙;
故答案为:C。
9.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
A.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
B.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D.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肺泡与毛细血管间气体交换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A、甲处血液暗红,乙处血液鲜红,故A错误;
B、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正确;
C、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左心房,故C错误;
D、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如表所列出的输血关系中,正确的是( )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① A A、O A、AB
② B B、AB B、O
③ AB AB A、B、AB、O
④ O A、B、AB、O O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根据输血的原则解题即可,输血的原则有:①同型血相输,②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③AB型血可以少量的接受其他三种血型。
【解答】解:组别①: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可以输血给A型血和少量的输给AB型血,故正确;
组别②: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可以输血给B型血和少量的输给AB型血,故错误;
组别③: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可以输血给AB型血,不能输给A、B、O血型,故错误;
组别④: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可以输血给O和少量的输给A、B、AB型血,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1.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静脉血管中血液是由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流向心脏,在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会阻止血液流向心脏,使血液在静脉血管中堵塞,出现静脉鼓胀现象,便于扎针;
故答案为:B。
三、拓展题
12.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
(2)血液由④出发,回到①的循环途径叫 。
(3)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 。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⑤内的 血流经肺后变成⑥内的 血。
(5)图中⑦和⑧相比,⑦的管壁 ,血流速度 。
(6)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中的 送达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答案】(1)肌肉
(2)体循环
(3)瓣膜
(4)静脉;动脉
(5)厚;快
(6)血浆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及毛细血管周围物质交换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脉、⑦是主动脉、⑧是上、下腔静脉。
【解答】解:(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3)观察心脏结构时发现,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管⑤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流经肺后变成⑥肺静脉内的动脉血;
(5)图中⑦主动脉和⑧上、下腔静脉相比,⑦主动脉的管壁厚,官腔小,血流速度快;
(6)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故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中的血浆送达到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故答案为:(1)肌肉;(2)体循环;(3)瓣膜;(4)静脉、动脉;(5)厚、快;(6)血浆。
13.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都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
(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 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 。
(2)发烧的病人常常胃口差,吃不下食物,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消化酶的 ,不利于消化。
(3)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
(4)呼吸科病人常需要吸入粉剂药物,以有效缓解气喘症状。经肺吸入的药剂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心房。
(5)救治失血过多的病人常需要输血,应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科技发展到今天,血型也可以“改造”,把AB型血中红细胞上的 “去除”后,就可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达到相同的救治疗效。
【答案】(1)心率
(2)活性
(3)血红蛋白
(4)左
(5)凝集原
【知识点】血液循环;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输血的原则、血液循环等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ECG表示心率,SPO2表示血氧饱和度,RESP表示呼吸频率。
【解答】解:(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 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心率;
(2)人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最适温度为37.5℃,发烧的病人的体温高于最适温度,使酶的活性降低,影响消化;表现为胃口差,吃不下食物;
(3)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
(4)经肺吸入的药剂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后,进入肺静脉、然后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5)输血过程中,如果血型不符会造成红细胞凝结成团,堵塞毛细血管。究其原因是因为红细胞上具有凝集原。科技发展到今天,把AB型血中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去除”后,就可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达到相同的救治疗效;
故答案为:(1)心率;(2)活性;(3)血红蛋白;(4)左;(5)凝集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