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章末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章末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18 18:01:18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章末复习
一、复习精练
1.如图序号名称或描述错误的是(  )
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
B.3是胰腺,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
C.4是收集和输送胰液和胰岛素的管道
D.5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③的功能
D.在显微镜下看不到④的原因是其数量过少
3.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代表右心房 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的厚 D.血液流向①→②、③→④
4.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
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6.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的变化情况是   。
(3)D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7.如图所示的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和   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8.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④所指的是心脏的4个腔,字母A~J所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图中的数字编号和字母写出肺循环途径:   。
(2)在A~J所指的血管中,能与其周围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   。
(3)若F为肾脏内的血管,当血液流经该血管以后,除氧以外,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
(4)从H血管内抽取少量的血液制成血涂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所看到的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   。
9.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⑤]   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   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据图可知,1是胆囊、2是胆管、3是胰腺、4胰管、5是十二指肠。
【解答】解: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是正确的;
B、3是胰腺,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能分泌胰岛素,故B正确;
C、4是胰管,胰管是输送胰液的管道,胰岛素直接通过血液进行运输,故C错误;
D、5是十二指肠,是小肠的开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血液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解题,据图可知,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
【解答】解:A、①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能吞噬入侵的病菌,故A正确;
B、②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B正确;
C、因为③是红细胞,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其中血红蛋白主要是由蛋白质和铁组成,故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功能,故C正确;
D、在显微镜下看不到④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太小,而不是太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解题即可。据图可知,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
【解答】解:A、据图可知,④代表右心室,故A错误;
B、①左心房与②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能控制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故B错误;
C、②左心室的壁最厚,故C错误;
D、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故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为:心房流向心室,即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细胞呼吸;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A、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得动脉血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血液,是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故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故B错误;
C、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汇集到肾小囊内形成的,故原尿中的尿素含量与血浆中几乎没有差别,故C错误;
D、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1是肺静脉、2是肺动脉、3是上、下腔静脉、4是主动脉、
【解答】解:A、血液流经肾脏,主要就是为了排出废物;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故A正确;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故B错误;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下腔静脉,故C错误;
D、4主动脉与1肺静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1)小肠
(2)动脉血变静脉血
(3)肾脏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过程①是吸收、②是氧气、③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血液循环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的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D是泌尿系统,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1)小肠;(2)动脉血变静脉血;(3)肾脏。
7.【答案】(1)①;③
(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舌
(4)唾液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营养物质的性质和消化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对照组,②、③两组是实验组。
【解答】解:(1)①、②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唾液、①、③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舌的搅拌;
(2)因为①号试管中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分解为麦芽糖,没有淀粉存在,故滴加碘液后,摇匀,①号试管不变蓝;
(3)充分搅拌相当于口腔中舌的搅拌功能;
(4) ①、②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唾液,故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③;(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3)舌;(4)唾液。
8.【答案】(1)②→A→B→D→③
(2)BFI(顺序不限)
(3)尿素
(4)红细胞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网、C是主动脉、D是肺静脉。
【解答】解:(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途径为:②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网→D肺静脉→③左心房;
(2)据图可知,BFI三处是毛细血管网,其中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F、I是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3)血液流经肾脏的主要目的是排出废物,排出的废物为全部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故当血液流经该肾脏以后,除氧以外,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尿素;
(4)在人体的血细胞中,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最小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故答案为:(1)②→A→B→D→③;(2)BFI(顺序不限);(3)尿素;(4)红细胞。
9.【答案】(1)肾单位
(2)滤过;肾小管
(3)糖尿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解答】解:(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故答案为:(1)肾单位;(2)滤过、肾小管;(3)糖尿。
1 / 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章末复习
一、复习精练
1.如图序号名称或描述错误的是(  )
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
B.3是胰腺,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
C.4是收集和输送胰液和胰岛素的管道
D.5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据图可知,1是胆囊、2是胆管、3是胰腺、4胰管、5是十二指肠。
【解答】解: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是正确的;
B、3是胰腺,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能分泌胰岛素,故B正确;
C、4是胰管,胰管是输送胰液的管道,胰岛素直接通过血液进行运输,故C错误;
D、5是十二指肠,是小肠的开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③的功能
D.在显微镜下看不到④的原因是其数量过少
【答案】D
【知识点】血液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解题,据图可知,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
【解答】解:A、①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能吞噬入侵的病菌,故A正确;
B、②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B正确;
C、因为③是红细胞,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其中血红蛋白主要是由蛋白质和铁组成,故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功能,故C正确;
D、在显微镜下看不到④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太小,而不是太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3.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代表右心房 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的厚 D.血液流向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解题即可。据图可知,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
【解答】解:A、据图可知,④代表右心室,故A错误;
B、①左心房与②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能控制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故B错误;
C、②左心室的壁最厚,故C错误;
D、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故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为:心房流向心室,即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
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细胞呼吸;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关知识解题。
【解答】解:A、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得动脉血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血液,是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故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故B错误;
C、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汇集到肾小囊内形成的,故原尿中的尿素含量与血浆中几乎没有差别,故C错误;
D、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1是肺静脉、2是肺动脉、3是上、下腔静脉、4是主动脉、
【解答】解:A、血液流经肾脏,主要就是为了排出废物;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故A正确;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故B错误;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下腔静脉,故C错误;
D、4主动脉与1肺静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的变化情况是   。
(3)D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答案】(1)小肠
(2)动脉血变静脉血
(3)肾脏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过程①是吸收、②是氧气、③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血液循环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的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D是泌尿系统,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1)小肠;(2)动脉血变静脉血;(3)肾脏。
7.如图所示的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和   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答案】(1)①;③
(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舌
(4)唾液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营养物质的性质和消化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对照组,②、③两组是实验组。
【解答】解:(1)①、②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唾液、①、③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舌的搅拌;
(2)因为①号试管中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分解为麦芽糖,没有淀粉存在,故滴加碘液后,摇匀,①号试管不变蓝;
(3)充分搅拌相当于口腔中舌的搅拌功能;
(4) ①、②两组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唾液,故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③;(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3)舌;(4)唾液。
8.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④所指的是心脏的4个腔,字母A~J所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图中的数字编号和字母写出肺循环途径:   。
(2)在A~J所指的血管中,能与其周围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   。
(3)若F为肾脏内的血管,当血液流经该血管以后,除氧以外,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
(4)从H血管内抽取少量的血液制成血涂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所看到的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   。
【答案】(1)②→A→B→D→③
(2)BFI(顺序不限)
(3)尿素
(4)红细胞
【知识点】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网、C是主动脉、D是肺静脉。
【解答】解:(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途径为:②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网→D肺静脉→③左心房;
(2)据图可知,BFI三处是毛细血管网,其中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F、I是体循环处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3)血液流经肾脏的主要目的是排出废物,排出的废物为全部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故当血液流经该肾脏以后,除氧以外,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是尿素;
(4)在人体的血细胞中,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最小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故答案为:(1)②→A→B→D→③;(2)BFI(顺序不限);(3)尿素;(4)红细胞。
9.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⑤]   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   病。
【答案】(1)肾单位
(2)滤过;肾小管
(3)糖尿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解答】解:(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故答案为:(1)肾单位;(2)滤过、肾小管;(3)糖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