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6 09:31:15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C项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2.(2017·东胜模拟)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南方手工业进步
C.宋代南方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史实,首先分析题意,“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是说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东南供给,这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根据所学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ABC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史实。
3.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江西景德镇 B.福建泉州 C.河北曲阳 D.河南开封
【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南宋时期,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的制瓷中心,被称为“瓷都”。
A项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宋朝的经济发展。
4.“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B.苏州、湖州发展成为主要的稻米产区
C.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D.城市中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和昼夜的界限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宋朝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中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项城市中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和昼夜的界限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有关知识。
5.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
A.中书省 B.南书房 C.广州十三行 D.市舶司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D项市舶司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结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相关知识。
6.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在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上述材料表明(  )
A.外国商人是文明的主要传播者 B.广州、泉州是世界大商港
C.宋朝对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 D.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信息,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在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题干材料主要说明宋朝政府对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
C项宋朝对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是题干材料主要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7.宋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许多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蕃市 B.蕃学 C.市舶司 D.蕃坊
【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相当兴盛。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
C项市舶司是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
8.下列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
A.农业 B.手工业 C.文化 D.商业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宋代货郎图”、“北宋交子铜版拓片”、“南宋纸币铜版拓片”都属于商业领域,它们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D项商业是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及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非选择题
9.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图一官窑瓷器 图二汝窑瓷器 图三哥窑瓷器
(1)图片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2)从材料和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点?
(3)根据以上图文介绍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1)A
(2)信息点一:瓷器制造地点;信息点二:瓷器造型;信息点三:瓷窑数量。
(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第一手资料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第一手资料就是持资料的人是最先接触该资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 第一手资料有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后人的说法是第二手资料。所以图片中的三个文物是第一手资料。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资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的信息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瓷器制造地点分别是官窑、汝窑、和哥窑;瓷器造型优美直观,线条流畅;瓷窑数量具体,如:“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等。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资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从以上图文介绍中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故答案为:(1)A。
(2)信息点一:瓷器制造地点;信息点二:瓷器造型;信息点三:瓷窑数量。
(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宋代针铺商标 图2清明上河图 图3交子 图4南宋海船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中外文化交流 D.大都闻名世界
(2)材料一中,图3“交子”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哪个地区?
(3)材料一中,图4“南宋海船”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A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南宋造船业发达,南宋海外贸易发达。
(4)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有效管理等。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1宋代针铺商标讲述宋朝手工业的繁荣;图2清明上河图讲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图3交子讲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图4南宋海船讲述的是宋朝海外贸易的发达。由此分析,研究主题应该是宋代商业繁荣。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本题考查交子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的发达。根据材料可知,南宋的商船,船体大,载重多,可见宋代南宋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中国的海川,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装有指南针,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最重要的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的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河非洲东海岸。
(4)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可见答案在材料中,阅读材料找到关键信息,依据材料二中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市舶之利最厚”,可得原因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朝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1)A。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南宋造船业发达,南宋海外贸易发达。
(4)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有效管理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及海外贸易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1 / 1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2017·东胜模拟)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南方手工业进步
C.宋代南方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江西景德镇 B.福建泉州 C.河北曲阳 D.河南开封
4.“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B.苏州、湖州发展成为主要的稻米产区
C.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D.城市中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和昼夜的界限
5.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
A.中书省 B.南书房 C.广州十三行 D.市舶司
6.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在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上述材料表明(  )
A.外国商人是文明的主要传播者 B.广州、泉州是世界大商港
C.宋朝对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 D.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7.宋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许多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蕃市 B.蕃学 C.市舶司 D.蕃坊
8.下列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
A.农业 B.手工业 C.文化 D.商业
二、非选择题
9.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图一官窑瓷器 图二汝窑瓷器 图三哥窑瓷器
(1)图片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2)从材料和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点?
(3)根据以上图文介绍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宋代针铺商标 图2清明上河图 图3交子 图4南宋海船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中外文化交流 D.大都闻名世界
(2)材料一中,图3“交子”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哪个地区?
(3)材料一中,图4“南宋海船”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C项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史实,首先分析题意,“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是说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东南供给,这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根据所学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ABC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史实。
3.【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南宋时期,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的制瓷中心,被称为“瓷都”。
A项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宋朝的经济发展。
4.【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宋朝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中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项城市中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和昼夜的界限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有关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D项市舶司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结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信息,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在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题干材料主要说明宋朝政府对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
C项宋朝对外国商人实行优惠政策是题干材料主要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相当兴盛。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
C项市舶司是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宋代货郎图”、“北宋交子铜版拓片”、“南宋纸币铜版拓片”都属于商业领域,它们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D项商业是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及学生的归纳能力。
9.【答案】(1)A
(2)信息点一:瓷器制造地点;信息点二:瓷器造型;信息点三:瓷窑数量。
(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第一手资料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第一手资料就是持资料的人是最先接触该资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 第一手资料有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后人的说法是第二手资料。所以图片中的三个文物是第一手资料。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资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的信息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瓷器制造地点分别是官窑、汝窑、和哥窑;瓷器造型优美直观,线条流畅;瓷窑数量具体,如:“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等。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资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从以上图文介绍中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故答案为:(1)A。
(2)信息点一:瓷器制造地点;信息点二:瓷器造型;信息点三:瓷窑数量。
(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1)A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南宋造船业发达,南宋海外贸易发达。
(4)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有效管理等。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1宋代针铺商标讲述宋朝手工业的繁荣;图2清明上河图讲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图3交子讲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图4南宋海船讲述的是宋朝海外贸易的发达。由此分析,研究主题应该是宋代商业繁荣。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本题考查交子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的发达。根据材料可知,南宋的商船,船体大,载重多,可见宋代南宋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中国的海川,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装有指南针,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最重要的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的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河非洲东海岸。
(4)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可见答案在材料中,阅读材料找到关键信息,依据材料二中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市舶之利最厚”,可得原因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朝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1)A。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南宋造船业发达,南宋海外贸易发达。
(4)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有效管理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及海外贸易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