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7 07: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文言文阅读之九省联考挖空训练
目录:
1、九省联考文言文挖空训练及答案详解
2、一则文言文挖空训练(按九省联考题型设置)
3、具有代表性的二则文言文训练(按九省联考题型设置)
材料一:
  凡(  )与敌战(  ),若审(       )知敌人有可胜(  )之理,则宜速进兵捣(      )之,无有不胜。法(  )曰:“见可则进。” 唐李靖为( )  定襄道行军总管①,击破突厥,颉[jié]利可汗走( )保( )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 )归附。(太宗)以( )靖往迎( )之。颉利虽外( )请朝谒( ),而内( )怀( )迟疑( ),靖揣( )知( )其意。时(上)诏( )鸿胪卿唐俭等慰( )谕( )之。靖谓( )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 ),虏必自安( )。若万骑赍( )二十日粮,自 ( )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 )约( )降( ),行人( )在彼,奈何( ) ”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 )破齐也。如( )唐俭辈( )何( )足惜哉!”督( )兵疾进( ),行至阴山,遇其斥候( )千余 ( ),皆俘以( )随军。
凡是
交战
清楚了解,明白
战胜
攻击,攻打
兵法
担任
逃到
保卫,据守
全国
任命
前往迎接
表面
朝拜谒见
内心
怀有
犹豫
揣摩
了解
诏令
古今异义,使者
宣谕
对……说
那里
安定
携带
白道
阴山南北的重要通道
省略介词宾语“之”
订立盟约
接受投降
使者
固定格式,怎么办
……的原因

这类人
怎么
指挥
急速行军

古代的侦察兵
数量短语作定语,后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 )官兵至也。靖前锋( )乘雾( )而行,去( )其牙帐( ;
)七里,虏始( )觉,列兵( )未及( )阵( ),靖纵兵( )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 )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 ),为( )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以献。于是,斥地( )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节选自《百战奇略》)
料想
前锋部队
距离
古代将帅所居营帐
古代部分边境少数民族的首都称呼。此处指可汗的官署所在地方

陈列军队
来得及
摆好阵势
发兵,出兵
擒获
逃跑
被,表被动
开拓疆土
冒着雾气
翻译:凡是同敌人作战时,如果察知敌方确有战胜敌人的把握,就应该迅速出兵,以便攻打敌人,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发现有可能战胜敌人的时机,就迅速发动进攻”。唐代时期,李靖担任定襄道行军总管,击败了突厥人。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逃跑到铁山据守,并派遣使者到唐朝来请罪,请求全国归顺唐朝。李靖前去迎接。颉利可汗表面上是来拜见唐朝,可是却怀有迟疑之心。李靖测度到了他的用意,这时,朝廷派出鸿胪卿唐俭带领一些人去安抚颉利可汗。李靖对副使张公谨说:“朝廷诏令使者到那里去,敌人必然心安理得。如果派出了万名骑兵,携带三天的食物,从白道进兵奇袭,必然能达到目的。’张公谨说:“既然圣上已经如约接受突厥人投降,况且使者已经到达那里,倘若被害怎么办呢 ”李靖说:“大好时机不能错过。韩信因为利用了这点才打败了齐国。像唐俭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便指挥部队迅速前进,走到阴山之前,遇到突厥侦察部队一千多人,李靖将其全数捕俘,并随同唐军一起行进,颉利可汗看到唐代使者十分高兴,根本没有想到唐军会偷偷进攻他。李靖的前锋部队乘着重雾行进,到距离突厥人的营寨仅有七里路远,颉利才察觉到,仓促整顿部队,还没有列好阵势,李靖已指挥部队冲杀过来了。唐军杀死了一万多名敌人,俘虏了十万突厥人,活捉了颉利可汗的儿子叠罗施,斩杀了义成公主,颉利可汗逃跑而去,后来被唐代大通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献给朝廷。于是唐代的疆域开拓到了阴山以北一直沿伸到大沙漠
材料二:
太宗曰:“昔( )唐俭使( )突厥,卿因( )击而败之。人言卿以( )俭为( )死间②,朕至今疑焉。如何 ”靖再拜( )曰:“臣与俭比肩(
)事( )主,料( )俭说( )必不能柔服( ),故臣因( )纵兵( )击之,所以( )去( )大患( )不顾( )小义也。人谓( )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 )。按( )《孙子》,用间( )最为下策,臣尝著论( )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 )败。若束发( )事君,当朝( )正色( ),忠以尽节( ),信( )以竭诚( ),虽有善( )间,安( )可用乎 唐俭小义,陛下何疑 ”太宗曰:“诚( )哉!非仁义( )不能使间,此岂纤人( )所为乎 周公大义灭亲,况( )一使人( )乎 灼( )无疑矣!”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不能脱身而为敌方所杀。

从前
出使
趁机
作为
拜两次
并肩,
并列
侍奉
预料
言辞
使对方安抚顺服
趁机
出兵
……的原因
去除
祸患
顾及
认为
心意,想法
根据
间谍
批注
招致
男子15岁束发成童
当政于朝廷
神色庄重
尽心竭力,保全节操
诚信
竭尽忠诚
好的
怎能
确实
仁义之士
小人
何况
使臣,使者
明白
译文:唐太宗问:“以前唐俭出使突厥,你却乘机袭击,击败了突厥。人们都说你把唐俭当作了死间,我直到今天仍抱有怀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靖拜了再拜说:“我和唐俭一起侍奉陛下,在他出使突厥时,我预料他不能用言辞说服突厥归顺,因此我才乘机出兵袭击突厥。这是为了消除国家的大患顾不得保全个人的小义的原因。人们认为我把唐俭当作了死间,这不是我的本意。按照《孙子》所说:用间是最为下策的。我曾在用间篇末作了论述说:水能载动船,也能把船倾覆。有用间而成功的,也有用间而失败的。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起就侍奉君主,在朝廷中神色庄重,忠心耿耿恪守臣节,信实不欺竭尽忠诚,那么,即使是高明的间谍,又怎么能使用呢 唐俭这样的事,乃是小义,陛下又何必怀疑呢 ”唐太宗说:“的确是如此啊!不是仁义兼备不能使用间谍,这怎么是平庸的小人能做到的 周公能够大义灭亲,何况对于一个使臣呢 现在我明白无疑了。”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督兵A疾B进C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F千余G皆俘H以随军。
【关于试题】2023年初教育部命制的四省联考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这一新题型在2023年新高考试题中得到印证,2024年初教育部命制的九省联考依然保持这一题型,证明其短期延续性。因为处断句只有三,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技法:
(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
(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
  【试题解析】
  督兵A疾B进C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F千余G皆俘H以随军
  断句先要抓住主语和谓语。主语是李靖,表示动作的动词谓语有“督”“行”“遇””俘“ ,动作中间可以断开。“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自然断开。题目难度不大。
【答案】CEG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
【句意】于是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保,文中指守卫、据守,与李密《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保”意思相同。
【解析】“保卒余年”,保,使……保全;保卒余年,使祖母生命得以保全,可以终其余年。
B、行人,文中指使者,与《孔雀东南飞》中“行人驻足听”的“行人”意思不同。
【解析】行人在彼,我们的使者在哪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行李,指外交使节。“行人驻足听”,行人指路过的人。
C、去,文中指距离、相距,与《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相同。
【解析】略。
D、正色,文中指神色庄重,与《庄子·逍遥游》“其正色邪”的“正色”意思不同。
【解析】《庄子·逍遥游》:“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看那天空湛蓝湛蓝的,那是它的本色吗 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的缘故呢 倘若从上往下看,大概也是这种光景吧。”
A
12、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突厥首领颉利在战争中败给了李靖,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希望能率领整个国家归附唐朝,唐王朝派遣唐俭等人为使者,对突厥进行抚慰。
B、李靖认为,使者到达后,突厥人一定以为危机已解除,如果此时能抓住机会出兵袭击,一定可以像当年韩信破齐一样,一举击溃敌军。
C、颉利见到唐俭等人十分高兴,完全没有料到唐军会发动进攻,李靖趁其不备,指挥大军杀到,突厥大败,颉利也在逃跑途中被唐军擒获。
D、世人传言李靖以唐俭作为死间,一举打败了突厥,唐太宗就此向李靖求证,李靖表示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传言不实。
D
【关于试题】
考点:推断文意。这是一道保留题目,旨在考察考生是否读懂文章。将选项与原文比对分析,考生要心细,选择题设计的陷阱往往很隐蔽。D项顷文章内容的判断,涉及的内容较多,错误点设置不是某一句内容的理解。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深入。所以“读懂”才是王道。
【试题解析】
12 、D世人传言李靖以唐俭作为死间,一举打败了突厥,唐太宗就此向李靖求证,李靖表示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传言不实。
  理解材料二内容。李靖回答唐太宗的质疑是判断此项的依据。说白了,就是要“读懂”。世人传言李靖进攻突厥,不顾还在突厥的唐使者唐俭的性命安危,这是李靖把唐俭作为死间,文后注释②“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不能脱身而为敌方所杀”能辅助这一意思的理解。面对传言,唐太宗的质疑李靖,那么李靖是如何解释的呢?
原文—
  李靖拜了两拜,回答说:“我与唐俭同在朝廷并肩事奉主上,料定唐俭的说辞必然不能使突厥顺服、归附,所以我趁机派兵进攻它,这是因为为了铲除国家大患,也顾不得保全与唐俭的私人小义了。(第一层意思:料定唐俭的说辞必然不能使突厥顺服、归附,所以抓住机会进攻突厥,以此“铲大患”“舍小义”。)有人说我把唐俭作为死间,这不是我的本意。按《孙子兵法》所说,用间是最下策。(第二层意思:用间是最下策,不是自己的本意。意思是无奈之举。)
   我曾经在写的文章末尾这样论述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是比喻说法,以此引出下文事物的两面性,用间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有用间而获得成功的,也有用间而招致失败的。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起辅佐君主,在朝堂上神色庄重,公正坦直,忠心耿耿,能尽臣节,信实不欺,竭尽赤诚,这样即使有善于为间的人,又怎能发挥作用呢?(第三层意思:间谍对忠臣没有作用。言之意外,指唐俭此次说服突厥归服可能不起效果。)像唐俭这样的事,乃是小义问题,陛下何必怀疑呢?(第四层意思:唐俭是小义,我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舍小顾大。 )”
  理解了上面李靖的解释内容,这一项就很好判断,“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错误,“虽有善间,安可用乎”是说间谍对忠臣没有作用,“非仁义不能使间”是赞美使用间谍之策的主帅仁义兼备,没有信息称赞唐俭是忠臣,也没有信息表明唐俭适不适合做间谍,而且“用间最为下策”可知,李靖不主张用间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
(2)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试题解析】
(1) 颉利虽外①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②知其意。(4分)
【参考答案】 (1)(4分)颉利虽然表面上请求入朝觐见,而心怀犹豫,李靖揣测到他的心意。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外”(表面上)“揣”(揣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周公大义灭亲,况①一使人乎?灼②无疑矣!(4分)
【参考答案】 (4 分)周公为维护大义除掉犯罪的亲属,何况一个出使的使者呢 我明白无疑了(确然无疑了) 。
评分参考:“况”(况且)“灼”(显明、显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内,实际上;“谒”,拜见、朝拜。)
【关于试题】
从官方提供的评分标准来看,“外”“揣”“况”“灼”,四个得分点除“灼”有些难度外,其他词语意思较简单。句意结合上下文理解也不难。“灼”亦作“焯”,主要意义:
1.烧;烤。如:灼伤。
2.明白透彻。如:真知灼见。
3.光彩鲜明貌。《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灼灼其华”,指花开灿烂如红霞,美丽动人的样子。
            拓展:文言翻译 “四个意识”
1、得分点意识。
  原则上一句话可以设置得分点的地方有很多,所以再简单的地方也不能轻视,再难的地方也不可放过。重点: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翻译要慎下笔,力求精准;省略的地方要补出;特殊句式要对应做出准确的翻译;句子的顺序该调整的要调整,如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如果有通假字,那一定是一个得分点。
2、语境意识。
  语境意识是一种敏感,是一种阅读素养。文言翻译的句子,多有一些难度,但要记住,“字不离句,句不离段”。一个字的意思是得服从于一句话的表达需要的;一句话的意思,又脱离不了一段话的语言环境。字,从一句话的前后文推断;句,从一句话的上下文推断。

3、规范意识。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译完后的一句话,要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范要求,不能是病句。
4、细节意识。
  书写要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词语表达要精准,不能随意。要有修改意识,译完后,想一想,这句话念得通不,合不合语境文意。要有腹稿意识,不要轻易下笔。
14、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3分)
【试题解析】
【审题】扣题目关键词,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找对应区域,分条概括。
【分析原文1】材料一: 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
原因1:战争中机不可失(与作者观点“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捣之,无有不胜”一致)
【分析原文2】材料二:靖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纵兵击之,所以去大患不顾小义也。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按《孙子》,用间最为下策,臣尝著论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败。若束发事君,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虽有善间,安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原因2:认为唐俭无法凭言辞使突厥归附
原因3: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参考答案】
①战争中机不可失;
②认为唐俭无法使突厥归附;
③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评分参考:
答对一点给 1分,答对两点给3分;给满3分为止。
          拓展:文言主观概括题答题技巧
1、审题干,看要求,找到对应区域。
  文言阅读主观题,题目会就探寻事件原因、概括为文(为官为学为人)特点、解读驳论艺术、概括主要情节(事件)、探究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鉴赏语言艺术、分析形象特征(性格、作用等)、提炼作者观点、勾联前人点评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明确题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区域,细读文本内容,然后进行概括。
2、扣文本,细思量,读懂原文是王道。
  文言阅读的主观题,只要懂得文意,回答起来不算难。“读懂”是王道。简单的文言段落还好对付,遇到难一点的阅读障碍时,要注意勾连前后文的情节内容加以推断分析。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从选择题对文意的理解,多方面来找到正确的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
3、细梳理,抓关键,注意条分缕析。
  主观题分值这3分,得分点多为两至三个。作答时要有踩准得分点的意识,用小序号①②③标明。然后依据文段内容,对照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条分缕析,概括出两到三点内容。
4、依原文,得观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文言主观题与文言翻译虽都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但不同的是,文言翻译一定要忠于原文,贴近原文逐安逐句译出;文言主观题在文言翻译的基础上,既要忠于原文但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同是对文意理解,文言主观题考查层次高于文言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引用原文,但不能简单翻译。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 (领,邀请。11.A)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状语后置,“以得失访”,拿国家政事的得与失询问他)。征雅 (平日,向来) 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已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 (慰劳) 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第10题) ”其(指示代词,那) ,迁尚书左丞。
  左右有毁 (诋毁,诽谤)征阿党 (袒护,包庇)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讯(审问、调查、讯问),非是 (代词,这样),彦博奏曰:“征为人臣,须 (应该,应当)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 (责备,责怪。11.B)(12.A)”帝令彦博让 (责备,怪罪)征,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征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 (名词用作状语,在道义上) 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或未可知。(12.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译文】太宗刚继承皇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拿治国施政的得失询问,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刚正不阿,从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魏征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就弹精竭虑为他服务,知道的事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太宗曾经慰劳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诚心诚意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 ”那年,太宗又升任他为尚书左丞。
  大臣中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温彦博向太宗奏道: “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招来这些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说: “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 几天后,魏征入朝上秦太宗说“我听说君臣一心,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只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
  帝瞿 (jù,惊惧。11.C) 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征再(两次)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 ”征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12.B)
  帝宴丹霄楼(省略句,“帝宴于丹霄楼”,太宗在丹霄楼举行宴会),酒中 (酒席间)日:“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 (于是就)不即应,何哉 ”征曰:“臣以 (认)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 (通“第”,只,仅) 即应,须(须臾,片刻) 别陈论,顾 (岂,难道)不得 ”征曰:“昔舜戒群臣,尔 (代词,你、你们)无面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从,退有(通“又”)后言,若 (假如,如果)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是,就是) 后言,非稷所以(用来……的)事尧舜也, (12.D)(14.2)帝大笑
  【译文】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魏征又跪下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 太宗说:“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 ”魏征说: “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样的人,忠臣是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太宗在丹霄楼举行宴会,酒席间说:“每当魏征进谏而我不听从时,我说话他就不立即回应,为什么呢 ”魏征说:“我认为事情不可行,所以进谏,如果不听从就随便答应,害怕就要去施行。”太宗说:“你只管答应一声,随后再另行陈述议论,难道不行吗 ”魏征说:“从前舜告戒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退下又有背后的话。如果当面答应,再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背后的话, ,这不是侍奉尧、舜的做法。 "太宗大笑。
  1、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 (汇聚,聚集。11.D) 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 (动词,记住)其 (指示代词,那些)大(形容词用作名词,重要的方面),舍其细(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微的地方) ;先(形容词用作动词,把……放在前面) 其急(形容词用作名词,紧急的事),后 (形容用作动把…….放在后面)其缓 (形容词用作名词,不要紧的事),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14.①③)彼汲汲 (热衷,急切追求的样子)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 (距离) 何远哉 (怎么能……呢) !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材料二
  译文: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 (等到) 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 (速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谈官, (应当) 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2、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监督) 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 (动词,书写) 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裕八年,刻于石(12.C)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偏邪)呜乎!可不惧哉!
  译文: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 (于是) 在嘉枯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 (这样) 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 “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请用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卿所陈 (A)谏 (B) 前后 (C) 二百余事 (D) 非卿至诚 (E) 奉国 (F)何能 (G)若是
【答案】BDF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可结合语义、语境及断句方法,综合考量,此题较易。
【断句】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参考译文: 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诚心诚意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 ”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解的一项是(3分( )
A、“引”有“领,邀请”之意,和《苏武传》中的“虞常果引张胜”中的“引”意义不同。
B、“责”有“责备、责怪”之意,《促织》中的“因责常供”中的“责”意义相同。C、“瞿”是像鹰隼一样睁大眼睛惊视之意,文中是惊惧,大惊失色的意思。
D、“萃”有“汇聚,聚集”之意,与成语“出类拔萃”中的“萃”意义不同
【解析】
B、“‘责’意义相同”错,“因责常供”意思为“要求”,如“求全责备”
D、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高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指超出于那一类,超出那一群。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B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温彦博认为作为臣子应该注意行迹,远避嫌疑,但魏征认为作为臣子如果只注意个人行迹,那么国家的兴衰就很难说了。
(材料一第2自然段第2句 +第5句)
B、魏征认为良臣和忠臣有不同的地方,良臣对君臣皆有益,忠臣对君臣皆有害,他的观点深深打动了太宗,他也因此受赏。
(材料一第2自然段最后3句)
C、魏征不随意逢迎圣上的旨意,意见不同时,更不会当面顺从背后又有所议论,他认为这不是作为一名臣子的本分。
(材料一第3自然段倒数第2句)
D、庆历中钱君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后来司马光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他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
(材料二第2自然段第2句:光恐久而漫灭。嘉枯八年,刻于石,选项语序错了)
D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子翻译成现代语。(8分)
(1)左右有毁征阿党亲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讯,非是。 (5分)
【译文】大臣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亲人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
得分点:“毁”诋毁,诽谤。“阿党”袒护,包庇。按讯:审问、调查、讯问。“是”代词,这样。句意1分。
(2) )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 (3分)
【译文】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得分点:“汲汲”,热衷,急切追求的样子。去: 距离。句意1分
14、结合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作为一名合格的谏官应具备哪些品质(3分)
(1)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名利得失。
(2)勇于面谏,言行一致。
(3)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每条1分,共3分,只抄写原文且找准位置,不概括最高给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第3自然段倒数第2句: “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尧舜也。 (14.②)
材料二第1自然段倒数第2句: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 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14.①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②,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
[注]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唐朝时,国子监是设在京都的最高学府,各学置博士为教授官。国子学是为高级官员子弟而设的。②太学:这里指国子监。太学:这里指国子监。唐朝国子监相当于汉朝的太学,古时对官署的称呼常有沿用前代旧称的习惯。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断句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昔者A孟轲B好C辩D孔道E以明F辙G环天下H卒老于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从前孟轲爱好辩论,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最后在奔走中老去。
“昔者孟轲好辩”是主谓宾结构,“昔者”是状语,“孟轲”是主语,“好”是谓语,“辩”是宾语,应在“辩”后面断开,所以选D;
“孔道以明”是主谓结构,“孔道”是主语,“以明”是谓语,应在“明”后断开,所以选F;
“辙环天下”是主谓宾结构,“辙”是主语,“环”是谓语,“天下”是宾语,应在“下”后面断开,所以选H。
【断句】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故选DFH。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患,担心、忧虑,与《六国论》“诸侯之所大患”中的“患”意义相同。
B、六艺,指六种经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C、逮,及、到,与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中的“逮”意义相同。
D、绝,超越,与魏学洢《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中的“绝”意义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患,担心、忧虑。句意:诸位学生只怕学业不能精进。/诸侯的最大忧患。
B、正确。
C、正确。逮,及、到。句意:往下一直到《庄子》《离骚》。/到了晋朝建立。
D、“意义相同”错。超越/很。句意:远远超越常人。/佛印很像弥勒佛。
故选D。
D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当今圣上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之人,哪怕只具备一个优点、有一点才艺都会被录用。
B、韩愈告诫弟子,不仅学业要精进,德行有所成就,还要关注有关部门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公平公正。
C、韩愈认为,载入圣人行列的孟轲、荀况都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自己不被重用,更不需要抱怨。
D、文章表面是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实际上以问答形式抒发自己不遇之感,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还要关注有关部门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公平公正”错,原文“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的意思是“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故选B。
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②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不见信于人”中“见……于”,表被动;“跋前踬后”,进退两难;“咎”,指责。
②“虽”,虽然;“济”,补益;“修”,有修养;“显”,突出。
【译】可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一举一动都受到指责。
【译】文章虽然写得出奇却无益于实用,行为虽然有修养却并没有突出于一般人的表现。
14、弟子认为先生在很多方面颇有成就,请分条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纂言者必钩其玄,细大不捐,恒兀兀以穷年”可知,学业方面:博览群书,学习勤奋。
②由“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可知,为文方面:所写文章内容宏大,气势奔放。
③由“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可知,为人方面:少年时懂得学习,敢于实践,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合适得体。
①学业方面:博览群书,学习勤奋。
②为文方面:所写文章内容宏大,气势奔放。
③为人方面:少年时懂得学习,敢于实践,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合适得体。
【答案】
参考译文: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
话没有说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侍奉先生,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心神沉浸在古代典籍的书香里,仔细地品尝咀嚼其中精华,写起文章来,书卷堆满了家屋。向上效法法虞、夏时代的典章,深远博大得无边无际;周代的诰书和殷代的《盘庚》,多么艰涩拗口难读;《春秋》的语言精练准确,《左传》的文辞铺张夸饰;《易经》变化奇妙而有法则,《诗经》思想端正而辞采华美;往下一直到《庄子》、《离骚》,《史记》记录;扬雄、司马相如的创作,同样巧妙但曲调各异。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是内容宏大而外表气势奔放,波澜壮阔。先生少年时代就开始懂得学习,敢于实践;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都合适得体。先生的做人,可以说是完美的了。
可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进退两难,一举一动都受到指责。刚当上御史就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做了三年博士,职务闲散表现不出治理的成绩。您的命运与仇敌相合,不时遭受失败。冬天气候还算暖和的日子里,您的儿女们哭着喊冷;年成丰收而您的夫人却仍为食粮不足而啼说饥饿。您自己的头顶秃了,牙齿缺了,这样一直到死,有什么好处呢?不知道想想这些,倒反而来教导别人干什么呢?”
国子先生说:“唉,你到前面来!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门臼、门橛、门闩、门柱的,都量材使用,得到适当的安置而建成房屋,这是工匠的技巧啊。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龙芝,车前草、马屁菌,坏鼓的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是医师的高明之处啊。提拔人材,公正贤明,选用人才,态度公正,灵巧的人和拙笨的人都得引进,有的人谦和而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杰出,比较各人的短处,衡量各人长处,按照他们的才能品格分配适当的职务,这是宰相用人之道!从前孟轲爱好辩论,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最后在奔走中老去。荀况恪守正道,发扬光大宏伟的理论,因为逃避谗言到了楚国,被废黜而死在兰陵。这两位大儒,说出话来成为经典,一举一动成为法则,远远超越常人,德行功业足以载入圣人之行列,可是他们在世上的遭遇是怎样呢?
现在你们的先生学习虽然勤劳却不能顺于道统,言论虽然不少却不切合要旨,文章虽然写得出奇却无益于实用,行为虽然有修养却并没有突出于一般人的表现,尚且每月浪费国家的俸钱,每年消耗仓库里的粮食;儿子不懂得耕地,妻子不懂得织布;出门乘着车马,后面跟着仆人,安安稳稳地坐着吃饭。局局促促地按常规行事,眼光狭窄地在旧书里盗窃陈言,东抄西袭。然而圣明的君主不加处罚,也没有为宰相大臣所斥逐,难道不幸运么?有所举动就遭到毁谤,名誉也跟着大了起来。被放置在闲散的位置上,实在是恰如其份的。至于度量财物的有无,计较品级的高低,忘记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么相称,指摘官长上司的缺点,这就等于所说的责问工匠的为什么不用小木桩做柱子,批评医师的用菖蒲延年益寿,却想引进他的猪苓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小题。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①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入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有删减)
【注】①要于时:与时代相合。要,合。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合适位置断句,每对一处给1分。(3分).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A亏矣B而曰此C先王之法也D而法E之F以G此H为I治
BDF
【解析】
矣,句末语气词,断开。
也,句末语气词,断开。
而法之,语法结构上要求断开。
【断句】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
【大意】
他们的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
11、下列对文章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胡,在文中是“为什么”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 ”中的“胡”意义和用法相同。
B、择,通“释”,舍弃、放弃的意思,与《谏逐客书》“河海不择细流”中的“择”意义相同。
C、表,动词,做标记的意思,与下文“循表而夜涉”中的“表”意义和用法不同。
D、而,假设关系连词,可译作假如、如果,与《〈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D
D、军惊而坏都舍,而,与“如”相当,如同。人而不仁,而,表假设的连词,如果。
【解析】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指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并非先王之法不贤,而是由于产生它的时势变化了,因此,法度也应随之变化。
B、“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包括制定国家的法令制度,都需要从当默认前的实际出发,不能泥古。
C、文章以“刻舟求剑”为喻,形象生动地从反面论证了文章观点,假如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D、以“引婴投江”的寓言故事,正面论证说明不能由于先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讽了那些泥古者的稚嫩荒唐。
D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4分)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墨子·兼爱》)(4分)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简要指出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一观点。(3分)
译文: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立刻、马上)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楚人有涉江者,正常语序翻译,1 分;遽,1 分;契,1 分;句意,1 分。)
译文: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当作事业的人,怎么能够不禁止恶鼓励爱呢?(以为,1 分;恶(wù),1 分;劝,1 分;句意,1 分。)
①中心论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1 分)
②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任意两点,2 分)
【参考译文】
君主为什么不效法先王的法令 不是因为先王的法令不好,是因为无法效法它。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切合时代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自己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看不到的。所以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肉的味道。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像这样。他们的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悖谬就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变化,时代发展,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根据病症的变化,用药也要变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依照法度去行动,变法的人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不敢议论法令的,是老百姓;死守成法的,是官吏;能顺应时势变法的,是贤能的君主。所以天下有七十一圣,他们的法令都不一样。不是故意不相同,而是时势不同的缘故。所以说,好剑要的是锋利,不必是莫邪的名称;好马要的是能行千里,而不是骥骜的名称。
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立刻、马上)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开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国家也和这样一样。时代已经改变了,法令却不变。用这样的法令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困难吗!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有人正拉着一个婴儿,想要把婴儿投到江里去,婴儿大声啼哭。旁人问他这么做的原因。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擅长游泳。”即使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他的孩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一定会出错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①,侯生曰:“公子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②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节选自明代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有删改)
【注】①侯生,即侯嬴,战国时期魏国人。家贫,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②如姬,魏王妃子,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三年欲求报其父仇都没有实现,最终信陵君使客斩其仇头,实现了她的夙愿。
10、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魏王恐A使人B止C晋鄙D留军E壁F邺G持两端H以观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魏王恐惧,派人制止晋鄙,使军队留在邺城筑垒,持两端观望双方(的形势)。
① “魏王恐”,主谓结构,句意完整,A处断开;
② “使人止晋鄙”,兼语结构,“人”作前面的宾语,后面的主语,在宾语“晋鄙”后D处断开;
③“留军壁邺”,状语后置句,状语“壁邺”后G处断开。
故ADG三处需要断句。
【断句】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持两端以观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车盖,与“倾盖如故”的“盖”、《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中的“盖”不同。
B、 约,置办,与“博观约取”和《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中的“约”意思不同。
C、 矫,假托,“矫魏王令”,意思是假托魏王命令,类似用法还有“矫诏”“矫旨”“矫制”。
D、 乘,趁着,与《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氓》“乘彼垝垣”中的“乘”意思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车盖。/车盖。/遮盖。句意: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往魏国。/初次相交的人,两盖交接,使车盖倾斜,像老友一样亲切交谈。/各种树枝枝枝相覆盖。
B、正确。置办。/简约。/简约。句意:准备车骑百余辆。/ 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隐晦。
C、正确。句意:(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假托皇帝诏书。/假托帝王诏命。/假托君命行事。
D、正确。趁着。/冒着。/登上。句意:何如趁魏王空闲的时候,白天黑夜地劝说他援救赵国。/从京师冒着风雪(出发)。/登上那残破的墙。
故选。
A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如以肉投虎,但“与赵俱死”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 综观两个文本,信陵君能在秦国严正警告的背景下挺身救赵,归根结底是平原君“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 文本二开篇“未足以”三字,用得颇具匠心,它说明作者对信陵君救赵既不是全面肯定,也并非全面否定,而是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D. 文本二对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为进行指责,并给他提出了具体建议,认为他应该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平原君‘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错,原文有“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可知信陵君是为了姻亲挺身救赵,而不是因为激将法。
故选
B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
(2)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纵”,即使;“独”,难道。
(2)“纾”,解除;“分”,分散;“奚”,为什么。
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
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来分散六国的灾祸,为什么不可以呢?
14. 文本二诛“信陵君之心”,认为信陵君“知有婚姻”,却忽略了其他,请细读文本二并简要分析信陵君忽略了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可知,忽略了魏王,信陵君只知道有姻亲关系而不知有魏王。
结合“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可知,忽略了赵王和赵国,在信陵君心中,赵王与赵国的重要性还抵不上一个平原君。
结合“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可知,忽略了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的真正用途,信陵君只用军队来供一个姻亲使用。
①忽略了魏王,信陵君只知道有姻亲关系而不知有魏王。
②忽略了赵王和赵国,在信陵君心中,赵王与赵国的重要性还抵不上一个平原君。
③忽略了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的真正用途,信陵君只用军队来供一个姻亲使用。
参考译文: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进兵包围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援救赵国。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朝夕之间将可攻下,诸侯(有)敢于援救(赵国)的,(待我)攻占赵国之后,一定调动军队先去攻打他。”魏王恐惧,派人制止晋鄙,使军队留在邺城筑垒,持两端观望双方(的形势)。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往魏国,(平原君)责备魏公子说:“赵胜(我)自愿地攀附(公子)并结为婚姻的原因,是(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节义,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现在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归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 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多次请求魏王(出兵)。魏王怕秦国,终于没有听公子(的劝谏)。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说服魏王,于是约请宾客,准备车骑百余辆,想带着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信陵君)路过夷门,见到侯生,侯生说:“公子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侯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每天)出入魏王的卧室,以她的条件能将这东西偷出来。”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于是得到精选的士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兵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
文本二:
评论历史的人把窃取魏王的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从这一点上谴责信陵君,理由还不够充分。援救赵国,也就是援救魏国,援救一个国家,也就是援救六个国家。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来分散六国的灾祸,为什么不可以呢?
既然这样那么信陵君真的无罪吗?我说:“也不是这样。”我所指责的,是信陵君的内心。
信陵君,不过是一名公子而已。魏国还有国王啊。赵国不向魏王求救,却反复地向信陵君请求救援,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平原君用婚姻关系刺激信陵君,而信陵君内心也因为婚姻关系,想尽快救援赵国。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婚姻关系,不知道有魏王啊。信陵君的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啊,也不是为了六国啊,只是为了赵国啊。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不过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如灾祸不发生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信陵君也不会去救援。又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被灭亡,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救援。这样看来,赵王与赵国的重要,还抵不上一个公子平原君。而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只用来供信陵君一个姻亲使用。
我认为,信陵君如果为自己考虑,何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假如魏王不同意,就以自己想与秦军作战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了;侯生给信陵君出谋窃取兵符,何如面见魏王,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以他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吧;如姬如有意要报答信陵君,何如趁魏王空闲的时候,白天黑夜地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用自己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悔悟了。这样做,信陵君既不有负于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与如姬二人既不有负于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想办法呢?信陵君心目中只知道与他有着婚姻关系的赵国,而不知道有魏王。这么一来,那么魏国只有一个孤立的魏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