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雨霖铃[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2-04 0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雨霖铃雨霖铃宋·柳永制作者:丘林坚
学 号:2001101271首页雨霖铃作者简介课文朗读字词解释佳句赏析文章分析作者简介 柳永 (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晚年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有《乐章集》问世。
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他精通音律,又吸取了民间新声的优点,写的词 不仅音律和谐,美妙动听,而且创制了大量乐调繁复的慢词,大大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在词的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
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足见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
这首词写他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课文朗读字词解释①骤雨:阵雨。② 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③ 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④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⑤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⑥ 去去:重复言之,表示 行程之远。⑦ 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⑧ 经年:一年又一年。
⑨ 风情:男女恋情。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原为西南风
长逝人君还—— 曹植佳句赏析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 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李清照文章分析* 解题:雨霖铃——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无绪 泪眼相看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环境悲凉离别难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思念苦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伤离别 甚于常情愁意浓浓结束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