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7 22:17:56

文档简介

渭南市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
生 物 试 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号、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
3. 选择题用2B 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指定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
2. 对如图所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某些细胞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并放大能观察清楚 c 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的图像,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目镜为 10×、物镜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视野被相连的 64个细胞充满,当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4个
3.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物第1页 共8页
A.脂肪可用苏丹 Ⅲ染液鉴定,若含脂肪,在高倍镜下能看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野果中含有麦芽糖
C.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可用斐林试剂的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的 B 液使用
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就能看到溶液变蓝
4. 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含有2个二硫键。下图表示烫发的原理。下列有关角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的肽键没有断裂,仅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
B.角蛋白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由氨基酸合成肽链并盘曲折叠形成角蛋白的过程中,丢失的 H仅来自氨基和羧基
D.角蛋白与多糖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5. 如图甲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若甲中的 m 是 T,则甲一定是乙的组成单位
B. 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
C. 人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甲的种类是 8种
D. 小麦遗传物质中含4种m、2 种a
6.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由单层膜构成
B. ②能被碱性性染料染色,它与染色体属于不同物质
C. ③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③密切相关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④较多,大分子物质通过④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
生物第2页 共8页
7.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子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 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膜塑形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B. 人体细胞中只有细胞膜、高尔基体可形成囊泡
C.“分子垃圾袋”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D.“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
8. 将黑藻依次放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中,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下列有关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吸水纸的作用是吸去多余的蔗糖或清水 B. 细胞中液泡颜色变化:浅→深→浅
C. 细胞吸水能力变化:大→小→大 D. 细胞中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大→小→大
9.下图甲表示细胞中 ATP 反应链, 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 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 B 含有2 个特殊化学键,C 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神经细胞吸收K 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 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 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后再在不同温度下保温
D. 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 n时酶活性低,但温度为m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10.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 利用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和 FeCl 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 分别为5、7、9的缓冲液研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11. 生物学研究离不开模型的建构。下列关于生物学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B.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示意图是数学模型
C. 动植物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是物理模型 D. 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是物理模型
生物第3页 共 8页
12.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滤液,如图对其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纸层析法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B.由外向内的第一圈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C. 由外向内第一、二圈中的色素含量较高,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 如实验中未加( , 则导致由外向内的第一、二圈颜色明显变浅
13. 下列关于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图1中,两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是净光合速率为0时的温度
B. 图2中, DE 段和 FG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C. 图3 中 A、B 两点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D. 若呼吸作用的原料全部为葡萄糖,则图1 中 20℃时 10h 需消耗葡萄糖15mg
14.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及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B.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 诱导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表现细胞的全能性
1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恩格尔曼实验用观察气泡多少确定了水绵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B. 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重铬酸钾酸性条件下检测培养液中产生的 CO
D. 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且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的0分。)
16.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统一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第4页 共 8页
A.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才能实现
B. 线粒体内膜折叠后为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C. 分泌蛋白分泌过程说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D. 去核后细胞的生命活动会逐渐停止表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17.水是生命之源,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中,水可以参与许多化学反应,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中也可能有水的产生
B. 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C. 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则抵抗寒冷能力越强,不易受冻害
D. 水是良好的溶剂,细胞中的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如某些无机盐和某些糖类
18. 丁桂儿脐贴可利用透皮给药法(肚脐处皮肤贴敷 12 小时) 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香酚进入细胞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B. 胃壁细胞向胃腔排出 H 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
C. 胃蛋白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胃液
D. 此法具有减少给药频率、避免儿童服药困难等优点
19. 如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产生( 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将受到抑制
C. ①③④与①②过程相比,释放的能量较多
D. 过程④产生的 ATP 最多,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
20.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 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均相同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2023 年10月以来,渭南市进入支原体肺炎高发期。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
生物第5页 共8页
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肺炎相似,但用药不相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诊幼儿患者所患肺炎种类,医护人员取患儿痰液进行分离,可在 显微镜下观察致病微生物细胞结构。为进一步了解支原体,研究人员用培养基培养分离得到的支原体,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由一个支原体繁殖形成“荷包蛋”状的菌落(大量同种支原体),菌落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 。
(2)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 分子,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 种化合物。该种遗传物质分子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此区域称为 。
(3)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常因黏液栓堵住支气管,造成影像学上的“白肺”,这与新冠病毒导致的双肺弥散性病变产生的“白肺”是两个概念。导致这两种“白肺”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4)经化验,患儿确诊患支原体肺炎,若你是医护工作者,根据下表提供的抗菌药物以及抗菌机制,治疗支原体肺炎最不宜选择的药物是 ,原因是 。
抗菌药物 抗菌机制
阿奇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病原体的 DNA的复制
青霉素 抑制病原体细胞壁形成
利福平 抑制病原体的部分 RNA 的合成
(5)虽然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形态上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统 性主要表现在 (答两点即可)。
22. 下图甲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丙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情况。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 。如果将图甲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 (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生物第6页 共8页
(2)要分离得到图乙中的各种细胞器常采用 法。其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 (用汉字表示)。与鸵鸟相比,大雁胸肌细胞中数量较多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具双层膜的结构有 个,细胞中这些具膜的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系统。
(3)除丙图所示方式外细胞间还可以通过 , (写出两点)途径实现信息交流的功能。
23.下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图乙是细胞相关生命历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 AB段发生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同时细胞有适度生长,物质运输的效率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乙中①细胞所处的时期可用图甲中的 段表示。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该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 分子数之比为 。
(3) 图乙中D过程是 ,该过程使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其 根本原因是 。
(4) 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解离的目的是 ,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是①解离→② →③染色→④制片。
24.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 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 X 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 (填“偏高” “偏低”或“相同”), 原因是 。
生物第7页 共8页
(3) 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4) 该实验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短时间内,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
(5) 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 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 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25.资料:在探索酶本质的过程中,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酿酒中的糖类发酵是整个酵母细胞而非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而化学家李比希则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实验室中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酵母细胞培养液、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葡萄糖等。
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表格填写:
探究题目: 探究酿酒中引起糖类发酵的原因
酿酒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反应式回答)
提出问题 酿酒中的发酵是由_______引起的,还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方法步骤 1、取 2 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 1, 2。 2、向 1号试管加入2mL酵母细胞液, 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3、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__,摇匀并在无氧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
预期结果与结论 1、如果两支试管都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____ 2、如果只有1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说明:______ 3、如果只有2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说明:______
生物第8页 共8页渭南市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联考
生 物 试 卷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DACD 6——10 DBDDC 11——15 DBCD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 ABD 17.AD 18.ACD 19.BCD 20.C
三、非选择题
21. (本小题共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 电子 种群
(2) DNA 6 拟核
(3) 有无细胞结构
(4) 青霉素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5)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 DNA(2 分)
22. (本小题共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 都需要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2) 差速离心法 核糖体、中心体(2分) ⑤ 2 生物膜
(3) 细胞膜接触 细胞间形成通道
23. (本小题共 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 DNA 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降低 着丝粒分裂
(2) BC 后 1:0:1
(3)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分)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漂洗
24. (本小题共 9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0.8
(2) 偏低 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氧气 (2分)
(3) 暗
(4) 增加 减少
(5) 在上述条件下,光照已经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而温度才是限制光
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QQABDQAAggiAAgBAAAhCUwGoCkAQkAEAAAoOQBAIoAIAiBNABAA=}#}
25. (本小题共 14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2分)
(2)整个酵母活细胞 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的某些物质
(3)酿酒中的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或:酿酒中的发酵是整个
酵母细胞引起的)
(4)酵母细胞培养液,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 (2分)
(5)糖类是否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分)
(6)2mL 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 葡萄糖
(7)(答案叙述合理即可得分)
1、说明: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
挥作用
2、说明:发酵是由酵母细胞引起的
3、说明:发酵是由酵母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某些物质引起的
{#{QQABDQAAggiAAgBAAAhCUwGoCkAQkAEAAAoOQBAIoAIAi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