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14: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
B.做好出入境检査,严防生物入侵
C.为方便、卫生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D.尽最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含有较多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臭氧
3.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其本国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而他们的公司却在中国大量推销、制造含磷洗涤剂,这给我们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A.土地沙化 B.水质恶化 C.空气污染 D.垃圾增多
4.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下列人类的活动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减少农药的使用 B.拉圾分类处理
C.乱砍滥伐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5.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  )
A.填海法 B.焚烧法 C.掩埋法 D.堆放法
6.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①绿化造林 ②围湖造田 ③滥捕野生动物 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 ⑥提倡少用一次性木筷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①④⑥ D.①⑤⑥
7.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提倡低碳出行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8.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9.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D.以上三项都对
10.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经常使用塑料袋盛装物品 B.节水节能,光盘不浪费
C.参与植树、垃圾分类宣传 D.低碳出行,乘坐公交车
11.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2019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的是(  )
①推行共享单车,电子支付
②及时焚烧生活、生产垃圾
③节约用水、及时关灯
④有计划地开采矿产资源
⑤大力开发楼盘,促进城区扩容
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A.①③⑥ B.②⑤⑦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⑦
12.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①植树种花,搞好绿化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就地焚烧植物黏杆和垃圾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⑤向河流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A.只有①④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
13.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恶化,酸雨就是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标志。下列关于酸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可形成酸雨
B.pH小于6.5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C.酸雨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农作物的生长
D.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雕塑
14.内蒙古大草原曾经富饶而又美丽,而如今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自然灾害 C.乱砍滥伐 D.环境的污染
15.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发生扬尘沙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B.大气污染的结果
C.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 D.生活垃圾污染的结果
1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图中,“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  )
A. B.
C. D.
17.如图示: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
A.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
B.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
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18.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污水任意排放 B.焚烧垃圾
C.植树造林 D.增加煤炭的使用
19.济宁的大运河数百年来滋养着两岸的人们, 下列做法中,会对济宁的大运河造成生态破坏的是
A.禁止向江中倒入生活垃圾
B.鼓励在江中放养水葫芦等外来物种
C.鼓励在两岸植树造林,建成绿色带状公园
D.禁止向江中排放工业废水
20.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量砍伐树木 D.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二、实验探究题
21.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
(1)材料准备:小麦种子、食醋、清水、烧杯、培养皿、滴管、吸水纸、pH试纸
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不利的影响。
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配制“模拟酸雨”:将   与淸水混合,用pH试纸测量溶液浓度,直至配制出pH小于   的“模拟酸雨”。
②将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两组,在A、B培养皿底部各垫三层吸水纸,向两组培养皿中各放入30粒生命力相似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加少量   ,向B培养皿中加等量淸水。把两组培养皿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记录。
(3)该实验的变量是   ,其中   组作为对照组。
(4)预测实验结果:   组小麦种子不萌发。
(5)若是A,B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则可能的原因是: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_____)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
D.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三、综合题
22.你参加过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低碳,意指较低(更 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上 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释放出   。
(2)1 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 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 60—400 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所以,各地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生活环境,我国还将每年的   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4)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应该做哪些事情?(至少写出两条)。
23.综合应用
2018年在法国上映的电影《呼吸》是首部以“雾霾”为主题的科幻灾难片,影片讲迷了一个“雾霾巴黎”的故事……现在,雾霾已经成为彩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首都北京,2018年空气污染指数峰值达到370多,雾霾天气十分严重。
空气中的颗粒物一般分为PM2.5和PM10两类。PM10可以由呼吸道处理而排出,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PM2.5,它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后分布到全身,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1)请根据所学知识,论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要好的理由。   。
(2)理论联系实际,说说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应对雾霾天气?(至少写出两点)。
24.近年来,“全球变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地球的温度就像一辆失控狂飙的汽车,如果不设法让它降下来,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是怎样的呢?分析上图,得出你的观点:    。
(2)人们或许会问:这些碳来自何方?如果以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为对象来考量碳循环。……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   圈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伴随着动植物的死亡,体内的碳一部分被   (填某类生物)分解,返回大气圈,……以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碳的总量   。
(3)不论科学研究最终会得出什么结论,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   。
(4)为了响应“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   。
25.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张家界市环境宣传活动主题为“守护青山碧水,践行绿色生活”.
(1)下列与“守护青山碧水,践行绿色生活”相符合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③向河流湖泊大量排入生活污水
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 ⑥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
(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天然氧吧”,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实现的,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越来越多户外活动爱好者的热选路线,为了保护环境,请你为他们的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条即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
做好出入境检査,严防生物入侵,利于环境保护,B正确;
我们要不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纸杯,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C错误;
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绿色出行,有利于环保,D正确。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2.【答案】B
【解析】【解答】酸雨的成因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炭而形成的,此外还应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较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酸雨的成因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炭而形成的,此外还应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3.【答案】B
【解析】【解答】A、与绿色植物被破坏严重有关,不符合题意;
B、磷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越来越频繁的水华和赤潮现象,造成水质恶化,符合题意;
C、空气污染与我们的工业发达,排放的气体污染环境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主要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导致的垃圾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磷在水中,会使河水富营养化,导致水草过度生长,从而河水缺氧,导致其他鱼类、水生植物死亡,从而水质恶化,污染环境.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对城市垃圾改露天放置改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决不可使用填海法、焚烧法、堆放法污染环境.
故选:C.
【分析】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而不是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6.【答案】C
【解析】【解答】①绿化造林、⑥提倡少用一次性木筷: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绿化造林、提倡少用一次性木筷有利于保护生物圈,①⑥正确;②围湖造田会造成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样性受损等,不利于保护生物圈,②错误;③滥捕野生动物会使动物的数量和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保护生物圈,③错误;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够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圈,④正确;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不利于保护生物圈,⑤错误,故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人类活动是①④⑥。
故答案为:C。
【分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兴建城市、发展工业等)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也对人类自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有义务保护生物圈。
7.【答案】D
【解析】【解答】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所以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轻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对生物的危害,可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污染性的气体,破坏大气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9.【答案】D
【解析】【解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减少废水、废气排放;使用纸质包装袋、使用无磷洗衣粉等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0.【答案】A
【解析】【解答】A、用塑料包装袋购物,会造成“白色污染”, 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BCD、 节水节能,光盘不浪费、参与植树、垃圾分类宣传、低碳出行,乘坐公交车,都是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1.【答案】B
【解析】【解答】①推行共享单车、电子支付,不消耗能源物资,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活动主题;
②及时焚烧生活、生产垃圾,加大有害气体的排放,会污染空气,不符合活动主题;
③节约用水、及时关灯,减少能源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活动主题;
④有计划地开采矿产资源,可以很好的保护环境,符合活动主题;
⑤大力开发楼盘,促进城区扩容,破坏环境,不符合活动主题;
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能防止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活动主题;
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浪费资源,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活动主题。
故答案为: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2.【答案】A
【解析】【解答】A、植树种花,可以净化空气;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A符合题意;
BC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就地焚烧植物黏杆和垃圾,会造成大气污染,向河流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会造成水域污染,这些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废气、废水、废弃有害垃圾,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2、要防止环境污染,可从二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源头上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大面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利用植物的的光合作用、分泌物杀菌作用及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作用来净化化空气。
13.【答案】B
【解析】【解答】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在空气中会进一步氧化,并最终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B.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被称为酸雨,符合题意。
C.酸雨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农作物的生长,不符合题意。
D.酸雨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腐蚀建筑物和雕塑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酸雨是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
14.【答案】A
【解析】【解答】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内蒙古大草原曾经富饶而又美丽,而如今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是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过度放牧,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5.【答案】C
【解析】【解答】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6.【答案】A
【解析】【解答】A. 为可回收垃圾,A符合题意。
B. 为厨余垃圾,B不符合题意。
C. 为有害垃圾,C不符合题意。
D. 为其他垃圾,D不合题意。
【分析】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采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如1、步行、骑自行车或做公共交通工具 2、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处理 3、节约粮食和水资源。
17.【答案】D
【解析】【解答】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实验结果: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该实验证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故选:D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8.【答案】C
【解析】【解答】A、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影响水中生物,并且会产生大量垃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A不符合题意;
B、垃圾焚烧,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其中会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C符合题意;
D、增加煤炭的使用,会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容易造成温室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19.【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水域环境的保护,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A:禁止向江中倒入生活垃圾,可防止污染江水,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B.在江中放养水葫芦等外来物种,由于外来物种在当地没有天敌,可能造成外来物种泛滥,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故符合题意;
C.在两岸植树造林,不仅防风固沙,加固堤坝,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D.禁止向江中排放工业废水,可避免使水体受到污染,利于生态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解答】A、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样既保护了天然林资源,也保护了生活在其中的动物的栖息地,保护了动物的多样性,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不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不合题意。
C、大量砍伐树木,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不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符合题意。
D、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是为了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恢复和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多样性,有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21.【答案】(1)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食醋;5.6;配制“模拟酸雨”
(3)有无酸性物质;B
(4)A
(5)D
【解析】【解答】(1)此题主要是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而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配制“模拟酸雨”:食醋与清水混合,用pH试纸测量溶液浓度,直至配制出pH小于5.6的“模拟酸雨”;
②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导为A、B两组,在A、B培养皿底部各垫三层吸水纸,向两组培养皿中各放入30粒生命力相似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加少量“模拟酸雨”,向B培养皿中加等量清水。把两组培养皿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记录。(3)A培养皿喷洒的是“模拟酸雨”,B培养皿喷洒的是清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酸性物质,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即B组作为对照。(4)预测实验结果:A组小麦种子不萌发,B组小麦种子能正常萌发。(5)根据酸雨形成过程可知: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污水排放主要污染水源如江河湖泊,对大气影响较少。故D符合题意。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2.【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
(2)光合;碳-氧
(3)3月12日
(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
【解析】【解答】(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含碳化合物,它们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除了能维持碳-氧平衡外,还能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所以各地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生活环境,我国还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2)光合、碳-氧;(3)3月12日;(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等基础知识,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绿色植被,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尽可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响应“低碳”生活。
23.【答案】(1)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
(2)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②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③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④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⑤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生活中如果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少出门,必须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
【解析】【解答】解:(1)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2)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②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③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④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⑤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生活中如果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少出门,必须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24.【答案】(1)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
(2)生物;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变(保持稳定)
(3)植物类食物
(4)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所造成的,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分析上图,可以看出: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
(2)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生物圈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将一部分碳释放到大气圈中,动植物死后形成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大气中,从整个地球来看,碳的总量基本保持稳定。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代表着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低碳生活的角度,我们应该多吃植物类食物。
(4)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1)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历史大部分时期,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上升不成正比,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灾难性后果;(2)生物;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变(保持稳定);(3)植物类食物;(4)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25.【答案】(1)C
(2)光合;碳﹣氧
(3)不乱扔垃圾(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有利于环境保护;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有利于环境保护;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这种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
③向河流湖泊大量排入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物的多样性;⑥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C正确.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3)不乱扔垃圾、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大量植树造林都可以改善环境.
故答案为:(1)C;
(2)光合;碳﹣氧;
(3)不乱扔垃圾(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在有很多与绿色相关的环保名词,就是基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提出来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