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生物学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6小题,共40分。第1~12题每题2分,第13~16题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近期,一些地方的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支原体含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肺炎支原体和蓝细菌的遗传物质都为DNA
C. 肺炎支原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D. 可用抑制细胞壁形成的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2. 豆腐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糖类、脂肪。制作豆腐时,在煮熟的豆浆中加入卤水即可使其凝固为豆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豆腐中蛋白质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 豆腐所含的糖类和脂肪都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C. 加卤水后豆浆凝固成豆腐,主要原因是自由水含量降低
D. 煮熟后,豆浆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3.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B. 若土壤中镁元素含量较低,萌发后的小麦幼苗叶片可能发黄
C. 小麦种子从土壤中吸收的P可用于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
D. 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细胞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4. 冬季来临时,随着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温降低,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 气温过低,植物细胞内相关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减慢
C. 气温过低,植物首先出现冻伤的是成熟和衰老部位
D. 入冬前适当减少水分供应,可以防止植物发生冻害
5. 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可用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和核糖体
B.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 叶绿体分布会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D. 适当提高温度,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可能会加快
6. 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染色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含脱氧核糖核酸
B. ②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③为单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 蛋白质、RNA和ATP可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
7. 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C. 囊泡和高尔基体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 由磷脂分子构成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
8. 胱氨酸尿症是胱氨酸载体蛋白异常引发的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离子或分子通过
B. 胱氨酸载体蛋白每次转运胱氨酸时自身构象都会发生改变
C. 温度和酸碱度的变化不会影响胱氨酸载体蛋白的运输速率
D. 胱氨酸载体蛋白不能运输抗体和胰岛素这样的生物大分子
9. 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先向待测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混匀后再加入等量乙液
B. 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先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C.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将植物细胞依次置于清水和蔗糖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
D. 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无氧组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10. 在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存在着各种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细胞,这是因为( )
A. 某些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B. 不同细胞的核DNA不同
C. 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D.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11. 图甲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模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
B. 图甲的下一时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图乙中b→a是由于细胞板出现导致的
D. 图甲对应图乙中的a时期
12. 细胞凋亡是人体内正常的生理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 脑缺血导致局部脑神经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C.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 细胞凋亡对人体完成正常发育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13. 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一般人的骨骼肌细胞中仅含有维持1s左右剧烈收缩时所需的ATP。骨骼肌细胞中储存有充足的磷酸肌酸,能将其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并转移给ADP,从而快速生成ATP,能将ATP浓度维持在高水平大约6~8s。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连接而成,其中A代表腺苷
B.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
C. 剧烈运动7s,骨骼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 运动时ATP水解释放磷酸基团与运动蛋白结合,使其空间结构改变
14. 下图是将相同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细胞体积和细胞初始体积的比值变化曲线图(曲线上O点对应的NaCl溶液浓度是细胞涨破时的NaCl溶液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肾小管上皮细胞置于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不变
B. 图中A点对应浓度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点对应浓度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C. 水分子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时的跨膜运输速率高于人工脂双层膜
D. 若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浓度升高,则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量将减少
15. 图甲为植物细胞呼吸作用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乙锥形瓶中放有新鲜马铃薯块茎碎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图甲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 图甲中过程②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中
C. 无氧条件下,图甲X物质转化为CO2的过程中会生成少量ATP
D. 在图乙锥形瓶中放入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红色液滴会左移
16. 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B. 在高光强下,M点右侧CO2吸收速率下降仅与光合酶活性减弱相关
C. 该植物长期处于图中两个CP点对应条件下,不能正常生长
D. 图中M点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O2的固定速率最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60分。
17. 火龙果营养价值较高,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夜间补光可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光质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上,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中的化学能,以驱动暗反应的进行。
(2)由实验结果可知,最佳补光方案为________。
(3)有兴趣小组推测补光时间长短会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为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可选取若干等量的________火龙果叶片,研磨后可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对其进行提取,再利用________法进行分离,比较不同条件下色素的含量。
18. α-淀粉酶和γ-淀粉酶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为确定其中哪种酶更适合用来开展“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①取12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个组3支试管编号1、2、3;
②分别往每组的1、2、3号试管中加入对应温度下的不同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碘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③实验重复多次,结果相同。
请根据以上操作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反应温度(℃) 实验结果
1号试管(①______) 2号试管(加入0.5mLα-淀粉酶溶液) 3号试管(加入0.5mLγ-淀粉酶溶液)
A 0 ++++ - +++
B 25 ++++ - +++
C 60 ++++ - -
D 85 ++++ - ++
注:“+”表示溶液显蓝色,其数目多少表示蓝色的深浅;“-”表示溶液不变蓝。
(1)①的处理为_________,起_________作用,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
(2)本实验中的碘液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吗?_________。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填“α-淀粉酶”或“γ-淀粉酶”)更适合用来开展“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19.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小肠上皮细胞可通过不同的转运蛋白(如SGLT1、GLUT2等)吸收葡萄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空腹时,小肠肠腔中葡萄糖浓度较低,小肠上皮细胞以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据图阐述判断依据:①该过程是______浓度梯度进行的;②该过程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的Na+浓度差,而Na+浓度差的维持则依赖于______通过水解ATP将Na+泵出细胞。
(2)进食一段时间后,小肠肠腔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主要通过______(填“SGLT1”或“GLUT2”)来吸收葡萄糖。从转运速率及能量消耗角度分析,该适应性变化意义在于______。
(3)肝脏细胞膜上也有GLUT2,GLUT2受损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在其浓度低于正常值时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 下图为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腺腺泡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______(化学成分)组成,该细胞可分泌胰淀粉酶,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2)科学家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胰淀粉酶的分泌过程,请用图中序号、名称及箭头写出带有3H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______。该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由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提供。
(3)胰腺腺泡细胞会衰老,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两个解释细胞衰老的假说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1. 蚕豆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条,科学家研究外来物种——三裂叶豚草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微核(无着丝粒的游离染色体,如图箭头示)形成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由题可知,微核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实验中用三裂叶豚草水浸提液处理蚕豆根尖,依次经过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步骤制成临时装片。图中所示细胞按照细胞周期正确排序为______(用字母及箭头表示)。
(2)为在显微镜下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3)微核的形成会导致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无法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请结合题意阐述原因______。
东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生物学 简要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6小题,共40分。第1~12题每题2分,第13~16题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类囊体薄膜 ②. ATP和NADPH
(2)红光+蓝光下每天补光6小时
(3) ①. 同一光照强度相同光质不同补光时间 ②. 无水乙醇 ③. 纸层析法
【18题答案】
【答案】18. ①. 加入0.5mL蒸馏水 ②. (空白)对照 ③. 反应温度、酶的种类
19. ①. 不可以 ②. 斐林试剂需要50-65℃水浴加热使用,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或:斐林试剂的使用有温度的限制,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20. ①. γ-淀粉酶 ②. 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各组间差异较大,说明γ-淀粉酶对温度更敏感,更适合用作实验材料;而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各组间差异不明显,说明α-淀粉酶对温度不敏感,不适合作实验材料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主动运输 ②. 逆 ③. Na+-K+-ATP酶
(2) ①. GLUT2 ②. 提高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减少能量(ATP)的消耗
(3)肝脏中的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无法通过GLUT2运出细胞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磷脂和蛋白质 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 ①. ④核糖体→③内质网→⑥高尔基体→⑦细胞膜 ②. 线粒体
(3) ①. 自由基学说 ②. 端粒学说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DNA和蛋白质 ②.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③. C→A→D→B→E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镜观察
(3)由于微核无着丝粒,无法由纺锤丝牵引着移动,导致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