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第1课时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第1课时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7 17: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例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编排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首先,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形式的操作活动,主动探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一年级相比,本课的要求从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由表象到了实质;其次,通过猜一猜、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并不陌生,但只是停留在直观上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表达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结论,探索性思考和辨一辨、猜一猜等活动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并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以依据表象为主的直观辨认水平,逐步向以依据特征为主的初级概念判断水平发展。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结论的过程,使学生认识、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区别和联系,并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获得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经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等。 3.用个人积分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学习难点:长、正方形特征的验证及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
5.学习评价设计
小组评价表及个人评价表(见附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前置思考,初寻特征教师活动1 教师设计前置作业单,通过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初步探究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学生活动1 课前完成前置作业单,结合作业单中的题目自主发现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活动意图说明: 本节课我们采取“翻转课堂”下的“先学后导”的模式,学生通过前置作业单,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自己初步的猜想。后续的探究活动建立在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学能力。环节二: 链接生活,激趣导入教师活动2 1.在教室里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指一指。 2.交流前置作业单中的第二个问题。 收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初步认识,教师梳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猜想。 学生活动2 学生自主寻找,举手发言。 全班交流,学生指着图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猜想。 活动意图说明: 1.通过在教室中寻找图形,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使他们感受到这两种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根据前置性作业自主学习,引发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带着课前思考和疑问进入课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答疑解惑,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动手操作,验证特征教师活动3 1.你想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2.根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完成研究单。(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验证猜想)教师巡视指导。 3.验证猜想 (1)通过对折、测量等方法发现长方形边的特征是对边相等,正方形边的特征是四条边都相等,使用直角三角板上直角的比对法,发现两种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在梳理中发现正方形通过对折也可证明其对边相等,通过测量或对角折进一步其发现四边相等,由此得出它是特殊的长方形。学生活动3 学生举手交流。 小组合作,开展操作活动进行验证,交流完成学习单。 学生交流,小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展示,师生共同总结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带着思考在课上交流汇报,在验证过程中,不断描述,不断尝试,不断感知,在操作和表达中一步步增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调动其再次思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环节四: 且玩且思,体悟特征教师活动4 出示习题(数学大擂台) 1.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教师巡视(发现并交流错误画法,分析错因。) 2.填一填:归纳总结维恩图。 3.百变拼图:小组四人,每人带一副三角板,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3.折纸大比拼: (1)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感受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它就变成了正方形) (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四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埋好伏笔) (3)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新的正方形。学生活动4 第1题独立完成,并分享自己画的又快又好的方法是什么。第3、4题合作完成。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 活动意图说明: 第1题通过在方格子上的画图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各自的特征,在长方形中,画出最大的正方形,使学生再次感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在联系。第2题通过维恩图的梳理,帮助学生寻找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感受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3题。使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用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两个斜三角板可以拼出一个长方形,拼出的两个正方形又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出的两个长方形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或一个长方形。使学生初步感受将一张纸平均分的方法,为今后学习探索分数埋好伏笔。第4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想办法让新的正方形四条边相等,且再产生新的四个直角。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折纸的过程中,促使孩子们开动脑筋,有目标的玩,而不是盲目的玩,在玩中学,在学中悟,感受图形的百变,感受数学的魅力。 环节五: 拓展延伸,故事升华 教师活动5 好书推荐: 在《正方形》这本书里介绍到:“上学时就听父亲说过,自己的身高和伸开胳膊的长度一样,当时就觉得很神奇。原来这是真的!对古埃及的祭司来说,正方形就是人类的象征,因为正方形就像一个站立完全展开双臂的人体一样,高度和宽度是相等的。 正方形也象征着围场、家园和安居的含义。许多著名的古城和现代建筑物都是正方形的。如阿哥拉广场、巴尔夏明神庙、索菲亚教堂等。正方形也是埃及金字塔重要的构成元素。正方形不止在建筑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设计,装饰方面也是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书中介绍的“希腊纹样”,和我们的回字纹很接近,图案简单大气,寓意美好。这里,一定得介绍我国方孔的古钱币:铜钱,象征着天圆地方,寓意着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当然,还有许多传统游戏也是以正方形为基础的,如象棋、跳棋、拼图等。” 让我们共探秘这“简单”的图形世界,领略它们的无穷魅力吧!学生活动5 聆听故事,引发思考,了解历史文化。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历史小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及学习兴趣。
7.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角: 四个直角 边: 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备注:星级评选,每项满分三颗星,共十二颗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评价。) 作业设计: 1.基础巩固:在生活中找一找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给父母讲一讲它们的特征。 2.能力提升:用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几个呢?试着拼一拼!如果还想拼一个再稍大一点的正方形,至少需要添加几个小正方形呢? 3.拓展延伸:制作一张漂亮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书签,并写上你喜欢的数学格言,与同学互赠书签。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