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绽放不凡
——《卖油翁》逐字稿
一、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卖油翁的第二课时。
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
二、人物分析——陈尧咨
1.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陈尧咨这个人物的?我们看一下课文,把文章当中有关陈尧咨的语句圈画出来。
陈尧咨发现卖油翁在观看完自己的这个精彩表现之后,只是微微的点头问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语言描写,“亦”“不亦”表示出轻蔑的态度。这里依然表现出陈免咨对于自己箭术的自负,而且对卖油翁的反应很不满意,不过还是表现出了士大夫起码的修养,所以用了问句和“汝”这个人物称谓还算比较客气。
当卖油翁回答,无他,但手熟耳的时候,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同学们,你们发现康肃的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这句话用了语言描写,“忿然”明显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尔”比“汝”多了居高临下的意味。这里明显已经是怒斥了,可见其脾气暴躁易怒。
当卖油翁展示了他高超的倒油技巧,并且说,我亦无他,唯手熟耳的时候,康肃笑而遣之。
笑是神态描写,那之前陈尧咨还特别的生气,那现在为什么又笑了呢?这个笑意味着什么呢?
笑说明他对这个老翁的话还是比较认可的,认为老翁说的比较有道理。所以这个笑中有会意,有对自己的解嘲,也有对老翁的包容,表现了陈尧咨这个人虽然很暴躁,但是也通达爽快的这样的性格。
三、人物分析——卖油翁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卖油翁这个人。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卖油翁这个人物的呢?大家先在文中圈画一下关于卖油翁的描写。
大家还记得“睨之”是什么意思吗?对,睨之就是斜着眼睛看它,“微颔”,就是微微的点头。在这,作者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他看到陈尧咨的射箭的技术,只是露出略微的赞许,流露出“不过如此”之意。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三句话,这三句话都是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当陈尧咨问他“吾射不亦精乎”的时候,卖油翁说“无他,但手熟尔。”这个评价语气当中有一点不屑的意味;在陈尧咨质问卖油翁“尔安敢轻吾射!”之后,卖油翁依然没有惊慌,表现的不卑不亢,非常淡然,说“以我酌油知之。”显得成竹在胸,气定神闲;在展示倒油技巧后,卖油翁又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一语种的,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出卖油翁沉稳而富有智慧的特点。
同学们,这句话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呢?是用了动作描写。五个连续的动作描写,写出卖油翁面对陈尧咨逼人的气势,演示倒油绝技,一气呵成,令人惊叹,显示出卖油翁面对盛气凌人的陈尧咨的沉着冷静,技艺高超。
四、深入探究
1.那在这篇文章当中,卖油翁的大智慧是如何体现的
五、主题探究
课文省略了原文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如何理解 该如何去理解呢?
解牛:即庖丁解牛,选自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讲的是一个厨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了解了牛的构造,然后在分解牛的时候就非常轻松。后来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斫轮:据《庄子·天道》言,齐桓公曾问轮扁斫轮之术,轮扁他是一个造车轮的非常有名的工匠。他的回答中有这样的话:“行车七十而老斫轮。”意思是说他的技艺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后人遂称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为“斫轮手”。
那么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他想表现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
七、质疑探究
同学们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呢?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所以我们在学习文章的同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