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土地的誓言》逐字稿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 《土地的誓言》逐字稿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8 09:48: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故土之恋与民族精神——《土地的誓言》逐字稿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地的誓言第一课时,去倾听抗日战争时期东北青年的呐喊。
这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纪念碑,右侧刻着 1931 九月十八日星期五。左侧刻者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撒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记录了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广袤肥沃的东北大地沦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数东北青年无家可归,开始了他们的流亡生涯。
二、背景资料——东北作家群
那就让我们走入文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方法:摘取各段关键句进行概括
第一句是全文的基调,定下了全文的总纲,所以概括时不能放在第一段。
第二句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由此引出了我对关东平原物产的思念。所以我们概括为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的一切。
第三句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召唤着我。召唤重复了两次。我们概括为我时听见故乡的召唤。
最后一句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它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我们概括为我的内心与故乡血脉相连。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段的关键句有三句。
第一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不能离开他。这句话承接上文我与土地血脉相连,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农里,在那稻科上,在春天,在秋天。描绘了作者在故乡美好的生活。我们概括为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影。
第三句我必定为他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一句概括为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五、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情感
这段描写既描写了植物白桦林,又描写了动物马群、蒙古狗、鹿群,还写了许许多多的物产,如高粱、豆粒、土地、煤块、足金。这是一方丰饶的土地。
我们再看它中间的修饰词,请大家跟我一起圈画出来。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蓝的删掉。带着赤色的足金。这是一方怎样的土地?色彩斑斓美丽的土地。
我们再关注一下文中一些动态的描写。我看见奔流式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嚎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大家眼前是不是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马群像河水一样奔跑着,蒙古狗在深夜里嚎叫。车夫赶着车子在山涧里挥动皮鞭,发出了脆响。这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这就是东北的沃土。
这是一方丰饶、美丽、充满生机的土地。
②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请大家圈画出悠远和溜直,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悠远,远远的就能听到车铃的响。溜直,笔直,关东原野的路,一眼望不到边。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
③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东北人认为狐仙姑能保佑平安。他在深夜说着没有根据的话。这是多么奇幻神秘的土地啊。
3.这是一方生我养我的土地。作者在九一八事变十年后,不写心中的悲痛和流亡的艰辛,而用大篇幅去描绘东北这片沃土的景色和物产,到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列举一大串的景色和物产?
4.回想这美丽丰饶的大地,作者内心又会有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朗读第一段后半部分抒情的句子,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方法:整体感知段落或句子,
局部关注修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或修辞。
这一段所写的内容是故乡对我的召唤和我内心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故乡怎么能召唤我呢?大家想想这是什么修辞?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写出来我对故乡强烈的思念。
同时大家请把缠绕这个词画出来。缠绕这个词有什么效果?缠绕一词写出作者对故乡思念深入骨髓,无论白天黑夜,无论睡着醒来,他都在思念着故乡。回去的愿望便更加强烈了。
请大家画出红熟的浆液。红熟的浆液指什么?在大地的深层,它是涌动着的沸腾的岩浆。但在这里面,红熟的浆液有着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里使用了比喻,写出大地之心和作者之心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压抑了 10 年之久的悲愤就要爆发了。抒情压抑中带着悲愤,热烈中带着伤感。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读出这种情感。
六、课堂小结
想必同学们已经读出了作者思念故乡,有家不能回的悲愤了。我们对这节课进行小结。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想一想,你是否也生活在这丰饶美丽的大地呢?请仿写土地誓言中描写丰饶美丽的东北大地的句子,来赞美你的家乡,或者是你现在生活的沃土。
故土之恋与民族精神——《土地的誓言》逐字稿(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土地的誓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第一段,了解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和深情。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二段。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情感
1.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第2段写景的句子,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的句式,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多么美好的生活。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宁静清新,富有生机,欢乐和谐。
河流浅浅地静静地流过,写出了宁静。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起,想到朱自清春中的一句话吗?风里带来些新番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多么清新。天空清亮透明,也写出了清新。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富有生机,写出柳条生长之快。空气中有欢喜的声音,这欢喜声音在哪里?原野中的鸣叫,劳动中。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一幅欢乐和谐的画面。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宁静清新,富有生机,欢乐和谐。
2.读完这段景物描写,同学们一定会有一个疑问,文章两个段落都描绘了家乡的美丽 和丰饶,在内容上是否重复呢?请大家批注在课本旁边。
3.作者不断地回忆着自己的故乡和在故乡生活的点点滴滴。回忆越多,情感越深。作者思念的痛苦难以抑制,最终发出了自己的誓言。
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后半部分作者的誓言。用“这是一个 的誓言”的句式,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①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这段话里面用了必定、必须三个副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是一个坚定的誓言,不可动摇。
②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愿望是那么强烈。这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誓言
③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十年未回的故乡备受蹂躏。作者最后发出了不惧牺牲,以死相抗的誓言。那些流亡在外无家可归的人,那些在沦陷区苦苦挣扎的人,那些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搏斗的人,听到这样的誓言,谁不心潮澎湃,想要与敌人做坚决的斗争?
三、细读课文,深入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不但写景优美,情感激荡,文章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去回味和学习。
请同学们研读全文,然后用“我认为 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
欣赏完这些优美的句子,你是不是也学会了几招写景抒情的方法了?下面我们来进行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1.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也写在抗日战争期间。大家看看他在内容和情感上和这篇文章有什么相似之处?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是不是写出土地备受蹂躏,我满腔悲愤的情景?再看情感,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大家看出情感的相似之处了吗?是不是都是表达了以死相抗,永不屈服的精神?这是 14 年抗日战争得以取得胜利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得以延续,生生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