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长春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7 11: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
课题:曹刿论战 讲课教师
学科:语文 课时:2课时 总课时数:3课时
教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伐、间、信、师、将、鄙、克、竭、盈、靡”等常见的实词,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诵读、精讲、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曹刿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爱国精神,理解战争取胜的原因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相关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相关文言知识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设疑启发: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探疑互动: 1、通过教师点拨、补充的方式,结合书下注释,使学生明确文中的重点实词。)、重点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刿   谋   间   帛   辙   竭   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2、在整理、补充了主要的实词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补充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本文的虚词。解疑归类: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明确本文相关的文言知识。查疑落实:通过随机提问翻译课文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情况。 明确本节课是重点内容学生整理后明确的重点实词:(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2)伐:攻打 (3)师:军队 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4)公:鲁庄公。 (5)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6)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当权,享厚禄的人。(7)间(jiàn):参与。(8)鄙 :浅陋,无知.这里指目光短浅.(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 专,独享,个人专有。(10)遍:遍及,普遍。(11)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12) 加:虚报 夸大 (13)信:实情。(14)必以信:一定如实禀告神。信,信用,指对神说实话。(15)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信任。 (16)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7)狱:诉讼案件。 (18)察:明察(19)情:实情。(20)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21)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22)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23)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24)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25)驰:驱车(追赶)。(26)辙(zhé):车轮碾过的的痕迹。(27)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28)克:战胜,攻下。(29)盈:满,充沛。这里指士气旺盛。(30)测:估计,预料。(31)靡(mǐ):倒下。(32)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33)败绩:大败 (34)属:类(1)乃:于是,就。(2)以:用,凭,靠.(3)战于长勺:介词,在。(4)夫战:助词;用于句首,作发语词,以引出议论;不必译。(5)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6虽:即使。 (7)遂:于是,就。第1组同学讨论很总结出本文中的古今异义字、词: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隙2.小大之狱 古义: 案件 今义: 监狱 3.弗敢加也 古义: 虚报 今义: 增加4.牺牲玉帛 古义: 用来祭祀的牛、羊、猪 今义: 为革命事业献身 5.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6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译:能,行 7.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第二次8.齐师伐我古义:进攻 今义:砍伐9.齐师伐我古义:军师 今义:师长第2组同学讨论很总结出本文中的特殊句式:1、倒装句: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2、省略句:(1)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2)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3)再而衰,三而竭:即“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第3组同学讨论很总结出本文中的一词多义:请 (1)请求。例:曹刿请战(2)请让我。例:战则请从2、从(1)跟随。例:战则请从(2)服从。例: 民弗从也3、故(1)缘故、原因。例:公问其故(2)所以。例:故克之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点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分钟)(18分钟)(5分钟)(12分钟)(8分钟)
板书:曹刿论战实词:虚词:三、 文言知识: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