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铸剑》教学设计 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铸剑》教学设计 长春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7 11: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长春版九年级上《铸剑》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1.本单元主题是“成长如蜕”,关注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中的心理与情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几篇小说,理解其主题,把握其人物思想感情,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铸剑》篇幅虽长,但情节简单,教学时重点分析少年眉间尺的性格变化。21教育网
  2.传授学习方法,诱导学生自我质疑解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极激活学生思维。以文后“相关链接”为实践引导,启发学生对作品主题进行多角度思考与解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习惯。要求学生评价文中人物,明确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借助媒体重现小说情节氛围。学后,安排探究性写作实践。
  4.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展示出的性格。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梳理情节,理解眉间尺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性格的变化以及黑色人的性格特征。
  2.比较眉间尺和黑色人的性格。
  教学难点:
  黑色人身上“复仇”精神的理解。
  教学步骤:
  1.投影《孝子传》和《搜神记·三王冢》故事,导入新课,同时播放背景乐曲——《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简介作品及作者。梳理小说情节。21·cn·jy·com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简述故事梗概。
  (2)学生评价并补正。
  (3)浏览课文,明确情节:(链接图片)
开端:戏鼠明仇,铸剑丢头。
发展:寻仇遇阻,复仇献头。
高潮、结局:智取王命,鼎中啮头。
尾声:三首俱葬,臣民祭头。
过渡:由小说三要素知识转入人物形象分析。
  2.眉间尺形象分析(重点突破)
  (1)思考:请从文中找出刻画眉间尺性格的内容,并说说眉间尺有什么性格?
  (2)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分析。
  (3)学生各抒己见。
  (4)明确:①他优柔寡断、怯懦脆弱。
  (从他“与老鼠的戏斗”可以看出。)
  ②他有强烈的复仇思想。
  (当他听到“母亲的埋怨”和“父亲被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实后,他“毛骨悚然”,“全身烧着猛火”、“毛发闪火星,拳捏得格格响”。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转变——决定复仇。)
  ③他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
  (杀王行为莽撞;干瘪脸纠缠,手足无措)
  ④他成长迅速,抉择果敢。
  (他正确地选择黑色人帮他复仇,毅然交出自己的头和剑。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转变,表明他已经趋于成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黑色人形象分析
  (1)学生从文中找出刻画黑色人的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2)学生浏览课文,讨论、分析、表述见解。
  (3)根据学生表述情况,教师选择性提问:
  ①黑色人帮眉间尺复仇的出发点是什么?(难点突破)
  ②哪些内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斗争经验?
  ③黑色人“杀王——自刎——直奔咬王——王死沉底”之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4)明确:
   ①纯粹“复仇”,不图“回报”,体现出一种“原侠精神”。
  ②阻止眉间尺莽撞刺王;携眉间尺的头和剑进入王宫;要王近观眉间尺的头在鼎中游动,伺机杀王。
  ③与敌斗争坚决、彻底。
  4.眉间尺与黑色人性格比较(重点突破)
  (1)学生表述意见。
  (2)明确:眉间尺——涉世不深、怯懦脆弱,不知世道险恶和敌人残忍。
黑色人——富有经验、斗争坚决、彻底;锄强扶弱,舍生取义。
  7.小结:(略)
  8.作业:
  ①情感、价值观体现:你最欣赏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文中主人公是谁
  ②学以致用:联系自身,16岁的你能干什么?孝敬父母,独立生活做到了吗?如何处理同学间产生的矛盾? 21cnjy.com
  ③知识拓展:结合文章第二、四节所写“看客”围观场面,联系鲁迅的其他作品,谈谈这有什么深意?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讨论、分析文章主题。
  2.分析、品味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分析文章主题
  1.思考:课文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链接”(73页)一、二,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袁良骏、严家炎关于课文主题的针锋相对的评论,链接的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读,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请问: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如果这两种你都不认同,请谈谈你的看法。www.21-cn-jy.com
  2.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除“链接一、二”观点外,可能有学生认为本文是神话或传说,表现了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2·1·c·n·j·y
  4.主题小结:链接一:《铸剑》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复仇”精神。从《铸剑》的写作背景角度立论。
  链接二:《铸剑》是一篇武侠小说,体现出一种原侠精神。从《铸剑》中黑衣人的行为表现角度立论。
  同学们可各抒己见,因角度不同,结论可能不同,要求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
  1.思考:下面几段话各自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何艺术效果?
  ①他看见他的母亲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忽然腾沸。
  ②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黑色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
  ④“……向鼎边一摸,然而浑身一抖,立刻缩了回来,伸出两个指头,放在嘴边吹过不住。”
  ⑤“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
  2.学生答疑。
  3.明确:
   ①心理描写。表现眉间尺对母亲的复杂心态,既有愧疚,又有为父报仇的激动。
  ②动作描写。表现眉间尺行为果敢、壮烈,完全摆脱了优柔寡断的性格。
  ③外貌、神情描写。表现黑色人的坚毅、冷酷、严峻。
  ④细节描写。对老臣惊慌丑态的辛辣讽刺。
  ⑤强烈讽刺。揭露国民无聊、愚昧、麻木的劣根性,引起“疗救者注意”。
  4.学生对课文的其他人物描写内容畅谈看法。
  5.小结:(略)
  三、练习巩固
  1.鲁迅在黑色人身上寄托了怎样的人格思想?
  2.探究性写作实践:以课文为蓝本编写话剧,要求突出眉间尺的性格。
附《铸剑》板书设计:
铸剑
鲁迅
铸剑情节:丢头——献头——啮头——祭头
人物形象:眉间尺:优柔寡断、复仇炽烈、
成长迅速
黑色人:锄强扶弱、舍生取义、
斗争彻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