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______年级 ____班 姓名 ________
课题 出师表 总课时 4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方法。
本节知识框架:1.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作者写此表用意何在?3.作者回顾了哪两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什么?
训练内容:中考链接(一)(2010年贵州安顺市)阅读《出师表》,完成10 一14 题。(16 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答: (二)(2010年云南省大理市)(12分)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10-14小题。 臣本布衣,……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躬耕于南阳(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庶竭驽钝 ( ) (4)以伤先帝之明(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由是感激放,遂许先帝以驱驰。译文: 1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1)受 任 于 败 军 之 际 (2)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1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几件事?(3分)答: 14.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3分)答: (三)(2010年云南省西双版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 下贤》)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答: 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答: 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答: 三、.【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㈤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 ( http: / / www.21cnjy.com )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⑶抚百姓( ) 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咸 畏 而 爱 之 刑 政 虽 峻 而 无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劝 戒 明 也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9. [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2分) 16.【2013年·四川省达州市】(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12分)【甲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今 齐 地方 千 里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新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分)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分)
学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