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汇总 (pdf版,共1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总复习】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汇总 (pdf版,共14页)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6 08: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言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常表现为形状、状态的改变。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等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
弹簧夹。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
二氧化碳为0.03%、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3、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02、
C0、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第三章:自然界的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地面谈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
2、水的污染来自于:
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
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注意:“合理”不是“禁止”)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
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S0,和Na0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简单记忆方法:阳氧阴氢)
第四、五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质量守恒定律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F),可认为就是一
个大分子。
例如:保持C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0,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
原子。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又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
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下e2+、Fe+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
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亚、HO、NH、CH4
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钠离子Na门的核外电子
数<质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氯离子[C1门的核外电子
数<质子数)
5、精确计算: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粗略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厨实际质量×1
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因此,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是“1”。
6、(1)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
①表示*这种元素;
②耒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表示*这种物质(这种物质必须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 )
(2)化学式的意义:(*表示化学式,x、y表示数字。)
①表示*这种物质,
②表示一个*分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