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榫卯(sǚnmao),是利用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连接的木构件工艺(如
图1),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椰卯木构件出土于渐江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人可能利用这项技术
A.种植水稻
B.饲养家畜
图1烨卯结构示例
C.建造房屋
D.制作玉器
2.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
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A.百家姓氏全部来源于炎帝和黄帝
B.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炎帝和黄帝因治理水患得到尊崇
D.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完全真实
3.武汉的盘龙城遗址说明商王朝的政治版图已到达了长江流域,并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盘
龙城遗址先后发掘了城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及墓葬,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大
量中原文化特色的文物。盘龙城遗址
A反映了商朝中原文化的传播扩展
B.证实了商朝分封诸侯的历史史实
C.折射出中国境内人口迁徙的特征
D.体现出江南地区开发与民族交融
4.表1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表1
墓葬名称
墓主身份
墓道数
面积(m)
金村大墓
周天子
.1
149
固围村魏国墓地
魏王
2
756
胡庄韩王陵
韩王
2
954
邯郸赵王陵
赵王
2
1600
A墓葬规制严整
B.周天子节俭
C.等级制度消亡
D.周王室衰微
。1
5.阅读表2,可以说明
表2
诸子百家代表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
儒家:仁义礼智信
诚信、友善
墨家:兼爱、非攻
文明、和谐
法家:注重法律
公正、法治
A.百家争鸣流派众多
B.诸子思想影响深远
C,百家争鸣禁锢思想
D.古今思想认知一致
6.图2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与此图相适应的描述是
u
戏百招
nnnt长转
图2
A.南北对峙,民族隔阂
B.社会变革,诸侯争霸
C.统一六国,暴政而亡
D.社会安定,休养生息
7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学习活动,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一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尊崇儒术群雕》等
A.分封制度深远影响
B.秦王朝巩固统一措施
C.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D.光武中兴的原因探究
8.汉武帝时全国设13个州部,分设刺史。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
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不干预他们的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由
此可知,设置刺史为了
A解决诸侯王国的问题
B.推荐选拔人才
C.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D加强中央集权
。2。七上期未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C
B
A
D
B
c
C
8
9
10
11
12
13
14
D
C
A
B
D
D
B
15.(1)排序:②④①③;变化趋势:由粗糙到精致;由石制到金属。
(2)共同点:广泛搜集前人文献;汲取前人的成果,但不盲从经典;在实
践中完善理论等。
(3)A:都江堰;B:都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
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16.(1)A:吴B:西晋C:东晋
D:北朝
(2)变化:从粗犷丰满,到清秀优美。衣服多短且窄,到宽松、舒适。
(3)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17.示例一:杰出人物推动国家统一。
示例二:民族交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趋势。
示例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