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第3部分 第17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4中考历史总复习(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知识清单】第3部分 第17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4中考历史总复习(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08: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53一1957年,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民主政治
建设顺利进行,1954年通过了《巾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我
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国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
一些失误和曲折。
我需要仪器、
坦克、收剖
机、吊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急蒿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
T业化和雨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打倒
人民公社大锅饭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许多地方大办公共食堂,社员
1976年10月,人们欢庆“四人帮”被粉碎。
吃“大锅饭”。
(一)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基础知识
1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食☆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女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
”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超步
女女女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
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
业的原因
好转。
(1040年至1952年年底

1.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T业基仙蒋弱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
识清单
2.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重工
门类不全。
业有助于加强国防建设,
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受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
3.时间:1953一1957年.
144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
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
。武汉长江大桥
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5.成就
1)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
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
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结果:到1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7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
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新中国成
1.时间及地点: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在北京召开。
第3
立前的一百年。

2.主要内容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
的解放聊汽车早就波淘汰了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
性质
真正反映人民利流的完法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意义
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领导机构: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
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
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太会制度的
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拓展知识
②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
“一五”订划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名
主义类型的宪法女
为什么诺$中华人民共和国鬼法多是社会主义类
1从制定过程看:它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了人民
社会主义
2
型的鬼法众女
群众的意见。1954年6月,宪法草案公布并在

①“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女
全民中讨论,收集了广泛的意见,修改后经全国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决策
2.从内容上看:真正反映了人民的利益,明确
2.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

生的人民政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和顺利
关,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
设的
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原则。

3.苏联的大力援助等。
14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