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第3部分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4中考历史总复习(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知识清单】第3部分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4中考历史总复习(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08: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
丁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当
家作主了!
香港实行资
本主义制度
国家主体实行
杜会主义制度
祖国
乔港
2
我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局面保障了少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
数民族公民亭有平等自中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途径.
3
4
你们终丁回
大陆占台湾
祖国
家了…
港、澳回片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白年国耻,
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
进展。
(一)民族大团结
基础知识
1民族区域自卷制度☆女☆
不是根本欧治制度,我国的根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欧治刷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刷度
2共同繁荣发碳衣衣
1确立
1)1949年“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
。史料解读
各少数民族聚屏的地方
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人宪法。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
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分离的部分。
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实施情况:目前,全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白治州、120个

解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县(旗)。
是适应国情的正确选择,具有显
著的优越性,体现了国家充分尊
4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
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木民
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158
族内部串务权利的精神。
2共同繁荣发展☆☆
。五个自治区的设立
1.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
5月。
族的生产力水平「分落后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
2措施
10月。
1)在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3.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
3月。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4.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0月。
4)西部大开发。
5.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
①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
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②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力,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
的联系。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④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
少数民族实现了人人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拓展知识
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
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原因
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为在
2实行民族区域昏卷喇度的优越性女女
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
政治和社会基础。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中国白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既是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白治制度既符合
历史事实,也是现实基本国情。
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具有优越性。
2.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局,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
得以实现。
适宜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
民族关系。
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
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发展。
4.自近代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1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15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