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东
汉末年军阀割据,魏、蜀、吴三国鼎立,使中国走向局部统一。可马氏建立的西晋短暂统·全国,
第下
不久又陷入分裂。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但正是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
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奠定了
“二分天下”:魏、蜀、吴三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
基础。
形成。
北方
3ww
魏晋南北朝以米,江南地区较北方相对安稳,经济
看我服饰美吧!这得益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
得到开发,迅速发展。
改革!
(一)三国鼎立
第
基础知识
4单元
1
官渡之城和亦壁之城食食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三国名立女校女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两晋
。史料解读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
东汉宋年,军阀混战,曹
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准备南下消灭南方割
北朝时期
背景
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方,
—曹操《步出夏门
湛势力,统一全国
行·色虽寿》
称雄北方
解读诗句中“壮心”指的是
时间
200年
政权分立
208年
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
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
交战方
曹操一袁绍
曹操一孙权、刘备
与民族交
亦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三国
结果
曹军歼灭袁军主力
曹军溃败北撤
鼎立的局面逐海形成。
31
续表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易混易错
魏国的建立者是曾不,而
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不是曹掀。曹操生活于东汉末
影响
下基础
定了基础
年,而不是三国时期。222年孙
权称吴王,229年孙权陈帝。
2三国鼎立☆☆☆
1.背景
1)曹操:赤壁之战后,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义向西南发展,占取四
川、云贵地区。
。翻车
3)孙权:统治范围延仲到福建、东,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
的势力范围。
2.三国鼎立称帝时问
国号财圆
建立者都城
措施
影响
重视农业生产
北方生严得到恢
魏220年
曹不
洛阳
大力兴修水利
复发展
改善民族关系,如
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发展经济
速了西南地区的
赞国的马钧改进前代汲
开发
水工具制成翻车,是中国古代
开发江东,造船
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种灌
发展了海外贸易;
溉工具。
业发达;230年,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加强了大陆与合
孙汉派卫温率船
湾的联系
以到达夷洲
今台湾
拓展知识
服,又不习水战
1
官液之线而壁之城雪换一能一改的原因女女
2)曹操骄傲自满。
2正确认浓三国骗立局而女校☆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漕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女
2正确认识三国鼎立局面女
1.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二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
1)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
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一个
2)“挟大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取胜,都采取
初
3)完善了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经济、军事实
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后来全国的
知识清单
力增骚。
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4)重用人才,礼贤下士,采用了正确的战术。
因此,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
2.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车来自北方,远道奔走,军士披惫,水土不
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为此后走
32
向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