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A D B D B C A B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A D D C B C A B C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1)[×] 将“夏朝”改为“商朝”
(2)[√]
(3)[×] 将“刘表”改为“刘秀”
(4)[×] 将“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
(5)[×] 将“道教”改为“佛教”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7.(1)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分)
(2)国君:秦孝公。(2分)
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答出两点即可 2 分)
(3)原因:改变北魏落后状态;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深受汉文化影响。(2分)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2分)
(4)作用:杰出历史人物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2分)
28. (1)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及使用。(2分)时期:春秋时期(2 分)
(2)治国理念:以农为本。(意思相近即可,2分)效果: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意思相近即可,2 分)
(3)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等;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
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南方朝廷重视发展经济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6 分)
29. (1)时间:公元前 221 年(2 分);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 分)。
(2)变化:与秦朝相比,疆域扩大到西域地区。(2 分)
变化的原因: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西域地
区的管理。(意思相近即可,2 分)
(3) A 西晋 B 北魏(2分);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 分)。
(4)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统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是历史发展
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即使是在分裂时期也存在着明显的统一趋势;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
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等。(答出两点即可,4 分)
{#{QQABaQAEggiAABIAAQhCQwWYCEIQkAGACIoOAAAAoAAAyAFABAA=}#}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8.秦朝实行的这一制度,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势力,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为以后2000多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基础。这一制度是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闭卷)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9.七年级(1)班同学们开展研讨活动时收集到如下图片,由此判断同学们研讨的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测试范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主题是
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题,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秦坑儒谷
代的刑具
1.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的票房收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秦朝的巩固措施
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
C.秦朝灭亡的原因
D.严刑峻法的危害
么你应该去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县C.陕西蓝田
D.浙江河姆渡
死者过半…”。材料反映的是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而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造成这种不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D.启示
同的主要原因是
11.右图是《汉代讲经图》,当时“经”的主要内容是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
A.佛教经书
B.儒家经典
3.传说四千多年前,洪水滔天,大禹“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
C.法家典籍
D.道家学说
东海,以利黔首(百姓)。”材料中,大禹治水的“水”位于
12.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中国丝绸为荣,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今天的
4.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
A.成都
B.西安
C.洛阳
D.咸阳
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是
13.理清线索有利于把握历史知识。下面线索的主题是
A.青铜器和甲骨文B.史学和文学C.禅让制
D.分封制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刘秀称帝→光武中兴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A.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保证国家的兵源
A.东汉的兴衰
B.西汉的兴盛
C.分割诸侯的兵力
D.巩固西周的统治
C.西晋的政治黑暗
D.北魏的建立和灭亡
6.梁启超曾说:“二千年来,我国之民族思想,社会文化,学者著述,几无不受诸子之
14.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人们更加注重防护,甚至提前备好药来预防新冠肺炎。东汉
影响。”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出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A.祖冲之
B.华佗
C.贾思勰
D.张仲景
B.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5.下列不是《史记》记载的人物是
C.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
A.秦始皇
B.项羽
C.刘邦
D.刘秀
D.百家争鸣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16.《后汉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
7.有一个在春秋时期曾经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没有了。这个诸侯国是
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此材料可证明
A.秦
B.齐
C.楚
D.晋
A.造纸术起源于中国
B.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
C.纸的制造工艺复杂
D,纸的发明影响世界文明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