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及其单位
知识清单
1报度及其单位在商
①温度及其单位女
2温度订☆☆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只有“高低”之分,设有
3体温计合
2.摄氏温度
“有老”之别.
1)来源: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在1742年创立.的温标
2)规定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定为100摄氏度,
。知识拓展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其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
袭示温度的方法还有华
份称为1摄氏度。
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其中热
30℃读作30摄氏度,不能谏
力学温度的单位名称是开尔
3)符号:℃读作摄度。
作摄历30度·
文,符号是“K”。冰水混合物
3.正确理解摄氏温度
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K,熟
1)温度计上的℃是摄氏温度的单位。
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
2)不能说0℃的物体没有温度。
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K。
3)比0℃低的温度在数字前圳“-”号,读作“负”或“零下”。如
-10℃读作“零下10摄氏度”或“负10摄氏度”。
。自制温度计
2温度计☆☆
用中间插有纽玻璃管的
橡皮塞叁紧装满陈色冷水(高
1原理:液休的热账冷缩。冷旅表示用溢度,崧歌冷缩满温度。
于4℃)的小玻璃瓶,使瓶内
2.种类:如图所示。
的水位上升到细玻璃管的适
mwipummpammjmmwwprmmpmmmgmmmrem mmmgmmrmmmnnmm
当位置。将玻璃瓶放入热水
实验室用温度计
中(或适当加热),可以比较明
显地看到管中水位升高。
寒暑表
缩口
体温计
3.实验室用温度计
·想一想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并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
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的异同点是什么?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提示:从原理、结构、用法
等方面思考。
容器壁和容器底,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耳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
第
全浸、不碰、砖候、稳谏」
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章
例1在利用温度计测量开水温度的实验中:
物
(1)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若被测温度高于
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可能将温度订
;若被测温度
21
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将
(填可能发生的现
象)。
解析(1)果被测温度高丁
(2)图1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图2中
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则
可能损林温度计:如朱被测温
温度计的示数是
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
温度,则测不出温发,须换用
100
温度讨
其他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读数不
(2)图1,①和②中温度计
的啵璃泡分别接加了容卷底
裙估读。
利容器壁,都是错误的:③中
温度计放置位苦合适,是正确
图1
2
的;图2中,1个小格代表
(3)下面是某同学测量开水温度的实验步螺:
2℃,此时的示数为98℃
(3)测量开水洲度的实验步
A.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装: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B.估计被测开水的温度
A.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
C擦下温度计,整理实验器材
量存和分度位;E.让温度计的
D.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观察其示数
啵璃泡与水充分接触;D.待温
度计的示数隐定后,观察其示
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数;C擦于温度计,整理实验
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填实验序
器材。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
号)。
是BAEDC
答案(1)胀破测不出温度(2)③98℃(3)BAEDC
。温馨提示
3体温计☆温度降孤时,水银收缩,缩口中的效银柱糊开,
体温计的示数变化可以
符化为:能上不能下,即在不
1.用途: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管中伪水银不能有动送回玻璃泡。
向下甩的情况下,若被测温变
2.量程和分度值: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高于本湖计的示数,则示数会
3.结构: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缩口。
上升:若低于体温计的小示数,
则示数不会变化
4.用法:读数时,可以把它从人体取下来;用前,要拿着体温
计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其他温度讨不能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渎数。
解析用示数是38.7℃的体温
例2用一支体温计先测一个病人的体温,测得结果是
计去测量正常人的体温时,正
38.7℃,卡经下甩就去测另一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室温是
常人的体温约为37℃,于
没有甩,水银柱不会下降,所
30℃,体温计的示数可能是
()
以示数仍为387℃。敢选A
A.38.7℃
B.37℃
G.30℃
D.35℃
答案
方法清单
3)进行读数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读敌☆高衣
2.体温计
知
1)认清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读数☆
2)用前甩一甩。
1.温度计
3)读数时,眼睛通过一条棱看过去,圆弧形的
1)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棱相当于一个放人镜,可以观察到放人了的
2)判断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较粗的水银柱,便于观察和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