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7 17: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选必2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一、工业革命
1、时间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深入发展

一、工业革命
2、基本进程
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发明者 工匠、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
发明来源
重点部门
标志时代
国家范围
生产实践的总结
棉纺织-动力-交通
蒸汽时代
从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德、俄、日19世纪中期开始)
自然科学成果
电力-内燃机-交通-新兴-传统
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美国和德国最突出,多国同时发生
侧重于重工业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两次革命交叉进行
速度快
范围广

二、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1、工厂制度的确立
思考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厂制度建立的标志。
1769年水力纺纱机;
1771年水力纺纱厂,阿克莱特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
1733
飞梭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1760S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二、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2、工厂制度特点
(在工业革命中)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钱乘旦:《英国通史》
思考3:结合教材P25-26分析,针对工厂生产的特点,如何实现 “工厂化”?
1、机械生产替代了人工劳动
2、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
3、工人实行倒班制
4、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

二、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3、评价
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挖掘工人劳动潜质,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促进标准化生产模式诞生
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积极
消极
——评价工厂制度【P26思考点】

二、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4、发展
天津永利碱厂
上海福新面粉公司
阶段 人物 主张 代表企业 历史影响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奕訢、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
张謇、范旭东、
荣宗敬、荣德生
自强求富
实业救国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
天津永利碱厂、
上海福新面粉公司
引进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借鉴西方工厂管理经验,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工厂制度在中国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促进城市化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空间
以工厂为中心形成很多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工业人口数量猛增,但城市建设滞后。20世纪以来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改善居住环境。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补充知识:城市化
城市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和居住
城市化表现:
1、单个城市看,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高
2、全国看,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超大城市出现,甚至形成城市集群。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人们的出行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促进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增加社会流动性,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3、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田园》
农业机械普及、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大量人口从乡村走出,眼界开阔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工厂制度和交通工具的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推动标准钟、钟表的出现。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840年前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1847年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1851年 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0年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4年 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材料二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阅读材料,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2013北京高考文综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013北京高考文综答案
第一阶段:188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历史条件:
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
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883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工厂法,除规定了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外,厂内劳动的男女童工,每天应在劳动时间内拿出2小时接受义务教育、读写算、宗教知识和道德教育。这项规定是强制性的,工厂主必须执行。《工厂法》的颁布,是英国初等教育的又一发展,他为以后颁布“初等教育法”奠定基础
清政府1904年实行癸卯学制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6、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
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