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一、历代户籍制度之演变
1.户籍制度之开端——战国(户籍相伍)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商君书》
措施: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目的:
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无论男女,均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特点: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湖南迁陵县里耶秦简
思考1:请从制度史角度分析,这份秦代户籍薄能够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
2.户籍制度之发展
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
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
女子,即女性。
大、小,是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夫、沙、泽若、伤都是人名。
(1)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百姓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
秦统一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基层管理严密,户籍制度也更加严密精细。
信息:户籍以户主为核心,体现男尊女卑和小家庭特点,家庭成员的身份是政府征发赋役、落实行政管理的依据。
1.全国户籍—丞相主管;地方户籍—专门人员
2.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
(2)汉朝:编户齐民
汉代的《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
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即按户登录人口,强调基层人民通过户籍接受国家的统治与管理;“齐民”则意味着他们是受国君统治的平等人民。——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
思考2: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
特点:户籍管理的法律化;户籍管理更严密、内容更详细。
作用:为国家的赋役征收提供依据;
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历史纵横】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原因:东汉末年以来战事频繁,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为了区分本地居民和外来侨民,东晋政府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
(3)魏晋:黄籍和白籍
思考3:东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白籍”?“土断”政策有何作用?
“土断”作用:打击豪强士族势力,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兵源。
(开皇时)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高颎)乃为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时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小又少焉……役使严急,丁夫多死。——《隋书·食货志》
注释:输籍之法指中央划定户等,重新规定税额并颁布天下(低于豪强地主的税役)。
(4)隋朝:大索貌阅(清点户口、比对体貌,重新核定户籍)
积极影响: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打击豪强地主,整顿吏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4:隋文帝时期“大索貌阅”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哪些影响?
消极影响:政府加派赋役,激化阶级矛盾,为隋朝的灭亡埋下隐患。
原因:户籍隐瞒严重;百姓税负不合理;国家无法保证财政收入。
(5)唐朝: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严,三年一造。
里正之任,掌案比户口,收手实,造籍书。——《唐律疏议》卷十二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手实
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白丁 课户见输
女娘子年拾叁岁 小女
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 寡
十布二丈五尺
十麻三斤
十租二石
——《唐大历四年(701年)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手实》
廿亩永业
聿拾肆亩已受 廿三亩口分
(6)宋朝:
城市:按照财产多少划定户等
乡村:按照有无田产划分主客
宋代“不立田制”,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
思考5:宋朝的户籍制度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客户(无田、不纳税)
主户(有田、纳税)
①“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② 商品经济发展
③国家对民众管理和赋税征发的需要;
(7)元朝:诸色户计
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元代大体有民、军、站、匠、屯田、打捕、淘金、灶、矿、炉冶、运粮、船、儒、医、僧、道、阴阳人、礼乐、糯米、藤花、脂粉等八十余种户计。……诸色户计通常由各自的专门官署管辖。而且户计一旦确定,就要世代相承,不可随意更动。即使后世家族成员的实际职业或身份发生变化,在国家籍册上的户计名色仍然不能改变。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民户 普通种地务农者
军户 充军役者
站户 驿站服役者
匠户 充工匠之役者
灶户 煮盐者
阴阳户 会占卜、天文者
黄册
鱼鳞图册
思考6:黄册和鱼鳞图册同时使用有何作用?反映出户籍制度怎样的新特点?
户籍与地籍彼此独立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推行户帖制度。
(3)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4)。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提供赋役
提供兵役
提供手工业产品
(8)明朝:
作用:国家能够有效管理户口和土地,保证明朝政府赋役的征收。
(9)清朝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停编审造册。时丁银既摊入地粮,而续生人丁又不加赋,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至是因李瀚言,遂罢之。——《清史稿·食货志》
思考7:结合所学分析,乾隆为什么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普通户籍沿袭明制,户籍管理趋于松弛
乾隆年间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按一定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原因: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由固定丁银到摊丁入亩,
户籍财政功能减弱。
讨论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整体演变趋势?
④户籍制度功能变化,赋役功能逐渐被废除
时代 战国 秦 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户籍制度 户籍相伍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黄白分籍 大索貌阅 主客分籍 诸色户计 户帖 黄册 鱼鳞图册 管理松弛
永停编审
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②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③户籍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1)户籍制度的标准、内容如何变化?
(2)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如何变化?
(3)户籍与赋税的关系如何变化?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1,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秦汉
县
乡
三老
(教化)
啬夫
(狱讼、赋税)
游徼
(捕盗)
里
=100户
亭:传递政令,维护治安
什
伍
互相监督
什伍组织
地缘组织逐渐取代了血缘性的宗族主体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1,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唐
县
乡
里
保
邻
=4户
=5邻
=100户
=5里
邻保制度
相互监督
邻保制度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1,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王安石)
北宋
县
乡
里
都保
大保
保
保甲制
寓兵于民,维护治安
制度名称 使用时间 用途 社会管理
乡里 秦-唐 民政 民间自治
保甲 宋-民国 治安/军事 管理严密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1,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乡里制度
里甲制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王安石)
十家牌法(王守仁)
明朝
县
里
甲
户
10户=
11甲=
十家牌法
里甲制
制度名称 开始时间 用途 犯罪 单位
里甲 明代 赋役 不连坐 110户/里,10户/甲
保甲 宋代 治安/军事 连坐 100户/保,10户/甲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1,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乡里制度
里甲制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王安石)
十家牌法(王守仁)
由里甲制到保甲制
行政区划、户籍管理为主
维护社会治安为主
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清代合二为一
清朝
县
里
甲
牌长
甲长
保长
甲
牌
保
十户
十牌
十甲
保甲制
里甲制
清代基层治理的作用:
①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具备清查户口和维护社会治安职能;
②实现专制皇权对乡里基层社会的渗透,有利于维护稳定,征发赋役。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乡里制向保甲制、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讨论2: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整体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趋势:
原因:
三、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墨子 七患》
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周礼·地官·遗人》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大明律》
原因:
1.原因
思考10:下列三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信息?材料三中的法律能否长期落实?
目的:
政府重视积蓄备荒和优抚弱势群体,形式广泛。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和社会需要采取社会救济为民众以提供生活保障。
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秩序,维护统治。
特点:
组织者 地位 具体举措
政府 救济——应灾 优抚——扶弱
民间组织
常平仓制度
——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汉朝:
主体
辅助
慈善组织
宗族
2.举措
官方储备与民间积储并行
——官仓(大灾)
——义仓、社仓(小灾)
隋唐:
皇帝赐鸠杖
秦汉:
唐:
宋:
元:
明清:
思考11:速读教材P102,梳理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具体措施。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优抚高年
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
明清兴起,出现善堂、善会
组织者 地位 具体举措
政府 救济——应灾 优抚——扶弱
民间组织
常平仓制度
——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汉朝:
主体
辅助
慈善组织
宗族
2.举措
官方储备与民间积储并行
——官仓(大灾)
——义仓、社仓(小灾)
隋唐:
皇帝赐鸠杖
秦汉:
唐:
宋:
元:
明清:
思考11:速读教材P102,梳理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有哪些?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优抚高年
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
明清兴起,出现善堂、善会
主体多样化,既有政府救济又有民间救济
救济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社会救济的重点在日常生活中赈济。
宗族在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民间救济从自发性向组织化发展
“常平仓在古楼西,旧名丰豫仓,廒十一座,共五十五间,道光中重修,额设仓谷三万五千石,归并蔚县谷一万石。”——《蔚州志》
陕西大荔的丰图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
慈禧朱批"天下第一仓"
河北蔚县常平仓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来是明朝的蔚州卫仓(军粮仓),清初改用常平仓,有仓廒共11座,占地约30亩,最高储粮达到35000石。
悲田坊又称“悲田养病坊”。在唐代,武后长安年间(701~704)即已设置。其后,在玄宗·开元五年(717),由于宋璟等人奏请朝廷设置收容孤老贫病人的安养设施,唐朝政府即自僧侣中选任悲田养病使,在长安等地设立悲田养病坊。
唐代悲田坊遗迹
清光绪八年(1882年),太子河、浑河泛滥,沈阳贫民流离失所,奉天总兵总兵左宝贵设立惜字局、义学馆、栖流所、施粥厂以及育婴堂等五个部门,成为了奉天同善堂的雏型。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左宝贵在甲午战争中阵亡。次年,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将左宝贵生前创建的各种慈善机构酌量变通、统归一处,合称"奉天同善堂",取义"万善同归"。
奉天同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