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7 17: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欧盟的形成、俄罗斯的崛起、日本经济发展、中国崛起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史实,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2.分析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史实,认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
3.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特点
4.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主要史实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史实
3.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特点
4.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代世界的主要特征、面临的问题和中国方案
2.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共性命运和协作必要性
3.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转性,政治多极化对国际协商与合作的推动性
4.中国承当大国责任的主要表现
时空定位
世界多极化
“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化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格局的演变
当今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特点:(1)长期性:新旧格局的交替必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2)动态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3)力量多元化: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国际力量多元化的特点。
(4)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以及两极格局解体致使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概念:
1.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2.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化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
3.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4.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
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及第三世界。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但当今世界,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二)原因:
1.直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具体:世界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西欧、日本、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3.条件:科技革命为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技术条件;
4.根本: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欧盟
第三世界
其它国家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三)特点:
新旧格局交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四)表现:
1.一超: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1)背景:
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表现:
①2001年“9·11”事件之后,迅速开展反恐活动;
②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
③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
知识拓展1: 科索沃战争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在轰炸中的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朱颖、许杏虎不幸牺牲。
问题探究1: 根据
材料说明冷战结束
后,美国发动了一
系列的侵略战争的
本质意图和结局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材料三 1990—1991年期间,美国领导人在各种讲话中有42处提到“世界新秩序” 。
——杜攻《转换中的世界格局》
(1)本质意图:
企图建立由它控制的单极世界。
(2)结局:
①造成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动荡;
②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美国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
2.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1)欧洲联盟:
①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
②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盟的独特作用,削弱美国霸权地位,冲击两极格局,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④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欧洲一体化进程受阻。
欧元:
是欧洲身份的象征,推动欧洲的联合,改变世界货币力量的对比,欧元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
欧盟成员国示意图(截止到2013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成为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1993年:欧盟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
2003年:成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欧洲一体化进程受阻。
2013年:欧盟拥有28个成员国
(2)俄罗斯联邦:
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②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③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举足轻重。
(3)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表现:
①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②扩大自卫队职权,向海外派兵、强化日美同盟关系;
③扩大安全区域积极推行“大国外交。
(4)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5)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总体态势:
一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正在形成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二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沦为最不发达国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综合归纳: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的表现
问题探究2: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 “两极论重意识形态,多极论重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两极论突出一国的国家实力,有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多极论认为各国的国家行为必须考虑共同的道义因素和尊重国际公理”,“两极论重军事力量,多极论重经济、科技实力和友好关系,强调各国和平发展的意义”,“两极论反映两超的战略利益,多极论反映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杜小强
(1)特点:
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③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客观发展趋势;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⑤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一)经济全球化
1.概念:
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2.主要表现:
(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
(3)资本全球化;(4)科技全球化。
3.实质:
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
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一万六千多个公司生产。
4.过程: (温故知新)
①起源: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现: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③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④二战后,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⑦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多极化趋势是国家实力消长的结果,而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问题探究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因素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联系、交往和融合。以电子技术为主导、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空前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普遍地接受,促进了世界统一的市场经济的最后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相继开放,国界正在逐步地消失,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些都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摘编自孔淑红、郑芬《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②制度保障: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③主要力量:跨国公司与国际组织的推动;
④必要条件:国际协调机制建立;
⑤催化剂:国际金融的发展;
⑥和平环境:两极格局的结束。
5.影响:一把“双刃剑”
材料一
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
材料二 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
材料三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
(1)积极: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社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②商品服务更加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业结构。
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有利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四
材料五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汉斯-彼得·马丁《全球化陷阱》
材料六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震动全球,例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累计下滑近80%。
(2)局限性:
①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因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国家间贫富差距的加剧。
②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加剧全球生态危机。
④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⑤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 ”现象。
逆全球化又称去全球化,是指一个把全世界各国及地区因为全球化而导致的相互依赖及整合回退的一个过程,一般发生在经济危机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问题探究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材料一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习近平,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习近平,2016年9月3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
(1)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2)各国既要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4)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新秩序;
(6)遵守游戏(贸易)规则,运用游戏规则;
(7)趋利避害,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体。
逆全球化出现原因
1、霸权国家的自信缺失滋生逆全球化思潮
2、发展缓慢引发的发展焦虑滋生逆全球化思潮
3、全球化进程中被掠夺者的觉醒,滋生逆全球化思潮
4、国家民族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引发逆全球化思潮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1.概念: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临近的若干国家,为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一定区域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互补,通过一系列互惠互利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与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3.概况:
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33个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其中,欧洲6个、拉丁美洲11个、亚洲3个、非洲8个、大洋洲2个、北美1个、跨洲际的集团化组织2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4.主要代表:
问题探究5: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材料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双重性质,它以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为基本特征。对外,由于贸易保护的加强,区域内部同外部国家间的贸易相对减弱,从而使本来很紧密的世界经济分成若干相对立的区域,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内,由于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了内部贸易的自由化,使区域内各国间的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分工更为密切和细致,从而加速内部贸易迅速增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阶梯,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变得更加难以分割,而且,互相促进。
——朴光姬《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3)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促进:推动贸易自由化;阻碍:具有排外性,贸易保护主义。
(4)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一)社会信息化:
1.含义:
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趋势: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3.基本特征: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共享单车
扫码乘车
自动运输机
线上教学
健康信息码
4.影响:
(1)积极:
①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②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
(2)消极:
①保障个人隐私越来越困难,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②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
③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问题探究6: 结合自身生活谈谈社会信息化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材料一 “如果你想摧毁一个年轻人的未来,就让他下载抖音吧。”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在很多网红身上,抖音告诉大家,如果你颜值高,口才好,那么最好不要学习也不要努力养活自己,而是拍一些愚蠢的视频,这是一种能更快获得名声和钱财的方式”。——张启芳(95后中国作家)
材料二
(1)重视国民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2)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3)借鉴各国网络安全经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制度的发展;
(4)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文化多样性:
1.含义:
是指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基本特征:
不同的时代、地理环境、人群创造出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发展呈现多样性。
3.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巨大挑战.
4.应对:
(1)各国态度: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2)中国态度: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探究7: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
学思之窗:
(一)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
(二)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三)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四)忆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1)认识:
①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需要全人类来保护;
③文化多样性不仅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推动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推动各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⑤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2)态度:
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
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发展中国家
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发展历程
影响
应对
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含义、积极影响、问题
地位、形成、挑战、应对
影响
课堂总结
1.(2021·湖北高考)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条约文本因故无法打印。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这就是著名的“空白页面”故事。这一违背常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
A.西欧货而同盟建立迫在肩睫 B.欧洲各国形成高度政治互信
C.与会各国实现联合愿望迫切 D.共同应对石油危机刻不容缓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国代表在空白页上签字是为了避免出现变故,这也从侧面说明与会各国实现联合的迫切愿望, C项正确;此时是为了实现欧洲的联合,并不是建立货币同盟,排除A项;在空白页上签字并不能说明欧洲各国形成了高度政治互信,排除B项;此时欧洲各国并不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C
2.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解析】解题时应将材料所述现象放到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背景下分析、判断,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及其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利亦有弊。换言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加两国为发达国家,它们占据绝对优势,而墨西哥则处于劣势,但总体而言或从长远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B
3.(2021·浙江高考)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该会议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美国还企图在这一组织中担任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判断,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美洲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解析】根据材料中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初,只是一个松散的区域性经济论坛,如今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平台,故选C;世界贸易组织、美洲自由贸易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与材料“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不符合,故排除ABD。
C
4.(2020·北京高考)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战后经济的日益恢复,日本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走独立的外交道路,故C项正确;A项是1972年,排除A;日本并没有要对抗美国,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日本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排除D。
5.(2023·全国新课标卷)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 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B. 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 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D. 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解析】 考点:经济全球化。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 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发达国家普遍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家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这一时期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这是企图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推卸其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故A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目的是推卸责任,维护本国利益;当前秩序是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发达国家并不希望建立新的秩序,排除B项;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并不是其目的,只是发达国家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推卸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维护本国利益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A项。
C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