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2.3蚕长大了 单元教学规划+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2.3蚕长大了 单元教学规划+课件+课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1 13:49: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1)了解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2)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2.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蚕幼虫身体变化与生命活动变化的联系。
3.探究实践: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蚕进行观察。
(2)利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幼蚕的形态特征。
(3)认识到蚕的结构特征及生命活动现象。
4.态度责任:
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能构建生命活动现象认知,知道蚕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能 基本能 不能
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能根据外部形态特征推测生命活动现象,明白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 明确: 刚出生的蚁蚕,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长满细毛。长2~3毫米,宽约0.5毫米。约两周后,颜色从黑变成了白色,胖胖的,就是我们喜爱的蚕宝宝。 2.思考并整理观察记录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它们的“家”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及其生命活动。 关注学生养蚕观察记录是否坚持,是否详细。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1.蚕房中留下哪些蚕的生活痕迹? 明确: (1)粪便:蚕在排泄 (2)吃过桑叶痕迹:蚕在进食 (3)蜕皮:蚕在长大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蚕丝:蚕的幼虫生命即将结束。 蚕蜕一次皮就增加一岁,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2.蚕房中,观察到哪些蚕的行为? 明确: (1)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2)蚕的身体一伸一缩,是在爬行。 【拓展】播放视频:观察蚕宝宝蜕皮 解释蚕蜕皮原因:蚕蜕皮是因为蚕的身体要长大了,表皮限制了身体的生长。 3.蚕对外界的刺激有什么反应 蚕宝宝的身体很柔弱,不能用手触摸。用棉签轻轻地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反应? 明确:蚕的身体会扭动起来。 4.思考:蚕宝宝是怎么进食的?蚕宝宝又是怎么运动的?蚕宝宝的进食和运动跟什么有关? 明确:跟蚕幼虫的外部形态有关。 活动评价二: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1.观察工具:放大镜、棉签 2.观察交流 (1)用肉眼观察蚕幼虫身体可以分几部分? 明确: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2)用放大镜观察蚕幼虫头部有什么? 明确:眼睛和口。 蚕幼虫视力很差,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的东西。口是咀嚼式口器,非常适合咀嚼桑叶。 (3)用放大镜观察蚕幼虫胸部和腹部有什么?推测其有什么作用? 明确:3对胸足,会把持住桑叶协助进食;4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帮助身体运动。 (4)用放大镜观察蚕幼虫身体两侧有多少个小黑点?它们会有什么作用? 明确: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9对),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主要作用是呼吸。 (5)蚕幼虫第13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第11节背面,生有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3.小结:蚕幼虫共有13个体节,8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4. 观察记录:用图画记录下我们看到的蚕的幼虫和食物。 明确: 活动一:对于蚕生命活动现象的观察,旨在从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认知。 活动二:帮助学生了解蚕幼虫外部特征及生命活动现象,帮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提升研究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 活动一:关注学生对蚕幼虫生命活动现象的观察。 活动二:关注学生能否把外部形态特征与生命活动现象联系起来,是否具有这样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研讨 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明确: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变白,体表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 2.蚕用身体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环境? 明确:蚕宝宝靠眼睛、嗅觉、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别食物的。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明确: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空气等。 给予学生观察梳理的蚕幼虫身体变化资料和观察到的生命活动现象提炼自己所得。 关注学生能否从观察中提升认识。
(四) 拓展 蜕皮4次后,蚕身体开始变透明,不再吃食,要吐丝结茧了。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明确:用纸板做成的小格子或用干稻草做成的支架,将其放在蚕房中。 温馨提示:蚕在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乱动养蚕盒,更不要用手或其他物体去触碰它,这时候的蚕需要安静地结茧。如果打扰了他,有极大的可能不再做茧,并且丢了命。 指导学生为蚕结茧做准备及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下一步养蚕技巧。
(五)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知道了解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_________。
(2)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这是它的________结构。
(3)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_______、胸、腹三部分组成。
(4)当蚕宝宝长大到一定程度后,皮会限制它的身体生长,它需要______才能继续长大。
2.判断题
(1)手指粗细的大蚕,身体每一节两侧都各长着一个黑圆点儿。( )
(2)蚕的身体不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
(3)蚕宝宝的身体两侧有许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起排泄作用的。( )
(4)蚕的蜕皮是从尾部开始的。( )
(5)蚕宝宝在吐丝前,身体粗大,停止生长。( )
3.选择题
(1)乐乐同学饲养蚕宝宝时,发现每隔几天就出现下图这样头胸部昂起、不吃不动的状态,蚕宝宝这时要( )
A.呼吸新鲜空气 B.蜕皮 C.吐丝结茧
(2)小明发现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蚕蜕皮是因为( )
A.蚕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B.蚕身上的皮破了,必须蜕掉再长一层好的
C.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
(3)我观察过蚕宝宝吃桑叶,我知道下面( )是蚕宝宝吃桑叶时留下的痕迹。
【综合实践类作业】
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参考答案
1.(1)蚁蚕 (2)呼吸 (3)头 (4)蜕皮
2.(1)√ (2) (3) (4) (5)√
3.(1)B (2)C (3)C
七、板书设计
蚕长大了
八、教学反思
对于蚕一生的观察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许多观察记录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因此,实施本课教学前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蚕在这段时间内身体、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 本课教学后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进入 5 龄期的蚕将要吐丝结茧,教师要指导学生改造蚕宝宝的“家”,为其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2.3蚕长大了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新知讲解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9
目录
03
核心素养目标
04
新知导入
01
02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主题研究动物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呈现出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在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中,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理解繁殖的意义,感受动物生命过程的丰富多彩。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卵:颜色、形状、大小
成虫:外形、生命现象、生长条件
蛹:茧、蛹
成虫:外形、生命现象、生长条件
动物的一生
蚕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卵:有壳的、无壳的
其他动物生命周期
繁殖方式:卵生 胎生
出生

成长

繁殖

死亡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蚕幼虫身体变化与生命活动变化的联系。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蚕进行观察。
(2)利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幼蚕的形态特征。
(3)认识到蚕的结构特征及生命活动现象。
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1)了解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2)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新知导入
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
新知导入
(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长满细毛。 长 2~3 毫米,宽约 0.5 毫米)
(颜色从黑变成了白色,胖胖的)
蚁蚕
蚕宝宝
(约2周)
新知导入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它们的“家”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1)蚕房中留下哪些蚕的生活痕迹?
粪便
吃过桑叶的痕迹
(蚕在排泄)
(蚕在进食)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蜕皮
(蚕在长大)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蚕丝
蚕蜕一次皮就增加一岁,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幼虫生命即将结束)
新知讲解
(2)蚕房中,观察到哪些蚕的行为?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蚕的身体一伸一缩,是在爬行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视频:观察蚕宝宝蜕皮
蚕蜕皮是因为蚕的身体要长大了,表皮限制了身体的生长。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蚕宝宝的身体很柔弱,不能用手触摸。用棉签轻轻地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反应?
蚕的身体会扭动起来。
(3)蚕对外界的刺激有什么反应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
蚕宝宝是怎么进食的?蚕宝宝又是怎么运动的?蚕宝宝的进食和运动跟什么有关?
跟蚕幼虫的外部形态有关。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观察工具
放大镜
棉签
新知讲解
(1)用肉眼观察蚕幼虫身体可以分几部分?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2)用放大镜观察蚕幼虫头部有什么?
眼睛

咀嚼式口器,非常适合咀嚼桑叶
视力很差,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的东西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3)用放大镜观察蚕幼虫胸部和腹部有什么?推测其有什么作用?
腹足
胸足
3对胸足,会把持住桑叶协助进食
4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帮助身体运动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4)用放大镜观察蚕幼虫身体两侧有多少个小黑点?它们会有什么作用?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9对),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主要作用是呼吸。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5)蚕幼虫第13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第11节背面,生有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尾角
尾足
新知讲解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蚕幼虫共有13个体节,8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新知讲解
用图画记录下我们看到的蚕的幼虫和食物。
活动2:观察蚕幼虫外形特征
新知讲解
研讨活动
(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哪些变化?
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变白,体表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
新知讲解
研讨活动
(2)蚕用身体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环境?
蚕宝宝靠眼睛、嗅觉、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别食物的。
新知讲解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研讨活动
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空气等。
新知讲解
拓展活动
蜕皮4次后,蚕身体开始变透明,不再吃食,要吐丝结茧了。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用纸板做成的小格子或用干稻草做成的支架,将其放在蚕房中。
新知讲解
拓展活动
蚕在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乱动养蚕盒,更不要用手或其他物体去触碰它,这时候的蚕需要安静地结茧。如果打扰了他,有极大的可能不再做茧,并且丢了命。
温馨提示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_________。
(2)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这是它的________结构。
(3)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_______、胸、腹三部分组成。
(4)当蚕宝宝长大到一定程度后,皮会限制它的身体生长,它需要________才能继续长大。
蚁蚕
呼吸

蜕皮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手指粗细的大蚕,身体每一节两侧都各长着一个黑圆点儿。( )
(2)蚕的身体不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
(3)蚕宝宝的身体两侧有许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起排泄作用的。( )
(4)蚕的蜕皮是从尾部开始的。( )
(5)蚕宝宝在吐丝前,身体粗大,停止生长。( )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乐乐同学饲养蚕宝宝时,发现每隔几天就出现下图这样头胸部昂起、不吃不动的状态,蚕宝宝这时要( )
A.呼吸新鲜空气 B.蜕皮 C.吐丝结茧
(2)小明发现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蚕蜕皮是因为( )
A.蚕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B.蚕身上的皮破了,必须蜕掉再长一层好的
C.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
B
C
课堂练习
(3)我观察过蚕宝宝吃桑叶,我知道下面( )是蚕宝宝吃桑叶时留下的痕迹。
C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解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板书设计
蚕长大了
蚕幼虫

口(咀嚼食物)
眼(感知环境)

胸足(协助进食)

腹足(帮助运动)
气门(进行呼吸)
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空气
作业布置
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动物的一生
主题概述 本单元主题是研究动物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呈现出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学生在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中,能够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理解繁殖的意义,感受动物生命过程的丰富多彩。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2)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3)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二、学习内容: (1)5.2.2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5.2.3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 (3)5.6.8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4)5.6.9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5)6.2.3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6)6.2.4描述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7)8.2.4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8)8.2.5描述和比较胎生与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三、学业要求: (1)能描述常见动物共同特征。 (2)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3)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列举相关实例。 (4)在认识常见生物、认识生物生存行为的过程中,认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意义。 (5)能说出植物和动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认识到植物、动物的某些结构具有帮助其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6)认识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 (7)能分析动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 (8)能记录、整理和描述常见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9)对栽培植物、饲养动物以及观察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产生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8课,以蚕的一生研究为载体,由蚕的一生延伸到昆虫的一生,再到 更多动物的一生。其中,第1、3、4、5、6课是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第2、7、8课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总之,整个单元,两条线索并进,引导学生在观察、记录、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形成对更多动物卵、繁殖和动物一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
学情分析 饲养小动物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实践活动,本单元在一年级“动物”单元观 察蜗牛、鱼等常见动物的基础上,以养蚕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活动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在亲历养蚕的过程中观察蚕的生命需求、不同时期蚕的形态结构及与其相适应的动物的一生生命活动现象,了解蚕的繁殖方式,建立生命周期的模型。单元内容由蚕的繁殖拓展到其他动物繁殖、由蚕的一生拓展到昆虫的一生及更多动物的一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
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动物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不同。 2.动物通过卵生或胎生方式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3.动物与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4.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适宜的条件。 5.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动物类群都有自己共同特征。 二、科学思维 (1)用摄像、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使用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蚕生长变化。 (2)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现昆虫一生的生长发育变化过程。 三、探究实践 1.能制定计划,长期观察,研究蚕的生长变化和发育过程。 2.能从个别到一般,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 3. 能抓住主要特征对动物及动物卵进行分类。 四、态度责任 1.对饲养蚕以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2.能坚持不懈对蚕的一生进行长期观察,感受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3.能客观记录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愿意与人分享养蚕经验和记录结果。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动物的一生》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观察、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 (3)制订切实可行的蚕的一生观察计划。(1)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2)蚕卵是什么样的 (3)怎样观察记录蚕生的生长变化 (1)知道蚕的一生从卵开始,卵的外部形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2)知道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1观察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 (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推测各部分的功能。(1)不同动物的卵都一样吗? (2)动物的卵里有什么?(1)知道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知道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3)知道鸡卵包的结构和作用。1观察课蚕长大了(1)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2)会借助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推测生命活动现象。(1)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 (2)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 (1)知道蚕有眠和蜕皮现象,它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2)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1观察课蚕变了新模样(1)能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2)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1)蚕茧是怎样形成的 (2)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的?(1)知道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知道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1观察课茧中钻出了蚕蛾(1)描述蚕蛾的主要生命活动现象,外部形态特征。 (2)能根据外部特征识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推测蚕蛾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蛹的联系。 (3)能依据昆虫的共同特征,认识更多的昆虫。(1)蚕蛾长什么样 (2)与蚕的幼虫和蛹相比,蚕蛾的生活习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1)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2)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3)蚕是昆虫,昆虫类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1研讨课蚕的一生(1)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2)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从蚕卵孵化出蚁蚕,到蚕蛾产出更多的蚕卵,直至蚕蛾死亡,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蚕的一生。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过程?(1)知道蚕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它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 (2)知道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调查课动物的繁殖(1)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2)按照繁殖方式,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两类。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 哪些与蚕不同 (1)知道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2)知道动物生存依赖于植物。1研讨课动物的一生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区分更多的动物。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过程。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 知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