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卷
、
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34.56
78910
1112131415
答案
1.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测产,双季稻周年亩产达到1603.9公斤。
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
A,黄河流域
B.辽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已从事农业生产B住半地穴式房屋C.以捕鱼狩猎为主D.会人工种植水稻
3.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总结教训,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0多年的努力,
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爱国精神、
②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
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D.瓷器烧制
5.
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文物西周青铜器利簋,腹内有4行33字(如图),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
过。下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此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的
B.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
C,此文物对研究商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D,此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最大的背铜器
6.对春秋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建王室权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王室衰微
D,出现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七年级历
7.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年代尺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西汉
张出
汉武童须布
汉
建立
建立
使西城
“推恩令”
建立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7年
公元25年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
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
A.道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B,儒家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C,墨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D,“法家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等
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犁牛耕的推广B,商鞅变法的实施C.都江堰的修建,D,秦朝统一的完成
10。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威名显赫
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2000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
括()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C.沉重的赋税
D.残酷的刑罚
11.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图中所示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春软
夏朝→①C→西周之
→②中汉朝→③力西晋
战自
A。商朝、三国、秦朝
B.秦朝、商朝、十六国
C,东周、东汉、三国
D,商朝、秦朝、三国
12.东汉末年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意思是指东汉正直不阿
的大臣李固被权臣梁冀害死后暴尸路边,而奸臣胡广等反而获封侯爵。这首童谣反映的是当时
A,政治腐败,官场黑暗
B,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C,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D,农民起义,推翻东汉
13.“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
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以“德”化人
14.《魏书》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一号令()
A,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
B,推动了北魏统一全国
C,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D,阻碍了中原社会发展
15,“自东汉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北方人逃往战争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西晋后期以来,在中
式卷第1页共2页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5DADCC 6-10 CBBCA 11-15 DACCA
二、辨析改错。先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然后改正。(每小题3分,共12分)
16. (×)(1)改正: 将“庄子”改为“墨子”
(×)(2)改正:将“《黄帝内经》”改为“《伤寒杂病论》”
(√)(3)
(×)(4)改正: 将“西晋”改为“东晋”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0分,共24分)
17.(1)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分)
(2)商鞅变法。(2分)
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4分)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时代特征: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4分)
18. (1)长安;(2分)西域;(2分)欧洲;(2分)
(2)西域都护;(2分)新疆;(2分)
四、活动与探究(19分)
19. (1)甲骨文;(2分)商朝。(2分)
(2)司母戊鼎;(2分)
原因:文物的历史价值——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司母戊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文物的精神价值——司母戊鼎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文物的运输保障及安全保障。(4分)
(3)以德治国。(4分)
(4)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作为中学生,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的鉴赏能力,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