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重复试题 xj】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重复试题 xj】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8 17:53:08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重复试题 xj】
一、选择题。
1.(2021七下·惠城期末)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其中一张只能依稀看车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另-张图例中有“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两个朝代的疆城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  )
A.徐杰:西汉和唐朝 B.李红:明朝和清朝
C.刘君:元朝和清朝 D.陈民:元朝和明朝
【答案】C
【知识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 分析材料可知,“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体现了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伊犁将军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以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元朝、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2.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那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求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答案】C
【知识点】港澳台;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归属会稽郡,称为夷洲;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隋朝时期,隋炀帝三次派人到台湾,当时称为流求;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新疆,不符合题意;
B.南海,不符合题意;
D.西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一个都不能少。
3.(2019·大庆)图中①位置在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地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黑龙江
【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图片内容可知, ① 处所指的是西藏地区。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由设在中央的宣政院对其进行管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只有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有点地理常识便可做对此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掌握。
4.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西汉时设西域都护,不符合题意;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不符合题意;
D. 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
5.(2019·聊城)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
【答案】A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 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割裂地方的文化认同感,防止地方分裂,进而加强中央集权,A选项符合题意。
元朝在实行行省制时期就已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选项排除。
材料与思想控制无关,C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边疆地区的开发,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行省制的准确把握,元朝的行省制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6.(2019·随州)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代疆域图(局部)可知,图中的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C项元朝实行行省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
7.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答案】C
【知识点】港澳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归属会稽郡,称为夷洲;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隋朝时期,隋炀帝三次派人到台湾,当时称为流求;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新疆,不符合题意;
B.南海,不符合题意;
D.西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一个都不能少。
8.李明在博物馆看到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辨认出“江浙行省”“岭北行省”等字,此图最有可能绘制于(  )
A.西周 B.东汉 C.宋朝 D.元朝
【答案】D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江浙行省 ”“ 岭北行省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了岭北、辽阳、江浙等10个行省,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西周,不符合题意;
B.东汉,不符合题意;
C.宋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一个都不能少。
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中,发生在元朝的有(  )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元朝的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建立后,实行了行省制度,将西藏纳入元朝的行政版图,巩固了辽阔的疆域。 ①③发生在元朝建立前,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理解和识记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主要贡献是答题的关键。
10.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因此: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符合题意,④河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行省制,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1.(2017七下·揭西期末)“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
A.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 B.元朝疆域的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统一了中国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时朝在凡有人居住之地都设置了驿站,往来世界,就像在自己国内一样,设置众多的驿站说明元朝的交通很发达。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2017七下·临泽期末)今天,我国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国务院,而元朝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尚书省
【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元朝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开始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设置了(  )
A.司农司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司农司,不符合题意;
C.宣政院,不符合题意;
D.中书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
14.(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历代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
A.行省制度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驿站
【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统治,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B项符合题意;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元代在西藏设宣政院,从此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元朝管理台湾的知识。
15.(2017·娄底)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
A.四川行省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
【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所以答案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6.(2020七下·镇平月考)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A”内。
(2)请将该朝代的都城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B”内。
(3)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
【答案】(1)A框元。
(2)B框大都。
(3)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疆域图所属朝代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都城在大都;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是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故答案为:(1) A框元。
(2) B框大都。
(3) 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图片,看懂图片中的重要标志,比如疆域四至,以及对重要地方设置的机构,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识记其都城及地图位置回答;第三题需要学生理解识记,理解识记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回答。
17.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机构的设置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需要。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证明什么历史事实?
【答案】创新:建立行省制度。历史事实: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元朝时,西藏地这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的文物是元宣政院印,它是元朝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的明证, 西藏地这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故答案为: 创新:建立行省制度。历史事实: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元朝时,西藏地这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第一问,需要学生理解识记,注意创新的理解识记;第二问是需要学生先识记出图片即文物,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18.(2017七下·回民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2)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3)“琉球”指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答案】(1)行省制度;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2)西藏;是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之内。
(3)台湾;澎湖巡检司;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地图上的很多行省可知,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在地方的省级行政单位的雏形就是元朝的行省制度。(2)第一小问了根据地图所示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事物,故应为现在的西藏地区。第二小问宣政院是中央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是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的开始,表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3)第一小问根据地图所示位置,应为现在的台湾;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对琉球的管辖,元朝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第三小问该机后设立的意义表明台湾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西藏。(3)本题主要考查台湾。
19.材料解析题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答案】宣慰使司。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故答案为:宣慰使司。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答案】(1)行省制度。
(2)“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记载的是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中书省”是元朝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 , 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
故答案为:(1)行省制度;
(2) “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 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需要学生先判断出制度,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重复试题 xj】
一、选择题。
1.(2021七下·惠城期末)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其中一张只能依稀看车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另-张图例中有“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两个朝代的疆城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  )
A.徐杰:西汉和唐朝 B.李红:明朝和清朝
C.刘君:元朝和清朝 D.陈民:元朝和明朝
2.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那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求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3.(2019·大庆)图中①位置在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地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黑龙江
4.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5.(2019·聊城)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
6.(2019·随州)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7.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8.李明在博物馆看到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辨认出“江浙行省”“岭北行省”等字,此图最有可能绘制于(  )
A.西周 B.东汉 C.宋朝 D.元朝
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中,发生在元朝的有(  )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元朝的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0.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7七下·揭西期末)“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
A.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 B.元朝疆域的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统一了中国
12.(2017七下·临泽期末)今天,我国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国务院,而元朝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尚书省
1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设置了(  )
A.司农司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14.(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历代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
A.行省制度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驿站
15.(2017·娄底)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
A.四川行省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
二、非选择题。
16.(2020七下·镇平月考)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该疆域图所属朝代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A”内。
(2)请将该朝代的都城名称填写在答题卡图中方框“B”内。
(3)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
17.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机构的设置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需要。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证明什么历史事实?
18.(2017七下·回民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2)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3)“琉球”指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19.材料解析题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 分析材料可知,“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体现了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伊犁将军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以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两张残损的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元朝、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2.【答案】C
【知识点】港澳台;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归属会稽郡,称为夷洲;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隋朝时期,隋炀帝三次派人到台湾,当时称为流求;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新疆,不符合题意;
B.南海,不符合题意;
D.西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一个都不能少。
3.【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图片内容可知, ① 处所指的是西藏地区。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由设在中央的宣政院对其进行管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只有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有点地理常识便可做对此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掌握。
4.【答案】C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西汉时设西域都护,不符合题意;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不符合题意;
D. 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 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割裂地方的文化认同感,防止地方分裂,进而加强中央集权,A选项符合题意。
元朝在实行行省制时期就已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选项排除。
材料与思想控制无关,C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边疆地区的开发,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行省制的准确把握,元朝的行省制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6.【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代疆域图(局部)可知,图中的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C项元朝实行行省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港澳台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归属会稽郡,称为夷洲;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隋朝时期,隋炀帝三次派人到台湾,当时称为流求;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新疆,不符合题意;
B.南海,不符合题意;
D.西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一个都不能少。
8.【答案】D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江浙行省 ”“ 岭北行省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了岭北、辽阳、江浙等10个行省,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西周,不符合题意;
B.东汉,不符合题意;
C.宋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一个都不能少。
9.【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建立后,实行了行省制度,将西藏纳入元朝的行政版图,巩固了辽阔的疆域。 ①③发生在元朝建立前,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理解和识记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主要贡献是答题的关键。
10.【答案】A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因此: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符合题意,④河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行省制,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1.【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时朝在凡有人居住之地都设置了驿站,往来世界,就像在自己国内一样,设置众多的驿站说明元朝的交通很发达。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元朝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开始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3.【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司农司,不符合题意;
C.宣政院,不符合题意;
D.中书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
14.【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统治,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B项符合题意;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元代在西藏设宣政院,从此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元朝管理台湾的知识。
15.【答案】B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所以答案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1)A框元。
(2)B框大都。
(3)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疆域图所属朝代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都城在大都;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是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故答案为:(1) A框元。
(2) B框大都。
(3) 设置行省,管理方式多样。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图片,看懂图片中的重要标志,比如疆域四至,以及对重要地方设置的机构,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识记其都城及地图位置回答;第三题需要学生理解识记,理解识记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回答。
17.【答案】创新:建立行省制度。历史事实: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元朝时,西藏地这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基于疆域空前辽阔这个现实因素,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的文物是元宣政院印,它是元朝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的明证, 西藏地这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故答案为: 创新:建立行省制度。历史事实: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元朝时,西藏地这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第一问,需要学生理解识记,注意创新的理解识记;第二问是需要学生先识记出图片即文物,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18.【答案】(1)行省制度;是现在省级行政机构的雏形。
(2)西藏;是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之内。
(3)台湾;澎湖巡检司;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地图上的很多行省可知,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在地方的省级行政单位的雏形就是元朝的行省制度。(2)第一小问了根据地图所示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事物,故应为现在的西藏地区。第二小问宣政院是中央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是西藏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的开始,表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3)第一小问根据地图所示位置,应为现在的台湾;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对琉球的管辖,元朝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第三小问该机后设立的意义表明台湾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西藏。(3)本题主要考查台湾。
19.【答案】宣慰使司。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故答案为:宣慰使司。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0.【答案】(1)行省制度。
(2)“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记载的是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中书省”是元朝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 , 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
故答案为:(1)行省制度;
(2) “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 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需要学生先判断出制度,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