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
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
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文
质随着时代改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学,网络文学由时代催生、因时代而兴旺、也随着时
代而变化。
回想这些年来的网络文学创作发展,很多作品完结之后,很少有人会记住它说了什么。
那些被读者记住、视为经典、时不时就会去重温的作品,则穿越了时光的河流,以各种方式
延续着它的生命,永不过时,这就是精品的力量。
不可否认,因为网络文学创作更新量大、更新速度快,部分作品在人物塑造、叙事逻辑、
精神内核的表现上会显得比较薄弱,而恰怡这些要素就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关健因素。如果想
要提升作品质量,打造精品,必须重视并加强这三方面在行文中的作用。
我们经常会点评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网感”,这种所谓的“网感”,其实就是
网络文学最突出的叙事优点和长处,即“代入感”,即故事情节带着读者往前走,让读者身
临其境,与主角灵魂交融。读者在作品的世界里遨游,体验着主角的悲欢离合。很难想象,
一个扁平化的、脸谱化的、虚妄的、没有真情实感的、处处透着“虚假”的主角,能够顺利
完成这一项代入任务。可以说,一旦主角得不到读者的认可,这本书就已失败大半。
“人设”立住了,还需要叙事逻辑的流畅和自洽。好的作品逻辑应该是能够自洽的,即
使是在作者虚构出来的世界观中,它也应该是完整的、能得到读者认可的,它会让读者相信
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而获得沉浸式的阅读感,不会因为怀疑和不满。
再说到精神内核的表达,没有灵魂的作品是行尸走肉,不会被读者记住,更不会被市场记
住。然而精神表达很需要技巧,如果生撒硬套喊口号,只会赶走读者。如同做莱,光有花架子
而无真材实料,不香不好吃,等待它的只有被撒走、被嫌弃的命运。文艺无界别,纵观流传于
世的所有文艺作品,包括诗词歌舞、音乐美术,无一不是以美动人,以情感人。它们不会喊口
号,它们只是如同花香、月光、晨雾、春雨一般,在我们观赏、聆听它的时刻,无声无息地将
我们包围其中,浸入到我们的肌肤和灵魂中,让我们体会到它的美,萌生出很多不同的感悟。
这种穿透世俗和时光的力量,无坚不摧,网络文学创作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美感和实力。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D(根据“才能让作品具备‘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和自己相似一面’的特质,
从而和时代产生共鸣,打动读者,留住读者,流传于世”可知,“所有读者”错误,无因果
关系)
2.A (“直接引出精品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突破口的观点”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刘
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文质随着
时代改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学。网络文学由时代催生,因时代而兴旺,也随着时代而变
化”可知,引用《文心雕龙·时序》之语,引出的是网络对文学由时代催生而且会随时代变
化的观点)
3.D (本文论点是:精品化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突破口。A 项讲的是网络文学创作的门槛
较低。B 项讲的是时代巨变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C 项讲的是好的网络文学作品应具各哪
些品质。A、B、C 三项都与网络文学创作的精品化关系不大。D 项讲的是优秀的网络小说主
角所县有的特质,对应了关于“人物塑造”的内容,能支撑论点)
二、4.C 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同时消灭”错误。原文是说“在对抗癌细胞时,传统射线就像是一个蒙着眼睛的‘杀手’,
无法主动辨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在进入人体后实施无差别杀伤”,“无差别杀伤”不代表是
“同时消灭”。
B.“会按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治疗三个阶段来进行治疗”错误。三种治疗手段不
是三个治疗阶段。
D.“这标志我国进入放疗的新时代”错误。标志我国进入放疗新时代的是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研发的国内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离子治疗系统的出现。故选 C。
5.B 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而且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错误。“甚至容易造成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并不是所有治疗
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选项以偏概全。故选 B。
6.①布拉格峰精确落在肿瘤处,既可进行精准杀灭,还能关爱健康组织,提高了重离子束
治疗精准性;
②重离子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更大,治疗次数相应减少,从而缩短治疗周期;
③重离子束可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能精确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且对周围健康组织损伤最小,
减少治疗副作用。
④利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技术进行外部成像,与治疗计划的 CT 图像比对,可以对重离子束照
射到体内肿瘤的剂量分布进行在线验证,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每条 2 分,答出其中 3条就行,作答内容与答案意思接近或一致即可)
{#{QQABDQCEogiAABBAAQhCUwVoCEGQkAAAACoOgAAIoAIACRNABAA=}#}
7. B (考查理解作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B 项,“又暗示老汉知道罐儿的名字”错
误,从文本来看,老汉并不知道罐儿的名字,老汉说的罐儿只是盛粥的器具。)
8. A (考查分析关键句作用的能力。A 项,“突出文章的主旨”错误,本文的主旨不是表现
罐儿的“贫穷”,而是写其善良和对爱心的传递。)
9. ①丰富了老汉的形象,展示了老汉精湛的捏罐手艺。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教罐
儿捏罐手艺,罐儿靠制作陶器谋生做铺垫。③凸显了小说主旨,彰显了不求回报,乐于助人
的主题。
(4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得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10. ①老汉。老汉在帮助罐儿学习制陶的技术之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②罐儿。罐儿
制陶技艺精湛,让津南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子变得众人皆知。
(6 分。每点 3 分,答出奇人 1 分,分析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作答,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二、11. ACE
12. C 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中 C 项,“殓”指给死者穿衣装进棺材。
13. B 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题中 B 项,表述错误,“西兵未解”、“盗贼
暴起于江淮”,是指西部边境战事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
地区”。
14. (1)饮食器皿虽然达不到丰厚奢侈,但一定精致且甘美;衣服无论新旧,洗涤缝纫,
一定洁净而妥善。
(2)(她)去世后能得到这篇墓志铭,希望用它来安慰她的灵魂,并且弥补我的悲痛。这
就是我向您请求写墓志铭这样殷切的原因。
(评分要求:(1)“旨”“无”“浣濯”各 1分,句子大意 2 分;(2)“庶几”“塞”“所以”
各 1 分,句子大意 2分)
15. C (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连菊花也不开放“错误,诗人“抱病”
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萄。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
这一带着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
16. 考查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的把握。
颈联因景伤情。独在异乡,日落时分听到猿啼惹人下泪;想到北方故乡正是秋晚霜寒,
萧瑟凄冷,看到故乡白雁飞来,心生凄凉。诗人虚实结合,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对照,产生
了年迈体衰、因病戒酒的感伤,流露出漂泊他乡的孤寂之感和对家乡亲人离散的牵念之意,
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时局动乱的无奈之情。
(描摹景物 2分,感情答出一种给 1分,共 6 分。作答接近答案内容即可,有其他感情言
之成理的内容,也可酌情给分)
{#{QQABDQCEogiAABBAAQhCUwVoCEGQkAAAACoOgAAIoAIACRNABAA=}#}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
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过了
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
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都是当时举世闻
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
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
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
但(饭菜)一定做得精致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
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
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
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
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
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
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
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
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
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出来作乱,而且
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
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唉!
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
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
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夫人去世时三十七岁,因为丈夫的恩泽被封为南阳县君,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年
的七月七日死于高邮。梅氏一族世世代代葬在宛陵,谢氏因为贫困而不能归葬祖茔,某年某
月某日,葬在润州某县的某原上。
铭文说:“高岸深谷啊,京口的平地。山青水深啊,泥土厚实坚韧。住在这里能够快乐
啊,占卜的人这么说道。身体虽然埋入泥土啊,灵魂升上天。何必一定要在故乡啊,然后才
能获得安宁?”
{#{QQABDQCEogiAABBAAQhCUwVoCEGQkAAAACoOgAAIoAIACRNABAA=}#}
17.(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8.B (文中加点的“才”是副词,表条件关系,意为方才。A 项中的“才”表示才智和能
力,是名词。B 项中的“才”是副词,与文中“才”意义用法相同。C 项中的“才”是副词,
表示动作发生得晚,与文中“才”的意义用法不同。D 项中的“才”是名词,表示才智,与
文中“才”意义用法不同)
19.A (原文画线句子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 项,对鸟儿名字列举的省略;B 项,表示引
文的省略;C 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 项,表示语意未尽,故选择 A 项 )
20. ①原句连用三个短句,构成排比,读起来节奏明快,气韵流畅,意蕴和谐,富有画面感。②
原句连用三个“有的”,把天鹅三五成群,各自在湿地悠闲栖息的多种状态和场景描摹得形
象生动,富有意趣。 ③改句虽然保留了大意,但句子稍显冗长,意趣也不够饱满生动。
(每答出一点给 2分,只要有两点,即给 4 分,如答 3 点,也是 4 分。所答语意接近答
案意思或言之有理即可,其他答案视情况酌情给分)
21.①但紧张不一定是坏事 ②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 ③更(也)是考验(考)家长
(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能力。①处,后文着重说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与
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此处应填“但紧张不一定是坏事”。②处,结合后文“都要允许一定程
度的紧张存在”“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可知,考生和家
长均包括在内,后文强调家长,家长应放在后面,此处应填“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③处,
后文说“高考期间,家长要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给考生创造良好的备考空间,使其
保持良好的心态,意在强调高考也是在考家长,此处应填“更是考验家长”。 每处 2
分,作答内容与答案意思接近或一致即可)
22.高考期间家长更应该像往常一样,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规律,因为只有父母的状态稳
定、正常,考生才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考试。(修改对一处得 1 分,对两处得 3 分)
(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两处语病: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保证”与“生
活节奏和规律”不搭配,应改为“保持……节奏和规律”。原句关联词位置不当,两个句子
主语分别是“父母的状态”和“考生”,关联词“只有”应该放在“父母的状态”之前 )
23.写作简析:
这是教材“单元研习任务”中的写作练习。学生只要能选取任一言论来阐发自己的认识
理解,认识正确合理,还能联系生活现实合情合理表达自己的认知,文章字数够,就视为合
乎写作要求。如果能从新的角度给予合乎情理的新阐释,能自圆其说,文从字顺,文面又好,
那就更可贵了,建议给较高分数,判为一类卷。
评卷时,依据具体情况,认真评判,慎重赋分,客观合理地划分文章档次,认真评价学
生写作水平。
{#{QQABDQCEogiAABBAAQhCUwVoCEGQkAAAACoOgAAIoAIAC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