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9 10:00:40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  )
A.齐、楚、秦、燕、赵、魏 B.齐、燕、赵、魏、晋、楚
C.赵、魏、韩、燕、楚、齐 D.韩、赵、魏、晋、楚、齐
【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赵、魏、韩、燕、楚、齐六个诸侯国。材料赞扬了秦王嬴政十年征战,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C项正确;
A项秦国错误,排除A项;
B项晋国错误,排除B项;
D项晋国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1·雅安)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答案】D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AB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15年是秦朝时期,秦统一后,秦始皇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C属于秦朝的圆形方孔钱半两钱,C项正确;
A为战国刀币,排除A项;
B项为战国布币,排除B项;
D项为战国鬼脸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统一货币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他建议秦始皇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建议和努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
A.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B.加强思想控制
C.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D.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
【答案】D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废除自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秦始皇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D项正确;
开疆拓土,青史留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加强思想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治措施的目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 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A项正确;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西起陇西,东到朝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西起临洮,东到河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秦长城的起止点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熟练秦长城的相关知识点。
6.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答案】B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将原赵、燕、秦三国的长城连为一体,筑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B项正确;
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西起咸阳,东到辽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统治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重点识记主要措施与影响。
7.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这幅漫画最恰当的标题应为(  )
A.变法 B.称“王” C.统一 D.仁政
【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关键词“嬴政”。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六国大业,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过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C项正确;
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称“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仁政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I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识记秦朝的建立等知识。
8.(2020·黔西南)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周武王,不符合题意;
B.齐桓公,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秦始皇嬴政建立皇帝制度,灭掉六国,实现全国统一,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唐太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正确答案。
9.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关史实,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
【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有很强的自主性,而郡县制下中央的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避免重蹈国家分裂的覆辙,C项正确;
实行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巩固疆域,而不是拓展疆域,排除A项;
发展经济不是实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
郡县长官不世袭,实行郡县制主要不是为了奖励功臣,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秦朝郡县制的设置以及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关于秦朝的电视剧
【答案】A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题干四个选项中,选项A属于原始史料,A项正确;
《资治通鉴》的记载属于二手资料,排除B项;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属于二手资料,排除C项;
关于秦朝的电视剧属于二手资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原始史料、什么是二手史料的相关史实。
12.(2021·江西)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开创了全新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后世沿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不符合题意;
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不符合题意;
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是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不要死记硬背。
13.(2019·玉林)如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答案】C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图片显示的是把七个国家的文字进行了统一,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实行的统一文字,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看懂图片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细心看图片,注意图片下的提示语,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顺利回答。
14.(2021·潍坊)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漫画.上的文字信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知与秦朝有关,秦统一中国后,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正确;
首创县制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期间,A排除;
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B排除;
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了秦确立中央集权制的有关知识。漫画类的选择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也使试题呈现出图文并茂的效果。
15.(2020七上·德庆月考)《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答案】B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分封制,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没有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使得后世免收战乱之苦,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皇帝制,不符合题意;
D.世袭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学生读懂题干含义,这是文言文,只要读懂题干含义,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即可,难点是理解文言文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答案】(1)贾谊否定了秦始皇,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或:贾谊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评价,柳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因素: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
(2)评价: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建立全国道路网、开凿灵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但他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这是消极的。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成,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概括可知,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为贾谊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评价,贾谊否定了秦始皇。柳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建立全国道路网、开凿灵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答2点即可)但他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又是消极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等知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年 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 该措施有何作用
【答案】(1)公元前221年。郡县制。
(2)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定都咸阳。秦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根据材料图片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统一、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及影响、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灭亡的原因等知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三
(1)秦王完成“扫六合”是在何时 “诸侯尽西来”后“秦王”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王”是谁 他改称号的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王”采取的哪些文化、经济措施
(4)写出与“王”有关的两项留存后世的宏伟工程。
(5)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实行的确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写出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答案】(1)公元前221年。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王嬴政(或秦始皇)。为宣扬个人功绩,表明皇帝的独尊地位。
(3)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4)灵渠和万里长城。
(5)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上被后世历代政权所遵循,并不断加以调整,成为随后2 000多年的基本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秦王嬴政改称号的意图:为宣扬个人功绩,表明皇帝的独尊地位。
(3)根据材料三可知, 材料三反映了“王”采取的文化、经济措施: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留存后世的宏伟工程:灵渠和万里长城。
(5)根据题干材料二、材料三实行的确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可知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上被后世历代政权所遵循,并不断加以调整,成为随后2 000多年的基本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1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后叫齐国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绝他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而要他付刀形币!
材料五 我总觉得:匈奴在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好的。
——《怀念匈奴》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 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列举在这种制度下春秋时期两个强大起来的诸侯。以史为鉴,为防止历史重演,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创新举措
(4)为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5)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法家。
(3)分封制。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举出两个即可)实行郡县制。
(4)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5)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劳役。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可知,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法家的思想,法国主张依法制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3)根据材料三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在这种制度下春秋时期强大起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以史为鉴,为防止历史重演,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郡县制。
(4)根据材料四“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又叫齐国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而要他付刀形币”可知,为了材料四中的问题,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5)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分封制、春秋五霸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这个知识点。
1 /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  )
A.齐、楚、秦、燕、赵、魏 B.齐、燕、赵、魏、晋、楚
C.赵、魏、韩、燕、楚、齐 D.韩、赵、魏、晋、楚、齐
2.(2021·雅安)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3.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4.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他建议秦始皇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建议和努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
A.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B.加强思想控制
C.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D.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
5.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 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6.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7.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这幅漫画最恰当的标题应为(  )
A.变法 B.称“王” C.统一 D.仁政
8.(2020·黔西南)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9.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10.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
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
1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关于秦朝的电视剧
12.(2021·江西)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13.(2019·玉林)如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晋
14.(2021·潍坊)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15.(2020七上·德庆月考)《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年 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 该措施有何作用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三
(1)秦王完成“扫六合”是在何时 “诸侯尽西来”后“秦王”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王”是谁 他改称号的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王”采取的哪些文化、经济措施
(4)写出与“王”有关的两项留存后世的宏伟工程。
(5)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实行的确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写出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1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后叫齐国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绝他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而要他付刀形币!
材料五 我总觉得:匈奴在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好的。
——《怀念匈奴》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 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列举在这种制度下春秋时期两个强大起来的诸侯。以史为鉴,为防止历史重演,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创新举措
(4)为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5)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赵、魏、韩、燕、楚、齐六个诸侯国。材料赞扬了秦王嬴政十年征战,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C项正确;
A项秦国错误,排除A项;
B项晋国错误,排除B项;
D项晋国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AB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15年是秦朝时期,秦统一后,秦始皇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C属于秦朝的圆形方孔钱半两钱,C项正确;
A为战国刀币,排除A项;
B项为战国布币,排除B项;
D项为战国鬼脸钱,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统一货币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D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废除自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秦始皇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D项正确;
开疆拓土,青史留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加强思想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治措施的目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A项正确;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西起陇西,东到朝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西起临洮,东到河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秦长城的起止点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熟练秦长城的相关知识点。
6.【答案】B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将原赵、燕、秦三国的长城连为一体,筑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B项正确;
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西起咸阳,东到辽东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统治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重点识记主要措施与影响。
7.【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关键词“嬴政”。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六国大业,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过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C项正确;
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称“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仁政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I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识记秦朝的建立等知识。
8.【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周武王,不符合题意;
B.齐桓公,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秦始皇嬴政建立皇帝制度,灭掉六国,实现全国统一,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唐太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正确答案。
9.【答案】B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关史实,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有很强的自主性,而郡县制下中央的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避免重蹈国家分裂的覆辙,C项正确;
实行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巩固疆域,而不是拓展疆域,排除A项;
发展经济不是实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
郡县长官不世袭,实行郡县制主要不是为了奖励功臣,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秦朝郡县制的设置以及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A
【知识点】秦灭六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题干四个选项中,选项A属于原始史料,A项正确;
《资治通鉴》的记载属于二手资料,排除B项;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属于二手资料,排除C项;
关于秦朝的电视剧属于二手资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原始史料、什么是二手史料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开创了全新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后世沿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不符合题意;
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不符合题意;
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是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不要死记硬背。
13.【答案】C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图片显示的是把七个国家的文字进行了统一,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实行的统一文字,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看懂图片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细心看图片,注意图片下的提示语,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顺利回答。
14.【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漫画.上的文字信息“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知与秦朝有关,秦统一中国后,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正确;
首创县制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期间,A排除;
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B排除;
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了秦确立中央集权制的有关知识。漫画类的选择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也使试题呈现出图文并茂的效果。
15.【答案】B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分封制,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没有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使得后世免收战乱之苦,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皇帝制,不符合题意;
D.世袭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学生读懂题干含义,这是文言文,只要读懂题干含义,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即可,难点是理解文言文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1)贾谊否定了秦始皇,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或:贾谊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评价,柳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因素: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
(2)评价: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建立全国道路网、开凿灵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但他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这是消极的。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成,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概括可知,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为贾谊从儒学的角度进行评价,贾谊否定了秦始皇。柳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建立全国道路网、开凿灵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这些都是积极的。(答2点即可)但他厉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又是消极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等知识。
17.【答案】(1)公元前221年。郡县制。
(2)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定都咸阳。秦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根据材料图片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统一、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及影响、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灭亡的原因等知识。
18.【答案】(1)公元前221年。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王嬴政(或秦始皇)。为宣扬个人功绩,表明皇帝的独尊地位。
(3)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4)灵渠和万里长城。
(5)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上被后世历代政权所遵循,并不断加以调整,成为随后2 000多年的基本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秦王嬴政改称号的意图:为宣扬个人功绩,表明皇帝的独尊地位。
(3)根据材料三可知, 材料三反映了“王”采取的文化、经济措施: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留存后世的宏伟工程:灵渠和万里长城。
(5)根据题干材料二、材料三实行的确立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可知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上被后世历代政权所遵循,并不断加以调整,成为随后2 000多年的基本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19.【答案】(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法家。
(3)分封制。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举出两个即可)实行郡县制。
(4)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5)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劳役。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可知,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法家的思想,法国主张依法制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3)根据材料三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在这种制度下春秋时期强大起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以史为鉴,为防止历史重演,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郡县制。
(4)根据材料四“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又叫齐国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而要他付刀形币”可知,为了材料四中的问题,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5)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分封制、春秋五霸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这个知识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