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中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
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
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2、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
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东魏
北齐
西
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东
隋
宋→齐→梁→陈
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贞观二年(628年),太宗对大臣说:“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是
经营衣服粮食的,以不耽误时机为本。想要不耽误时机,作为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
应该精简,让人民静养。”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B.以民为本,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4.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后引入内地。根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坐具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最有可能是发生于下列哪
一时期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高中一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1页
共6页
5.宋人“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通帖之后,男女双方要拿帖占卜问卦,看这桩婚事
是否合天意。若问卦结果为吉,男女不相克,女方“回草帖”,由媒人两家通报,择
日过帖,双方家长都满意即可。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C.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
D.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
6.仔细观察下面图片,下列有关图1到图2演变实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图1
图2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
A.男耕女织到大机器生产
B.自然经济到商品经齐
C.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
D.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
7.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载。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
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等诸多优
势,终于进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关于明
清时期广东经济嬗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①广东具有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②受到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影
响。
③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口通商
④明清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商
帮逐渐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报纸将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并称这场运动是英美利用中
国排日的手段。这种看法
A.是日本维护在华利益的必然结果
B.表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矛盾无法调和
C.从侧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
D.说明五四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性质相同
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
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
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C.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
D.确立了新型国家架构
10.“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把重工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同时也不忽视粮
食生产在内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强调要依靠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来推动重工业。与苏
联相比,中国的“一五”计划
A.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较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C.农轻工业增长迅猛
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高中一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2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