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7 23: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证据由“历史的”与“证据”这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其核心概念是“证据”。下列证据能够直
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A.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女娲抟土造人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2.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穴居”相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出现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磨制石器的使用
D.建筑技术的进步
3.相传他与另一位部落首领炎帝结成联盟,打败东夷部落首领蚩尤和北方民族荤粥,将势力扩
展到冀北地区和黄河中游。“他”是

A.尧
B.舜
C.大禹
D.黄帝
4.“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
玉衣,赴火而死。”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夏朝灭亡
B.商朝建立
C.武王伐纣
D.西周灭亡
5.西周建立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控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
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B.确立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
C.阻碍了中华民族交融
D.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6.商周时期,工匠已掌握了铜、锡、铅在青铜器铸造中的使用,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
的器具。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A.生产规模宏大
B.制作工艺高超
C.象征贵族等级
D.分布地域广泛
7.研究发现,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大量出现商王“受禾”“求雨“省黍”等字样。这反映了商代
数A.王权至高无上
B.占卜主题多样
C,农业的重要性
D.事事依赖占卜
8.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长期的交往
和斗争,最终“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A,王室衰微
B.统一国家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历史第1页(共6页)】
·24-CZ66a2·
9.图1所示的内容可以用于研究
晋楚晋秦
·晋楚
晋齐
王晋楚路晋楚
t吴楚
吴越
城濮之战崤之战
郊之战
鞍之战
鄂陵之战湛阪之战柏举之战夫椒之战
公元前632年前627年
前597年
前589年
前575年
前557年
前506年
前494年
图1
A.春秋争霸
B.武王伐纣
C.战国七雄
D.楚汉之争
10.商鞅在秦国推出一道法令:“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
为官者为百石之官。”这一法令可以概括为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废除贵族特权D.鼓励耕织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反映了老子的
A.对立转化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政”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12.《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老”。这反映了战国
时期各学派之间的思想
A.相互排斥
B.相互交融
C.同根同源
D.独立发展
13.农历一月在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时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
改为“zheng'”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
B.以民为本
C.皇帝独尊
D.中央集权
14.秦统一后,南方诸郡面对中央诏令,往往“不能通其意”。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罢其
不与秦文合者”,规范统一,此举成为“中华两千余年大一统的丰碑”。上述材料说明秦朝
A.设置丞相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15.成语是语言精华的体现,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学习历史也有特殊的
价值。下列成语与秦朝衰亡有关的是
A.风声鹤唳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四面楚歌
16.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
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兴修水利
B.对外征伐
C.以农为本
D.以德化民
17.对图2所示的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皇帝
幼帝
外戚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早逝
即位
专权
重用外戚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母后主政
C.皇帝高度集权
除掉
皇帝
D.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外戚
长大
18.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核桃、石榴
依赖宦官
图2
等外来物产;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凿井和俦铁
等技术也传入西域。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丝织品的精美
C.汉朝科技的进步
D.中外关系友好
【历史第2页(共6页)】
·24-CZ66a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