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 名师求索工作室 出品
同步课时精练(十二)3.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后附解析)
一、单选题
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表头G,内电阻为Rg=100Ω,满偏电流为Ig=1mA,现将它们分别改装成量程为0.6 A 的电流表和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分别并联一个电阻R1和串联一个电阻R2,则R1和R2的值分别为( )
A.R1=600Ω,R2=3 000Ω
B.R1=5Ω,R2=3 000Ω
C.R1=0.17Ω,R2=2 900Ω
D.R1=5Ω,R2=2900Ω
2.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内阻为5Ω,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接线柱1、2测电流1、3测电压,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2.0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0V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7V
3.下列四种电学器件,电容器是( )
A. B.
C. D.
4.某同学完成了电压表的改装后,将改装后的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并联,然后接入电路进行测量,发现改装表的示数总比标准表的示数小,为了校准改装表,应( )
A.增大改装表的串联电阻
B.减小改装表的串联电阻
C.用一个电阻与标准表串联
D.用螺丝刀调整改装表的调零螺丝
5.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R1=3kΩ,R2=2kΩ,R3=1kΩ, I=10 mA,I1=6 mA,则a、b两点电势高低和通过R2中电流正确的是( )
A.a比b高,4mA B.a比b高,2mA
C.a比b低,7mA D.a比b低,4mA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组成的,已知灵敏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内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增大时量程增大
B.乙表是电压表,减小时量程增大
C.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则
D.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3V,则
7.如图所示,大量程电压表、电流表都是由灵敏电流表G和变阻箱R改装而成。已知灵敏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为,内阻为,变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为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甲,
B.改装为量程的电流表,选择图乙,
C.改装为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甲,
D.改装为量程的电压表,选择图乙,
8.如图所示,电流表A1(0~3 A)和A2(0~0.6 A)由两个相同的电流计改装而成,现将这两个电流表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1、A2的读数之比为1∶1
B.A1、A2的读数之比为1∶5
C.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5
D.A1、A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1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压表,乙表是电流表
B.R增大时甲表量程增大
C.R增大时乙表量程增大
D.上述说法都不对
二、多选题
10.电流表的内阻为Rg,满刻度电流为Ig,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如并联一个阻值为nR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量程是nIg的电流表
B.如串联一个阻值为nR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1)IgRg的电压表
C.如并联一个阻值为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Ig的电流表
D.如果串联一个阻值为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1)IgRg的电压表
11.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12.有一灵敏电流计,其表头内阻,满偏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表头并联一个2.5 Ω的电阻就可以改装成0~0.5A的电流表;
B.将表头串联一个14 Ω的电阻就可以改装成0~15V的电压表;
C.把它改成量程为3.0V的电压表,测量某电压时读数为1.0 V,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0.1A
D.将表头改装为一个0~3A的电流表(表盘已改,即满偏时指针所指位置已标上3A)后进行校准时,发现标准电表示数为1.50A电流时,改装电表的示数为1.60A,产生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改装时并联的电阻稍大
三、解答题
13.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图所示,R1=8Ω,R2=4Ω,R3=6Ω,R4=3Ω。
(1)求a、c之间R1和 R2的总电阻R12;
(2)求c、d之间R3和 R4的总电阻R34;
(3)求a、d之间四个电阻的总电阻R总。
14.图甲所示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300μA。
(1)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0~0.6A的安培表,求改装后安培表的内阻;
(2)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0~3V的电压表,求需要串联的电阻值大小;
(3)在答题卷上的图乙指定的方框内给(2)中改装后的电压表标上刻度值。
15.有一个表头,其满偏电流Ig=1mA,内阻Rg=500Ω.求:
(1)如何将该表头改装成量程U=3V的电压表?
(2)如何将该表头改装成量程I=0.6A的电流表?
-----二十一世纪 名师求索工作室 出品
试卷第1页,共3页
@二十一世纪教育
参考答案:
1.C
解析: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电阻分流,并联电阻阻值为
改装成电压表要串联电阻分压串阻值为
答案:C。
2.D
解析:A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知识可知R1分流为1.2A,故量程为
每一小格表示0.06A。故AB错误;
C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A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的路程仍为1.8A,此时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
故每一小格表示0.7V。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3.C
解析:图中A是电池;B是螺线管;C是电容器;D是滑动变阻器。
答案:C。
4.B
解析:电压表的示数偏小,说明通过改装表的电流过小,所串联的电阻阻值R=-Rg太大,应减小串联电阻的阻值,故B正确.答案:B.
5.C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得R1和R3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I1R1=6×10-3×3×103V=18V
U3=I3R3=(I I1)R3=(10 6)×10 3×1×103V=4V
则有a点的电势比c点电势低18V,b点的电势比c点电势低4V,所以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则有R2两端的电压为
U2=U1 U3=14V
通过R2中电流是
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6.D
解析:A.甲由一个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变阻器并联,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改装成电流表。电流表的量程
可知当增大时,量程减小,故A错误;
B.乙由一个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变阻器串联,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改装成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
可知减小时,量程减小,故B错误;
C.由公式
知,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则
故C错误;
D.由公式
知,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则
故D正确。
答案:D。
7.A
解析:AB.若改装成0.6A的电流表,应该并联一个小电阻,起到分流的作用,分流电阻的阻值
A正确,B错误;
CD.若装为量程的电压表,应该串联一个大电阻,起到分压的作用,分压电阻的阻值
CD错误。
答案:A。
8.D
解析:电流表A1、A2量程之比为5∶1,则由可得其内阻之比为1∶5;A1、A2并联,故流经A1、A2电流之比等于内阻的反比,即流经A1、A2电流之比为5∶1,所以读数之比为5∶1,由电表改装原理可得A1、A2并联,且两电流计相同,故流经电流计的电流相等,两指针偏转角度相等,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9.C
解析:A.甲表是灵敏电流计和变阻器的并联,组成电流表,乙表甲表是灵敏电流计和变阻器的串联,组成电压表,A错误;
B.R增大时,甲表中变阻器分流减小,量程减小,B错误;
C.R增大时,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增大,乙表量程增大,C正确;
D.由上可知,D错误。
答案:C。
10.BC
解析:A.由并联一个阻值为nRg的定值电阻,根据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其分担的电流为,可以改装为量程是的电流表,故A错误;
C.并联一个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根据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其分担的电流为,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Ig的电流表,故C正确;
B.串联一个阻值为nRg的定值电阻,根据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其分担的电压为nIgRg,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n +1)IgRg的电压表,故B正确;
D.串联一个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根据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其分担的电压为IgRg,可以改装为一个量程是IgRg的电压表,故D错误。
答案:BC。
11.BD
解析:AB.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R1分流为1.2A,故量程为
故每一小格表示0.06A,故A错误,B正确;
CD.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电流表A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的量程仍为1.8A,故每一小格表示0.06A,故C错误,D正确。
答案:BD。
12.AD
解析:A.将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若需要改装成0~0.5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的电阻阻值为
故A正确;
B.将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若需要改装成0~15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的电阻阻值为
故B错误;
C.把它改成量程为3.0V的电压表,测量某电压时读数为1.0 V,此时电流为电流表满偏的,流过表头的电流为,故C错误;
D.改装成电流表后,发现表头示数偏大,则是由于并联电阻过大,导致通过分流电阻的电流过小,从而使表头的电流偏大,故D正确;
答案:AD。
13.(1)12Ω;(2)2Ω;(3)14Ω
解析:(1)与串联,故a、c之间的总电阻为
(2)R3与R4并联,故c、d之间的总电阻为
(3)R12和 R34串联,故a、d之间的总电阻为
14.(1)0.05Ω;(2)9900Ω ;(3)见解析
解析:(1)设改装后安培表的内阻为R1,改装成安培表是在小量程电流表两端并联电阻,则有
解得
R1=0.05Ω
(2)需要串联的电阻值为R2,则有
Ig(R2+Rg)=U
解得
R2=9900Ω
(3)如图所示。
15.(1)与表头串联一个2500Ω的分压电阻,并将表头的刻度盘按设计的量程进行刻度。
(2)与表头并联一个0.83Ω的分流电阻,并将表头的刻度盘按设计的量程进行刻度。
解析:(1)电压表满偏时,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
U=Ig(R+Rg)
解得:
R=2500Ω
即与表头串联一个2500Ω的分压电阻,并将表头的刻度盘按设计的量程进行刻度。
(2)电流表满偏时,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
IgRg=(I﹣Ig)r
解得:
R≈0.83Ω
即与表头并联一个0.83Ω的分流电阻,并将表头的刻度盘按设计的量程进行刻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二十一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