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加与减》说课
EDUCATION
说课人:
目
录
01
学情分析
02
目标、重难点
03
教法与学法
04
教学过程
05
板书设计
01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加与减(三)》是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进一步接触竖式计算,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多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本单元不仅仅是学习计算的方法和技能,还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含义,发展数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本节课选自本单元的第一个课,结合“图书馆”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列竖式的规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并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估算和计算能力,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并不完全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就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02
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会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通过摆小木棒,拨计数器等活动,理解满十进一,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表达、倾听和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及善于挑战自我的优秀学习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01
02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难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法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重点
教学重难点
03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课采用动手操作法运用小木棒以及计数器更形象的用事物的方式将加法的运算过程呈现出来;在过程中采用探究法与谈话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交流,最终得出结论。做中学,操作中思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教法
学生通过思考,发问、操作、观察满十进一的算理;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做中说、做中思、做中得,理解满十进一的运算理论。
学法
04
教学过程
01
02
03
04
05
复习铺垫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动手操作体会算理
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01复习铺垫
复习环节以游戏的无意注意策略在短时间内将孩子们快速、快乐地带进数学课堂,并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为后续新知的探究做好方法的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有障碍学生搭好阶梯,实现“以旧带新”数学思维的自然过渡和衔接。
0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练习,使记忆更加牢固。
0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运用“生活化数学”的理念,以身边的数学作为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从而产生好奇、探求根源地学习需求。
05课堂总结
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03动手操作,体会算理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在无意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出算理,轻松总结、记忆计算方法和规律,更好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设计理由
05
板书设计
加与减(三)
--- 图书馆
摆木棒
方法一:4+8=12,
20+12=32;
方法二:28+2=30,
30+2=32
计数器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2 8
+ 1 4
--------
3 2
列竖式
说课完毕,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