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未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
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中国的广袤土地,曾孕育着早期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下列哪种生活
用品会是北京人经常使用的
A.打制石器
B.猪纹陶钵
C.铜刀
D.铜鼎
2.2019年在陕西刘家洼遗址新发现了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其中的青铜铭文证实了
芮国国君的身份和该遗址的芮国都城的性质,填补了芮国历史空白,也为关中东部
周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由此可以得知
A墓主的身份是天子
B.青铜器上的字体是甲骨文
C.芮国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
D.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3.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其中属于法家学派的
是
A社会理想:平等、互爱、互利
B.治国理念:以法治国、违法必究
C.人生追求:顺其自然、自由、宽容
D.文化基础:仁爱、正直、自强
4,某同学正在利用地图进行历史学习,他学习的内容
应该是
A中央集权制度
B.地方郡县制度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中月生8国组年
年描通通间
+加强设军器线
七年级历史
第1页(共6页)
5.历史剧《大秦赋》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秦始皇是位雄
才大略的皇帝,在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镜头,其中正确的是
A.官兵在城墙上贴了一张纸质公告
B.李斯用小篆写了一份奏章
C.秦始皇接受主父偃“推恩”建议
D.桌子上摆放着葡萄、石榴等水果
6.“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
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7.为统一思想,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推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
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A.儒家思想内容的变化
B.人民的需求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D.统治者的需要
8.右图是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交通,这条道路
A.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状况
B.是海上丝绸之路
C.使西汉王朝开始进人鼎盛
D.是陆上丝绸之路
9.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先后削平地方割据
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巩固和稳定封
一一海上航
建统治,刘秀大力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
济,为以后东汉王朝的发展和巩固奠定了基础,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吴越争霸
D.休养生息
10.《后汉书》记载:汉和帝年幼继位,外戚窦宪兄弟独揽大权,内外臣僚都难以接近
皇帝。后来,皇帝借助宦官郑众等铲除了窦氏势力,郑众被封爵加官,登公卿之
位。上述材料反映出东汉政治的重要特征是
A.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B.皇帝年幼不理朝政
C.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1.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
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
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12.《史记》记述了约3000年的史事,它包括了秦始皇本纪第六、陈涉世家第十八、廉
I9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