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平均数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平均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4 10:25:34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平均数
一、选择题
1.(2020四上·苏州期末)四(3)班同学的平均体重35千克,五(3)班同学的平均体重42千克。小利在四(3)班,小军在五(3)班,小利比小军(  )。
A.重
B.轻
C.有可能重,有可能轻,也有可能一样重
2.(2019四下·中期末)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
A.
B.
C.
3.(2019四上·兴化期中)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143厘米。王小刚在四(1)班,李明在四(2)班,王小刚比李明(  )
A.高 B.矮 C.不能确定
4.(2019四下·府谷期末)奇思、笑笑、妙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妙想的身高是(  )。
学生 奇思 笑笑 妙想
身高/厘米 134 127
A.130 B.129 C.127
二、判断题
5.(2019四下·白云期末)学校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最高是171cm,最矮是153cm,他们的平均身高有可能是151cm。(

6.(2019四下·麻城期末)小丽身高130厘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她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
7.(2019四下·长沙期末)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的尺寸。(  )
8.(2019四下·峄城期末)一个水库的平均水深是138cm,小明身高145cm,去游泳肯定没有危险。(  )
9.(2019四下·沾益期中)78、90、87、88、92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7.(  )
三、填空题
10.小英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小英的英语得了   分。
11.第一小组3名同学折135朵纸花,第二小组4名同学折145朵纸花,平均每名同学折   朵纸花。
12.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6,其中一个数是105,另一个数是   。
13.张叔叔5次打靶的成绩分别是44环、42环、50环、48环、46环,平均每次打靶的成绩是   环。
14.(2020四上·兴化期末)甲、乙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的平均数是77,那么丙数是   .
四、解答题
15.下面是自然小组记录了2019年5月1日至5月15日某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后制作的统计表。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
(2)这15天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这15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16.下面是幸福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组 体育 音乐 绘画 电脑
人数 16 12 8 4
(1)根据所给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并说出每小格表示 △ 人。
(2)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3)在这些兴趣小组中,最多人数是最少人数的几倍?
17.探险小分队组织登山活动,上山每分走50米,36分爬上山顶。立即按原路下山,下山每分走75米。那么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18.(2019四下·镇海期末)下面是四年级各班为贫困山区小朋友捐书情况。
(1)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四(3)班总共捐书   本,比四(5)班多捐   本。
(3)四年级总共捐了文学类书籍   本,漫画类   本。
(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级捐书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小利比小军的体重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据此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大于这一组数字的最小值,而小于这一组数字的最大值。
3.【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 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143厘米。王小刚在四(1)班,李明在四(2)班,王小刚比李明高或矮不能确定。
故答案为:C。
【分析】 王小刚在四(1)班 ,148厘米是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不能确定王小刚身高是大于148厘米还是小于148厘米。李明在四(2)班 , 143厘米是 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也不能确定李明身高是大于143厘米还是小于143厘米。
4.【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130×3-134-127
=390-134-127
=129(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平均身高乘3求出总身高,然后减去奇思的身高,再减去笑笑的身高即可求出妙想的身高。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 学校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最高是171cm,最矮是153cm,他们的平均身高不可能是151cm。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不会大于最大的数,不会小于最小的数,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53cm到171cm之间。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可得这条河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所以小丽下河不安全。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不能反映出这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大小。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的尺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字之和除以这些数字的个数所得。学生的每人的身高并不都等于平均数,故不能用平均升高当做订校服的尺寸。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水库的平均水深是138cm,说的是水库水深的一般水平,有的地方不到138cm,有的地方超过138cm,所以身高145cm的小明,去游泳是有危险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平均数是用于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趋势。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78+90+87+88+92)÷5=435÷5=87,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五个数的和÷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
10.【答案】98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92×3-89×2=276-178=98(分)。
故答案为:98.
【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3=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成绩; 语文、 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2= 语文、 数学两科的总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成绩-语文、 数学两科的总成绩=英语成绩。
11.【答案】40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135+145)÷(3+4)
=280÷7
=40(朵)
故答案为:4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花的总朵数÷同学的总人数=平均每名同学折纸花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12.【答案】207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156×2-105
=312-105
=207
故答案为:207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两个数的平均数×2-其中一个数=另一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13.【答案】46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44+42+50+48+46)÷5=46环,所以平均每次打靶的成绩是46环。
故答案为:46。
【分析】平均每次打靶的成绩=5次打靶的成绩的总和÷5,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4.【答案】59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77×3-86×2=231-172=59。
故答案为:59。
【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乙两个数的和=丙数。
15.【答案】(1)
(2)解:这15天的气温整体上是升高的。
(3)解:(17+19.5+18+20+23+22.8+24+23.8+24+24+24+25.2+26.5+26.5+26.7)÷15
=345÷15
=23(℃)
答:这15天的平均气温是23℃。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先找出所有点的位置,再依次连线,并在点上面标上数字;
(2)根据折线的走势解答;
(3)15天的气温之和÷15=这15天的平均气温。
16.【答案】(1)如图所示,观察图形可得每小格表示2人;
(2)解:(16+12+8+4)÷4=10(人)
答: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10人。
(3)解:16÷4=4
答:最多的人数是最少人数的4倍。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条形统计图最符合,图形中人数的数字是0、2、4、……之间相差2,即每个小格表示2人;
(2)将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兴趣的人数;
(3)在表格中找出最大的数,再找出最小的数,接下来再用最大的数除以最小的数即可。
17.【答案】解:50×36÷75=24(分钟)
(50×36×2)÷(36+24)=60(米)
答:上下山平均每分走60米。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山底到山顶的距离=上山每分走的距离×上山用的时间,那么下山用的时间=山底到山顶的距离÷下山每分走的距离,故上下山平均每分走的距离=山底到山顶的距离×2÷(上山用的时间+下山用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8.【答案】(1)
(2)35;4
(3)98;67
(4)33
【知识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2)四(3)班捐书总数量=22+13=35(本);四(5)班捐书总数量=15+16=31(本)。
四(3)班 比四(5)班多捐的数量=35-31=4(本)。
(3)文学类书籍的总数=18+23+22+20+15=98(本),
漫画类书籍的总数=14+10+13+14+16=67(本)。
(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捐的数量=(98+67)÷5=33(本)。
【分析】(1)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即可;
(2)用四(3)班捐文学类书的数量加上漫画类数的数量计算出四(3)班捐书总数量,同样计算出四(5)班捐书总数量,再用四(3)班捐书总数量减去四(5)班捐书总数量即可得出四(3)班 比四(5)班多捐的数量;
(3)将五个班文学类的书籍加起来即可得到文学类书籍的总数,将五个班漫画类的书籍加起来即可得到漫画类书籍的总数;
(4)将(3)中文学类书籍的总数和漫画类书籍的总数加起来再除以四年级总共的班数即可得到平均平均每个班捐书的数量。
1 / 1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平均数
一、选择题
1.(2020四上·苏州期末)四(3)班同学的平均体重35千克,五(3)班同学的平均体重42千克。小利在四(3)班,小军在五(3)班,小利比小军(  )。
A.重
B.轻
C.有可能重,有可能轻,也有可能一样重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小利比小军的体重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据此解答。
2.(2019四下·中期末)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4个数的平均数的图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平均数大于这一组数字的最小值,而小于这一组数字的最大值。
3.(2019四上·兴化期中)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143厘米。王小刚在四(1)班,李明在四(2)班,王小刚比李明(  )
A.高 B.矮 C.不能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 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148厘米,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143厘米。王小刚在四(1)班,李明在四(2)班,王小刚比李明高或矮不能确定。
故答案为:C。
【分析】 王小刚在四(1)班 ,148厘米是四(1)班学生平均身高,不能确定王小刚身高是大于148厘米还是小于148厘米。李明在四(2)班 , 143厘米是 四(2)班学生平均身高,也不能确定李明身高是大于143厘米还是小于143厘米。
4.(2019四下·府谷期末)奇思、笑笑、妙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妙想的身高是(  )。
学生 奇思 笑笑 妙想
身高/厘米 134 127
A.130 B.129 C.127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130×3-134-127
=390-134-127
=129(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平均身高乘3求出总身高,然后减去奇思的身高,再减去笑笑的身高即可求出妙想的身高。
二、判断题
5.(2019四下·白云期末)学校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最高是171cm,最矮是153cm,他们的平均身高有可能是151cm。(

【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 学校排球队队员的身高最高是171cm,最矮是153cm,他们的平均身高不可能是151cm。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不会大于最大的数,不会小于最小的数,所以他们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53cm到171cm之间。
6.(2019四下·麻城期末)小丽身高130厘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她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可得这条河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所以小丽下河不安全。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不能反映出这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大小。
7.(2019四下·长沙期末)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的尺寸。(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平均身高订校服的尺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字之和除以这些数字的个数所得。学生的每人的身高并不都等于平均数,故不能用平均升高当做订校服的尺寸。
8.(2019四下·峄城期末)一个水库的平均水深是138cm,小明身高145cm,去游泳肯定没有危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水库的平均水深是138cm,说的是水库水深的一般水平,有的地方不到138cm,有的地方超过138cm,所以身高145cm的小明,去游泳是有危险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平均数是用于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趋势。
9.(2019四下·沾益期中)78、90、87、88、92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7.(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78+90+87+88+92)÷5=435÷5=87,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五个数的和÷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
三、填空题
10.小英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小英的英语得了   分。
【答案】98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92×3-89×2=276-178=98(分)。
故答案为:98.
【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3=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成绩; 语文、 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2= 语文、 数学两科的总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成绩-语文、 数学两科的总成绩=英语成绩。
11.第一小组3名同学折135朵纸花,第二小组4名同学折145朵纸花,平均每名同学折   朵纸花。
【答案】40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135+145)÷(3+4)
=280÷7
=40(朵)
故答案为:4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花的总朵数÷同学的总人数=平均每名同学折纸花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12.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6,其中一个数是105,另一个数是   。
【答案】207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156×2-105
=312-105
=207
故答案为:207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两个数的平均数×2-其中一个数=另一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13.张叔叔5次打靶的成绩分别是44环、42环、50环、48环、46环,平均每次打靶的成绩是   环。
【答案】46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解:(44+42+50+48+46)÷5=46环,所以平均每次打靶的成绩是46环。
故答案为:46。
【分析】平均每次打靶的成绩=5次打靶的成绩的总和÷5,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4.(2020四上·兴化期末)甲、乙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的平均数是77,那么丙数是   .
【答案】59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77×3-86×2=231-172=59。
故答案为:59。
【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乙两个数的和=丙数。
四、解答题
15.下面是自然小组记录了2019年5月1日至5月15日某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后制作的统计表。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
(2)这15天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这15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答案】(1)
(2)解:这15天的气温整体上是升高的。
(3)解:(17+19.5+18+20+23+22.8+24+23.8+24+24+24+25.2+26.5+26.5+26.7)÷15
=345÷15
=23(℃)
答:这15天的平均气温是23℃。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先找出所有点的位置,再依次连线,并在点上面标上数字;
(2)根据折线的走势解答;
(3)15天的气温之和÷15=这15天的平均气温。
16.下面是幸福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组 体育 音乐 绘画 电脑
人数 16 12 8 4
(1)根据所给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并说出每小格表示 △ 人。
(2)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3)在这些兴趣小组中,最多人数是最少人数的几倍?
【答案】(1)如图所示,观察图形可得每小格表示2人;
(2)解:(16+12+8+4)÷4=10(人)
答: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10人。
(3)解:16÷4=4
答:最多的人数是最少人数的4倍。
【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条形统计图最符合,图形中人数的数字是0、2、4、……之间相差2,即每个小格表示2人;
(2)将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兴趣的人数;
(3)在表格中找出最大的数,再找出最小的数,接下来再用最大的数除以最小的数即可。
17.探险小分队组织登山活动,上山每分走50米,36分爬上山顶。立即按原路下山,下山每分走75米。那么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答案】解:50×36÷75=24(分钟)
(50×36×2)÷(36+24)=60(米)
答:上下山平均每分走60米。
【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山底到山顶的距离=上山每分走的距离×上山用的时间,那么下山用的时间=山底到山顶的距离÷下山每分走的距离,故上下山平均每分走的距离=山底到山顶的距离×2÷(上山用的时间+下山用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8.(2019四下·镇海期末)下面是四年级各班为贫困山区小朋友捐书情况。
(1)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四(3)班总共捐书   本,比四(5)班多捐   本。
(3)四年级总共捐了文学类书籍   本,漫画类   本。
(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级捐书   。
【答案】(1)
(2)35;4
(3)98;67
(4)33
【知识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解析】【解答】(2)四(3)班捐书总数量=22+13=35(本);四(5)班捐书总数量=15+16=31(本)。
四(3)班 比四(5)班多捐的数量=35-31=4(本)。
(3)文学类书籍的总数=18+23+22+20+15=98(本),
漫画类书籍的总数=14+10+13+14+16=67(本)。
(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捐的数量=(98+67)÷5=33(本)。
【分析】(1)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即可;
(2)用四(3)班捐文学类书的数量加上漫画类数的数量计算出四(3)班捐书总数量,同样计算出四(5)班捐书总数量,再用四(3)班捐书总数量减去四(5)班捐书总数量即可得出四(3)班 比四(5)班多捐的数量;
(3)将五个班文学类的书籍加起来即可得到文学类书籍的总数,将五个班漫画类的书籍加起来即可得到漫画类书籍的总数;
(4)将(3)中文学类书籍的总数和漫画类书籍的总数加起来再除以四年级总共的班数即可得到平均平均每个班捐书的数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