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3? 月球与月相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3? 月球与月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2 12:01:09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3 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
1.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没有动物和植物 B.没有空气
C.没有水 D.到处是环形山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解答】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D正确。
故答案为:D
2.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形成 B.雨水冲刷形成
C.外来星体撞击形成 D.河流侵蚀形成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3.下列活动能在月球上进行的是(  )
A.跳远 B.游泳 C.放风筝 D.听音乐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人在月球上可以进行跳远运动,且要比地球上更远,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水,无法游泳,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放风筝,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无法听音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下列物质月球上存在的是(  )
A.大气 B.冰川 C.矿产资源 D.生物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故A错误。
B、月球的表面没有水,所以不存在冰川,故B错误。
C、月球的表面有岩石及,故C正确。
D、月球的表面没有生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大气
B.月球的质量较小
C.月球的体积较小
D.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大,A正确。
故答案为:A
6.发生月全食看到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新月 C.下弦月 D.满月
【答案】D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解答】发生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所看到的月相是满月,D正确。
故答案为:D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五 C.十五 D.十六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解答】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初一,A正确。
故答案为:A
8.月食可能发生的时间是(  )
A.初一 B.初五 C.初十 D.十五或十六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解答】发生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所看到的月相是满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十五或十六,D正确。
故答案为:D
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解答】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B正确。
故答案为:B
10.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聂海胜 D.费俊龙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解答】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 翟志刚 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 聂海胜 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故 A正确。
故答案为:A
二、读图题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   、   、   、   。
(2)月相从A到B到C到D的周期时间为:   ,又称为   。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   。
【答案】(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29.5日;朔望月
(3)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月球、太阳三个球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情况如下图:
【解答】(1)此图中太阳位于左侧,根据月相变化图可知,A是新月,B是上弦月,C是满月,D是下弦月。
(2)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3)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故答案为:(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29.5天;朔望月;(3) 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月球、太阳三个球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1 / 1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7.3 月球与月相
一、选择题
1.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没有动物和植物 B.没有空气
C.没有水 D.到处是环形山
2.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形成 B.雨水冲刷形成
C.外来星体撞击形成 D.河流侵蚀形成
3.下列活动能在月球上进行的是(  )
A.跳远 B.游泳 C.放风筝 D.听音乐
4.下列物质月球上存在的是(  )
A.大气 B.冰川 C.矿产资源 D.生物
5.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大气
B.月球的质量较小
C.月球的体积较小
D.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6.发生月全食看到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新月 C.下弦月 D.满月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五 C.十五 D.十六
8.月食可能发生的时间是(  )
A.初一 B.初五 C.初十 D.十五或十六
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0.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聂海胜 D.费俊龙
二、读图题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   、   、   、   。
(2)月相从A到B到C到D的周期时间为:   ,又称为   。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解答】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人在月球上可以进行跳远运动,且要比地球上更远,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水,无法游泳,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放风筝,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无法听音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故A错误。
B、月球的表面没有水,所以不存在冰川,故B错误。
C、月球的表面有岩石及,故C正确。
D、月球的表面没有生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大,A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解答】发生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所看到的月相是满月,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解答】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初一,A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解答】发生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所看到的月相是满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十五或十六,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解答】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B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解答】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 翟志刚 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 聂海胜 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故 A正确。
故答案为:A
11.【答案】(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29.5日;朔望月
(3)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月球、太阳三个球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情况如下图:
【解答】(1)此图中太阳位于左侧,根据月相变化图可知,A是新月,B是上弦月,C是满月,D是下弦月。
(2)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3)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故答案为:(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29.5天;朔望月;(3) 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月球、太阳三个球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