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7 18:48:35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guō) 寂寞(mó) 蓬(péng)勃 莽(máng)莽
B.澄(dèng)澈 崛(jué)起 掺(cān)合 揉(ròu)团
C.气概(gài) 幽(yōu)光 藤(téng)条 不堪(kàn)
D.溅(jiàn)落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shěng)事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有误。“女娲”的准确读音“nǚ wā”,“莽莽”的准确读音“mǎng mǎng”。
B有误。“澄澈”的读音是“chéng chè”,“掺和”的准确读音“chān huo”。
C有误。“气概”的准确读音“qì gài”,注意“藤条”的读音。
D准确。注意“向午”“抽噎”的读音。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疮伤 枯藤 泥潭 眉开眼笑
B.原野 贱落 荒凉 世世代代
C.非凡 山崖 搅拌 非凡气概
D.泥浆 开辟 麻烦 兴高彩烈
【答案】C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A.疮伤——创伤;
B.贱落——溅落;
D.兴高彩烈——兴高采烈;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能力层级A
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___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________。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答案】A
【知识点】衔接仿写;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文段中第①空应填“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其修饰的对象不能是具体的事物。第②空中“周口店遗址”应为一个整体,遗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场景,如将“考古遗址”作为整体,遗址就成了考古之后遗留的场景,明显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通过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和“使”任删其一)
C.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调换位置)
D.我们一定要吸取这类事故的教训,避免校园踩踏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不”)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这里修改正确。
B缺少主语,这里修改正确。
C语序颠倒,应把“第一眼”移到“看到的”前面。
D不合逻辑,这里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力的帮手。
B.看到满山的柚子树结满了柚子,丰收在望,果农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C.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D.有一年紫藤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答案】C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项,神通广大:指无所不能的本领。
B项,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D项,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A、B、D三项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正确。
C项,灵机一动:形容突然间想出了办法。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之功效。
C.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答案】D
【知识点】逗号;分号;冒号;引号;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掌握好各种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结合语句正确使用。
故答案为:D
【点评】一种简易的判定方法。即前引号前(紧接着的)如果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点号放在引号内;如果引号前面是逗号或没有标点,就算作非独立引用,就不保留引文末的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如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引文末了该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独立成句,还是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和重音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B.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C.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D.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答案】D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诗的节奏是由停顿和韵脚构成的。有规则的停顿是诗的节奏的主要因素。在一句诗或一行诗中,自然分成若干音组(或音步),一个音组即一拍,各个音组之间略有停顿或拖腔,所费时间大体相等,朗读起来形成节奏感。一个音组一般就是一个意义单位,不过有时会有出入。一个音组可以包括多少不等的几个音节。音节少的,显得舒缓;音节多的,显得紧促。
D正确划分节奏应为: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其它各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二、填空题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③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答案】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知识点】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解析】【分析】①心理描写,“她忽然灵机一动”,描写了女娲的心理活动;
②动作描写,“掘”“掺”“揉”等动词,准确的写出了女娲造人的过程;
③神态描写,“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女娲的神态。答案
故答案为: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点评】人物形象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9.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下面,请你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
茶余饭   薄西山
庖丁解   中豪杰
精益求   阔天空
横七竖   市蜃楼
【答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考查对成语的积累和了解神话故事。可以采用在空格内先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根据进入的词来联想神话故事,这样即可解答。
故答案为: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
【点评】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池水又澄澈得能照见她的影儿,大地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神通广大的女娲让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
(2)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把天弄破了?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4)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5)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女娲补天
(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1)本文内容主要写共工撞倒不周山之后,女娲补天的故事,所以可拟写为“女娲补天”。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通读文本内容,在第二至四段中可找到答案,天是水神共工弄破的,因为他和火神祝融打仗,被打败后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不周山,因此天就破了。
(3)文中描述的句子是:“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本文为创世神话,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根据这一文体知识可知本文的内容是不真实的,它主要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本题考查人物精神的概括。女娲在看到天地发生变化后,不辞辛苦的补天,目的是为了让她所创造的人类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可见她是一个有爱心,且意志顽强的人,她身上的这种高贵的精神正是我们应学习的。
故答案为:(1)女娲补天
(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文章的标题一般是内容的概括,或是点明主旨的关键词句;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⑶文段中有对女娲补天过程的描述,找出后用原句作答或是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都可以;
⑷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本文的文体,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⑸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往上推。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日月山川、世间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大地照明。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天空,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矿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虫鱼。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万物。
(1)从内容上看,本文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盘古身体的某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的某一事物,这两者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三个方面:①宇宙最初的景象;②天地的形成;③万物的形成。
(2)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形似的两者相关联。
(3)排比。有力地表现出盘古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联想想象;排比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前往后梳理文章的内容,将相同的内容进行合并概括。文章第一段概括写宇宙最初的景象;从第二段到第五段写盘古把天和地分开的经过;第六段到文章结尾写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变成世界万物的经过。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2)自然界的万物本不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神话故事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形似的两者联系起来。如他的两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等。
(3)结合这段话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段话中的几句话分别写盘古的气、声音、肌肉、筋脉、手足、骨头和牙齿、血液、汗水、汗毛、精灵等变成的自然万物,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地表现出盘古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故答案为:⑴ 三个方面:①宇宙最初的景象;②天地的形成;③万物的形成。
⑵ 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形似的两者相关联。
⑶ 排比。有力地表现出盘古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⑵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想象和联想表现手法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是神话故事的特征。
⑶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答题的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怎样表现主题。
四、综合题
12.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   
项目三: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答案】(1)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
(2)①女娲造人;②盘古开天
(3)未来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张开,能听到宇宙外的声音,脸部会有三只眼,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两肩会长出双翅,能边跑边飞。
【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1)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易懂易记。据此可设计为: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等。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这两幅图画可知,第一幅图说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第二幅图说的是盘古开天的故事。
(3)本题考查想象探究能力,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1)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
(2)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
(3)示例:未来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张开,能听到宇宙外的声音,脸部会有三只眼,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两肩会长出双翅,能边跑边飞。
【点评】⑴本题考查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围绕主题设计,同时兼顾各项活动过程的层次性,同时注意名称设计与其它活动名称结构相近,如:诵读、评论(动词)+风流人物+某方面特性,体现一种形式美;
⑵第二小题考查图文转换。此题考查对画面内容的描绘,及对寓意的理解。结合画面内容,只能客观介绍,不能展开想象、描写、议论。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1 /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guō) 寂寞(mó) 蓬(péng)勃 莽(máng)莽
B.澄(dèng)澈 崛(jué)起 掺(cān)合 揉(ròu)团
C.气概(gài) 幽(yōu)光 藤(téng)条 不堪(kàn)
D.溅(jiàn)落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shěng)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疮伤 枯藤 泥潭 眉开眼笑
B.原野 贱落 荒凉 世世代代
C.非凡 山崖 搅拌 非凡气概
D.泥浆 开辟 麻烦 兴高彩烈
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___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________。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通过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和“使”任删其一)
C.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调换位置)
D.我们一定要吸取这类事故的教训,避免校园踩踏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不”)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走向茫茫宇宙的过程中,神通广大的航天器是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力的帮手。
B.看到满山的柚子树结满了柚子,丰收在望,果农们一个个眉开眼笑。
C.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D.有一年紫藤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之功效。
C.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和重音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B.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C.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D.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二、填空题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③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9.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下面,请你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
茶余饭   薄西山
庖丁解   中豪杰
精益求   阔天空
横七竖   市蜃楼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池水又澄澈得能照见她的影儿,大地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神通广大的女娲让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
(2)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把天弄破了?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4)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5)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往上推。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日月山川、世间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成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大地照明。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天空,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矿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虫鱼。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万物。
(1)从内容上看,本文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盘古身体的某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的某一事物,这两者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题
12.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   
项目三: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有误。“女娲”的准确读音“nǚ wā”,“莽莽”的准确读音“mǎng mǎng”。
B有误。“澄澈”的读音是“chéng chè”,“掺和”的准确读音“chān huo”。
C有误。“气概”的准确读音“qì gài”,注意“藤条”的读音。
D准确。注意“向午”“抽噎”的读音。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答案】C
【知识点】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A.疮伤——创伤;
B.贱落——溅落;
D.兴高彩烈——兴高采烈;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能力层级A
3.【答案】A
【知识点】衔接仿写;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文段中第①空应填“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其修饰的对象不能是具体的事物。第②空中“周口店遗址”应为一个整体,遗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场景,如将“考古遗址”作为整体,遗址就成了考古之后遗留的场景,明显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
4.【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这里修改正确。
B缺少主语,这里修改正确。
C语序颠倒,应把“第一眼”移到“看到的”前面。
D不合逻辑,这里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项,神通广大:指无所不能的本领。
B项,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D项,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A、B、D三项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正确。
C项,灵机一动:形容突然间想出了办法。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答案】D
【知识点】逗号;分号;冒号;引号;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掌握好各种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结合语句正确使用。
故答案为:D
【点评】一种简易的判定方法。即前引号前(紧接着的)如果是冒号,引号里又是一句完整的话,就算独立引用,点号放在引号内;如果引号前面是逗号或没有标点,就算作非独立引用,就不保留引文末的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如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引文末了该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独立成句,还是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7.【答案】D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诗的节奏是由停顿和韵脚构成的。有规则的停顿是诗的节奏的主要因素。在一句诗或一行诗中,自然分成若干音组(或音步),一个音组即一拍,各个音组之间略有停顿或拖腔,所费时间大体相等,朗读起来形成节奏感。一个音组一般就是一个意义单位,不过有时会有出入。一个音组可以包括多少不等的几个音节。音节少的,显得舒缓;音节多的,显得紧促。
D正确划分节奏应为: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其它各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8.【答案】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知识点】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解析】【分析】①心理描写,“她忽然灵机一动”,描写了女娲的心理活动;
②动作描写,“掘”“掺”“揉”等动词,准确的写出了女娲造人的过程;
③神态描写,“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女娲的神态。答案
故答案为: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点评】人物形象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9.【答案】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女娲造人
【解析】【分析】考查对成语的积累和了解神话故事。可以采用在空格内先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根据进入的词来联想神话故事,这样即可解答。
故答案为: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
【点评】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10.【答案】(1)女娲补天
(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知识点】挖掘、感悟文章主题;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1)本文内容主要写共工撞倒不周山之后,女娲补天的故事,所以可拟写为“女娲补天”。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通读文本内容,在第二至四段中可找到答案,天是水神共工弄破的,因为他和火神祝融打仗,被打败后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不周山,因此天就破了。
(3)文中描述的句子是:“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本文为创世神话,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根据这一文体知识可知本文的内容是不真实的,它主要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本题考查人物精神的概括。女娲在看到天地发生变化后,不辞辛苦的补天,目的是为了让她所创造的人类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可见她是一个有爱心,且意志顽强的人,她身上的这种高贵的精神正是我们应学习的。
故答案为:(1)女娲补天
(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5)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文章的标题一般是内容的概括,或是点明主旨的关键词句;
⑵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⑶文段中有对女娲补天过程的描述,找出后用原句作答或是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都可以;
⑷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本文的文体,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⑸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1.【答案】(1)三个方面:①宇宙最初的景象;②天地的形成;③万物的形成。
(2)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形似的两者相关联。
(3)排比。有力地表现出盘古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联想想象;排比
【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前往后梳理文章的内容,将相同的内容进行合并概括。文章第一段概括写宇宙最初的景象;从第二段到第五段写盘古把天和地分开的经过;第六段到文章结尾写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变成世界万物的经过。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2)自然界的万物本不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神话故事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形似的两者联系起来。如他的两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等。
(3)结合这段话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段话中的几句话分别写盘古的气、声音、肌肉、筋脉、手足、骨头和牙齿、血液、汗水、汗毛、精灵等变成的自然万物,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地表现出盘古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故答案为:⑴ 三个方面:①宇宙最初的景象;②天地的形成;③万物的形成。
⑵ 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形似的两者相关联。
⑶ 排比。有力地表现出盘古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⑵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想象和联想表现手法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是神话故事的特征。
⑶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答题的一般形式是:修辞判断+如何使用该修辞+怎样表现主题。
12.【答案】(1)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
(2)①女娲造人;②盘古开天
(3)未来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张开,能听到宇宙外的声音,脸部会有三只眼,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两肩会长出双翅,能边跑边飞。
【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1)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易懂易记。据此可设计为: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等。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这两幅图画可知,第一幅图说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第二幅图说的是盘古开天的故事。
(3)本题考查想象探究能力,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1)填写人类进化表;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
(2)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
(3)示例:未来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张开,能听到宇宙外的声音,脸部会有三只眼,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两肩会长出双翅,能边跑边飞。
【点评】⑴本题考查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设计活动过程,一定要围绕主题设计,同时兼顾各项活动过程的层次性,同时注意名称设计与其它活动名称结构相近,如:诵读、评论(动词)+风流人物+某方面特性,体现一种形式美;
⑵第二小题考查图文转换。此题考查对画面内容的描绘,及对寓意的理解。结合画面内容,只能客观介绍,不能展开想象、描写、议论。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