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煤、石油和天然气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煤、石油和天然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18 09:56:17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煤、石油和天然气
一、选择题
1.当前,我国南海问题受到了国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其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解答】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氢气,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一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的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答案】B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石燃料的性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知识点。
【解答】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因此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它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符合题意。
C、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是一种化石燃料,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关于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B.都是化合物
C.都属于化石燃料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B
【知识点】能源的种类;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煤、石油、天然气的特点,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多种杂质,燃烧后都放热,可以作燃料。
【解答】 A、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不符合题意。
D、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答案】D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石油知识点,石油是可燃物,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燃烧着火点原理,石油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
【解答】 A、石油是可燃物,容易燃烧,A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节约,B不符合题意。
C、石油不充分燃烧的确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C不符合题意。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点以下,但是石油 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以下说法违背科学事实的是(  )
A.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是混合物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D.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石油、煤、天然气的特点,以及温室效应的原因。
【解答】 A、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但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是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因为产生的热气太多,C不符合题意。
D、点燃不纯的氢气的确可能发生爆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如图表示杭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答案】C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煤的组成知识点,以及化石燃料的种类知识点,化石燃料的组成、综合应用。
【解答】 A、家用燃料燃烧时确实都放出热量,产生了化学反应,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化工的产品包括了液化石油气,B不符合题意。
C、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并且还含有氢、硫等元素,当煤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因此煤不属于清洁燃料,C符合题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是珍贵的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分子数.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计算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工具当中,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
【解答】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不能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A不符合题意。
B、若是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不利于灶具的使用,B不符合题意。
C、由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1分子的天然气燃烧需要2分子氧气,而1分子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5分子氧气,因此相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体积大于相同体积的天然气,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相同下,那么所含分子数也会相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分子即同体积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需要更多的氧气;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因此需要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的燃料进气量减少或增大空气进入量,C符合题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的措施不适用于灶具的使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答案】B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对环境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 A、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污染,因此它与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无关.A不符合题意。
B、这是因为水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渣等物质,这样可以减轻温室效应,水力发电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少降酸雨、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B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C不符合题意。
D、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答案】D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石燃料对人类的作用,以及化石燃料对环境的破坏。
【解答】 A、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但是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很严重的,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需要化石燃料,B不符合题意。
C、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化石燃料,是 “利”大于“弊”,C不符合题意。
D、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人类不能没有化石燃料,所以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10.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 6H2O+   .
【答案】(1)石油;天然气
(2)置换反应
(3)2N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置换反应的性质, 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以及化石燃料的认识。
【解答】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常使用的燃料。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这类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物中缺少4个氮原子,故此生成物是氮气。
故答案为:(1)石油;天然气(2)置换反应(3)2N2
1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天然气和   通常称为化石燃料.
(2)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是为了使煤与空气   ;
(3)2011年延庆县首批试验使用电动出租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造成酸雨的是   ;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答案】(1)石油
(2)充分接触
(3)CO2;SO2
(4)A;B;D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这是因为当煤块燃烧的时候,若是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可以使煤与空气充分燃烧,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
(4)A、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要珍惜森林资源,不要乱砍乱伐去制造一次性的木筷,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少用一次性筷子,A符合题意。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节约用电,这样可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B符合题意。
C.若是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电能或煤来取暖,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D
12.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中国由此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稳定开采海洋超级能源的大国!可燃冰是一种外形像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直接点燃,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1)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可燃冰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最主要的两种产物是   (填化学式).
(3)可燃冰与天然气类似,都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
【答案】(1)CH4
(2)CO2、H2O
(3)不可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性质,以及可燃冰,天然气的重要性。
【解答】(1)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
(2)可燃冰是甲烷与水的混合物,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冰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为CO2和H2O。
(3)可燃冰与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这样的资源是非常紧缺的。
故答案为:(1)CH4(2)CO2、H2O(3)不可
1 / 1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煤、石油和天然气
一、选择题
1.当前,我国南海问题受到了国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其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气
2.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的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关于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B.都是化合物
C.都属于化石燃料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5.以下说法违背科学事实的是(  )
A.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是混合物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D.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6.如图表示杭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7.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分子数.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8.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9.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二、非选择题
10.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 6H2O+   .
1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天然气和   通常称为化石燃料.
(2)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是为了使煤与空气   ;
(3)2011年延庆县首批试验使用电动出租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造成酸雨的是   ;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12.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中国由此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稳定开采海洋超级能源的大国!可燃冰是一种外形像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直接点燃,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1)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可燃冰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最主要的两种产物是   (填化学式).
(3)可燃冰与天然气类似,都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解答】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氢气,A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一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是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石燃料的性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知识点。
【解答】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因此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它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符合题意。
C、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是一种化石燃料,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能源的种类;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煤、石油、天然气的特点,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多种杂质,燃烧后都放热,可以作燃料。
【解答】 A、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不符合题意。
D、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石油知识点,石油是可燃物,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燃烧着火点原理,石油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
【解答】 A、石油是可燃物,容易燃烧,A不符合题意。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节约,B不符合题意。
C、石油不充分燃烧的确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C不符合题意。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点以下,但是石油 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石油、煤、天然气的特点,以及温室效应的原因。
【解答】 A、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但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是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因为产生的热气太多,C不符合题意。
D、点燃不纯的氢气的确可能发生爆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化石能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煤的组成知识点,以及化石燃料的种类知识点,化石燃料的组成、综合应用。
【解答】 A、家用燃料燃烧时确实都放出热量,产生了化学反应,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化工的产品包括了液化石油气,B不符合题意。
C、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并且还含有氢、硫等元素,当煤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因此煤不属于清洁燃料,C符合题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是珍贵的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计算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工具当中,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
【解答】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不能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A不符合题意。
B、若是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不利于灶具的使用,B不符合题意。
C、由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1分子的天然气燃烧需要2分子氧气,而1分子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5分子氧气,因此相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体积大于相同体积的天然气,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相同下,那么所含分子数也会相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分子即同体积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液化石油气需要更多的氧气;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充分,因此需要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的燃料进气量减少或增大空气进入量,C符合题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的措施不适用于灶具的使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对环境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 A、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污染,因此它与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无关.A不符合题意。
B、这是因为水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渣等物质,这样可以减轻温室效应,水力发电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少降酸雨、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B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C不符合题意。
D、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化石燃料对人类的作用,以及化石燃料对环境的破坏。
【解答】 A、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但是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很严重的,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需要化石燃料,B不符合题意。
C、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化石燃料,是 “利”大于“弊”,C不符合题意。
D、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人类不能没有化石燃料,所以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1)石油;天然气
(2)置换反应
(3)2N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置换反应的性质, 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以及化石燃料的认识。
【解答】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常使用的燃料。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这类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物中缺少4个氮原子,故此生成物是氮气。
故答案为:(1)石油;天然气(2)置换反应(3)2N2
11.【答案】(1)石油
(2)充分接触
(3)CO2;SO2
(4)A;B;D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这是因为当煤块燃烧的时候,若是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可以使煤与空气充分燃烧,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二氧化硫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
(4)A、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要珍惜森林资源,不要乱砍乱伐去制造一次性的木筷,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少用一次性筷子,A符合题意。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节约用电,这样可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B符合题意。
C.若是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电能或煤来取暖,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D
12.【答案】(1)CH4
(2)CO2、H2O
(3)不可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性质,以及可燃冰,天然气的重要性。
【解答】(1)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是 CH4;
(2)可燃冰是甲烷与水的混合物,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冰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式为CO2和H2O。
(3)可燃冰与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这样的资源是非常紧缺的。
故答案为:(1)CH4(2)CO2、H2O(3)不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