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七年级历史试题(人教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等级
26 27 28 29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称为
A.治水英雄 B.人文始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5.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9.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10.下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6.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7.它是我国古代-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③社会安定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0.长城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秦始皇未能想到的,因为当时修筑长城只是为了抵御 的人侵
A.匈奴 B.越族 C.突厥 D.蒙古族
21.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2.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
2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27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24.汉武帝“二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这二将是
A.韩信、英布 B.贾谊、晁错 C.卫青、霍去病 D.班超、班固
25.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得分 评卷人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共26分)
2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回答: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 (2分)统一于何时?(2分)
②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2分)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战争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根据材料二回答:
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2分)
②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置了什么官职?(2分)
③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得分 评卷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的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摘自习近平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先人”指的是谁?(2分)
(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大秦)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根据材料二完成这条当时把中国丝绸运往罗马的主要路线,A和B分别是?(4分)
A←西亚←中亚←西域←河西走廊←B
(3)请给材料三说说这条“中西陆上交通”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8分,共24分)
28.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得分评卷人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图释改革】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狐 陆 贺楼 楼
图二
(1)猜一猜图一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2分)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2分)
【探究改革】
材料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3)请你写出“秦国新法”的具体内容。(任写出2点,4分)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
(4)结合材料二,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感知改革】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4分)
29.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
展的历程。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2分),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为图二中纸的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2分)
(3)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说出图三这部书法作品的作者。(2分)
沧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CBAC 6-10 BBBBA 11-15 BCBAC 16-20 BCCAA 21-25 BADCC
二、材料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共26分)
26.
(1)①秦朝(2分),公元前221年(2分)
②郡县制(2分),法家(2分)
(2)①推恩令(2分)
②刺史(2分)
③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4分)
27.
(1)张骞(2分)
(2)A欧洲、B长安(4分)
(3)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4分)
三、综合题(28题16分,29题8分,共24分)
28.
(1)商鞅、秦孝公(2分)
(2)孝文帝改革(2分)说汉语,穿汉服,迁都洛阳,结汉亲(任选其一)(2分)
(3)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任选其二)(4分)
(4)促进北方民族交融(2分)
(5)写出两条,言之有理即可(4分)
29.
(1)商朝,秦朝(4分)
(2)蔡伦(2分)
(3)王羲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