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源包】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8多收了三五斗(导学案+课件+达标测试)(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资源包】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8多收了三五斗(导学案+课件+达标测试)(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8 20:32:17

文档简介

8.《多收了三五斗》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飘摇 妨碍 沧海一粟 察言观色
B. 贸然 蔓延 水泄不通 备尝艰辛
C. 震撼 辐射 一切就绪 乔装打扮
D. 涵概 毛躁 投机倒把 贻笑大方
二.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填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① ____ _ _______ ;② ___ ____ 。
三.请根据你的生活感悟,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
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B.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境)
C.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五、阅读    
(一)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却总得粜出;而且命中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
经过一阵的嚷嚷――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执斛子的浅和满,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只船那只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再也看不见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投射出来。“一块钱钞票就作一块钱用,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现洋,只有钞票。”
“那么,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问个明白。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就把钞票塞在破布袄的空口袋或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1.文中“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却总得粜出”这句中的“总” 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2.“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这句中的“破”和“空”形象地表明了农民生活的 。
3.“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造成丰收成灾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真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张玉庭/文)
5.在第一段中,“写得美丽如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含义。

6.文中加点词“极其”“极”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7.文中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8.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请想一想,妈妈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

9.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



八 多收了三五斗
一.C 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等 三.微笑是一弯相思的月亮 微笑是一首婉约的诗歌 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荫 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仅供参考) 
四.C 五㈠1.不好,因为“总得”体现了不得不把米粜出,失望有无可奈何的心情 2.贫穷困苦 3.烘托出农民丰收之后收入反而减少了的失望心情。 4略
(二)5.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6.表现出小男孩用心、认真的程度之深7.因为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孩子(或:因为老师有爱心)  8.有担心,也有期望(或希望、祈望) 9.略  
8.《多收了三五斗》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小说中体现出的作者对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2、今昔对比,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2.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导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这样一副对联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知道这对联的含义吗?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我们的老百姓总是企求着老天爷,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多收个三五斗。农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不在乎双手的粗糙,汗水的晶莹,只求那谷穗的沉甸,可是命运有时候并不仅仅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走进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检测预习
1、字词复习
①看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bù( )头 tiào( )米 作gěng( ) 不xiè( )
呷( ) 窠( ) 沽( ) 拗( )
②抄写词语
白腻 糙米 短髭 廒间 鄙夷 褡裢 橱窗 啰唆
2、学习小说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3、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集中展现了人物活动的哪几个场景?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讨论: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五、合作探究
在这几个场景中出现的最主要的人物是谁?
①为什么叫“旧毡帽朋友”?
②称他们为“朋友”表明了作者什么态度?
③作者同情他们的原因是什么?
④收成好,庄稼大丰收,“旧毡帽朋友”却获得了比往年更加不幸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
2、除旧毡帽朋友之外,小说还着重描写了什么人?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小说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划的?
3、米行先生如果把米行开在我们今天的沭阳,他的生意会怎样?为什么?
4、文中哪些地方最能反映“旧毡帽朋友”的反抗与斗争精神?
六、精读品析
A、 学习“粜米”部分。 1、提问: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粜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 2、文中还有写他们心情的词句,找出来。 3、提问:旧毡帽朋友为什么急着“占卜”他们的命运?????????????????? 4、到米行一占卜,旧毡帽朋友就失望了。哪些语句写他们突然失望的心情? 5、为什么旧毡帽朋友一到米行来希望就破灭了?米行先生的什么话使他们希望破灭了? 6、小说围绕米价,写了一大段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对话读一读,注意体会旧毡帽朋友说话,先是什么语气,后来转成什么语气。? 7、这个“哀求”,反映了旧毡帽朋友无可奈何的痛苦的心情。但哀求的结果如何呢?“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命中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是谁注定了旧毡帽朋友的不幸命运呢?在这段对话中,写了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种种原因,大家划出记号,准备讲一讲。 8、提问:文章写景“一阵阵的嚷嚷……一叠钞票”。这段写景烘托出旧毡帽朋友的什么心情?B、快速阅读“购物”部分。 1、提问:他们这些最低的生活要求实现了没有?计划实现了多少呢? 2、在紧缩预算后,还是买了一点东西。这是不是说他们的计划实现了一部分呢?二、学习C、“会饮”部分。 1、提问:回到船上,他们边饮酒边谈话,从这些谈话中反映了他们的什么心情? 2、提问:“我们年年种田,到底替谁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这些质问的话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3、提问:“今天在这里的说不定也会吃枪,谁知道!”农民朋友准备用生命进行反抗,但是他们的这种反抗是不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行动呢?
七、拓展延伸:
-----当今的农村、农业新政(节选)
1、增加农民种粮补贴。
2、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3、大幅增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4、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继续实行保险补贴。
5、对能繁母猪和奶牛实际保险补贴。
以“今昔对比我想说:     ”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课件21张PPT。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1894-1988) 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品《潘先生在难中》《夜》《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走近作者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洋米洋面充斥中国市场,米价大幅度下跌,使广大产米区失去了销纳的场所,农村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之下,已经濒于破产。当时上海人一般吃的是泰国米、安南米、以及美国面粉和澳洲面粉。正如当时有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连年灾荒,农村中“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同时,“洋米输入……其富人仍然可能以谷食饶足,廪囤不空,口腹不饥”。1932年邀天之幸,各地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太贱,农民的贫困反而愈加深重,“放下禾镰,没有饭吃,成为农村之普遍现象”,甚至“有许多田地因为粮价太贱简直没有人去收获,恐怕收了反而赔累”。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反映的正是当时的社会现象。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埠头 占卜 作梗 粜
斛子 廒间 褡裢 窠
沽 执拗 呷 写意
停泊 船舷 不屑 嗤笑 bù zhānbǔ gěng tiào hú áo dālián kē  gū niù xiā xiè bó xián xiè chī整体感知带着小问题,畅游大世界:
1、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之中?
2、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感受一波三折的情节变化。走进小说小



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大环境:
20世纪30年代初期
国民党统治下的
江南农村
小环境:
万盛米行旧毡帽朋友们
江浙一带贫苦农民
米行先生贱价卖米(米行)
街头购物(街上)
船上议论(船头)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体会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变化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旧:希望→愤激→哀求→失望米:冷淡→厌烦→鄙视→威吓课文探究(一)朴实善良骄横霸气课文探究(二)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旧毡帽朋友们自由朗读“船头议论”部分的对话,思考:旧毡帽朋友除了朴实善良之外还有什么性格特点?课文探究(三)思考讨论:如果课文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塑造一群人)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明确:小说通过旧毡帽朋友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宽广。这就是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 课文探究(四)跳读课文,思考
找一找:导致农民丰收成灾的直接
    原因有哪些?
议一议:造成农民悲惨遭遇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窥社会 洋米洋面倾销 地租剥削 高利贷盘剥 投机商勾结压价 税卡林立 路路断绝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探究主题写法探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写法,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农民:   朴实善良
  米行先生: 骄横霸气明确:粜米前:  喜悦
粜米后:  颓丧突出文章主题
表现人物性格贱价粜米街头购物船头议论谷贱伤农丰收成灾三座大山压迫农民命运悲惨多




斗归纳新课憎恨同情新课衔接农业文件当下被惯称:“一号文件”新课衔接-----当今的农村、农业新政(节选)
1、增加农民种粮补贴。
2、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3、大幅增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4、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继续实行保险补贴。
5、对能繁母猪和奶牛实际保险补贴。
 今昔对比我想说:      拓展创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