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1课内容的延续,地球表面复杂的地形地貌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其内部构造直接影响着地壳运动。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是理解第3课地震和第4课火山喷发成因的知识基础。为帮助学生完整建构地球内部构造的认知,教材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逻辑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1)整体认识地球从表层到地心的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2)具体了解地壳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3)通过地壳运动直观认识岩石弯曲的原因,形成科学解释;(4)动手制作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进一步增强对地球的整体认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有初步的认知,知道地球内部有岩浆,有时喷出会形成火山爆发,知道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但对于地球的三个圈层以及地球内部结构会引起地壳运动,引起地球表面的变化缺乏深入理解。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了岩石的相关知识和观察方法,初步知道地壳有岩石,但并不清楚地壳岩石的分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影响的认识,加深对岩石构造和成因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认识到地球是有结构的,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知道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地球结构模型,能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
探究实践:通过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结构。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视频资料。
学生:1.每组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尺子、小刀、垫板、擀面杖;2.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3.课堂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地球的内部结构(预设5分钟)
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特点,地球表面的这些特点和地球构造有关吗?
2.展示地球地形地貌图片、尔塔阿雷火山口介绍。
提问:看到火山口图片,你们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地球内部有岩浆、是热的,压力大的。
3.提问:地球的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板书:地球的结构)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火山口的图片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是不一样的,图片对比展现了从地球外部形态到地球内部结构的延伸学习,火山口图片提示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猜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整体认识地球的结构(预设30分钟)
任务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师: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地球的内部结构》,完成实验记录单上的任务一。
①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哪几层?
②不同圈层的平均厚度分别是多少?
(预设: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视频资料内容丰富,包含了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厚度、组成物质,质量占比等等,动态化的呈现比起纸质资料更为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也为之后的探索活动做好知识铺垫。
任务二:地壳的组成
1.教师:视频中提到地壳是由不同的岩石组成的,在上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你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几大类吗?(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那地壳是由什么岩石组成的呢?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2.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
3.交流: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 它们分别是什么
4.小结:组成地壳的岩石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板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设计意图:学生在四下已接触学习过岩石,对岩石的观察、研究和描述都不陌生。学生在进行上述活动过程中,找寻与成因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岩石构造和成因密切关联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关于岩石、地壳组成的认知。
任务三:地壳的运动
教师提问: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地壳是会发生运动的。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得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
请带着这两个问题观看视频《地壳运动》。
(预设:火山、地震能让我们感受地壳的运动。)
学生:①岩石圈下层的软流层会流动,推动了地壳运动。
②可能会产生地震或火山喷发,产生高山、裂谷等地形地貌。
教师:观看微课,思考:用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表示不同的岩层,你能解释一下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吗?
(预设: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层受到挤压,就会发生弯曲变形。)
设计意图:视频、图片相结合展示地壳是在运动的,地球内部也是运动的,挤压是使岩石发生弯曲的一种方式。此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意识,不仅对第一课中地质公园弯曲的岩层做出科学的解释,也是后面两课的知识积淀。
任务四:制作一个地球模型
1.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有三个圈层,现在我们要利用超轻黏土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鸡蛋模型来制作吗?为什么?
学生:不可以,因为地幔的厚度没有像蛋白一样一端很厚,一端又很薄;地球形状不像鸡蛋那样一头尖一头圆。
2.教师:为了更加逼真地还原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那你认为制作模型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要知道每个圈层捏多大,就要知道每个圈层的厚度。
3.教师提问:那我们从活动一就知道圈层的厚度,可能按实际的厚度来制作模型吗?要怎么做呢?
学生:可以把厚度全部缩小。
4.教师提示:如果地核厚度为0.5cm,那么地幔和地壳的厚度应为多少呢?
学生:根据换算,地幔:0.4cm,地壳:0.0023cm(薄薄地一层)。
5.学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切开并观察模型的剖面。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4个活动,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充分准备。
三、小结(预设5分钟)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壳在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后续我们会对地震和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继续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
四、板书设计
2地球的结构
【作业设计】
1.地球结构从内向外分别是( )。
A.地幔——地核——地壳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壳——地幔
2.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的内部,越靠近地心,温度越低
B.人类主要生活在地壳和地幔
C.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D.地壳很坚硬,是固定不动的
3.小明想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代表地壳的蓝色橡皮泥时,厚度应该( )。
A.薄一些 B.厚一些 C.和其他层一样厚 D.厚薄没有要求